凉州贤孝、河州贤孝、西宁贤孝一般指贤孝。传说“凉州贤孝”源自西夏(1038—1227),它是党项羌人用于加强思想教育、宣扬儒家文化、教化子民的一种服务工具。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它是以三弦伴奏的古老的叙事性民间说唱艺术。贤孝脱胎于古凉州的佛教俗讲,与西凉乐、敦煌变文及河西宝卷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传承方式主要靠艺人口传心授。其内容主要以说唱英雄贤士、忠臣良将、孝子贤女等故事为主,教化人们“处世为贤,居家尽孝”,故称“贤孝”。
详细介绍 PROFILE +

相关项目

1、贤孝(凉州贤孝),编号:Ⅴ-19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武威市
(3)保护单位:凉州区文化馆
2、贤孝(河州贤孝),编号:Ⅴ-19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临夏市
(3)保护单位:临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贤孝(西宁贤孝),编号:Ⅴ-19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西宁市
(3)保护单位:西宁市文化馆

历史源流

“贤孝”早在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已有演唱。当时许多男人被抓去筑城,瞽目人(盲艺人)也未能幸免。他们每天给工间休息的民工们唱“贤孝”,使民工们忘记了极度的疲乏,加快了筑长城的速度。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对“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评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的描述,同河州贤孝的演唱形式已是基本一样了。可见贤孝的流传过程非常久远。

凉州贤孝

在现存文献上所能看到的关于“凉州贤孝”的最早记载始于明朝(1368—1644)。“凉州贤孝”的起源跟历史上“西凉文化”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武威城“和平解决事件”:西夏是以党项羌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割据政权,国号为大夏(又名弥药、大白高国),由于其地处西北,历史称之为西夏。西夏地域辽阔,南接萧关,北控大漠,东尽黄河,西界玉门。疆域包括今天的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青海等地。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正式建立大夏国,他在兴庆府(银川)受封称帝,从此铺开了西夏国在河西地区称雄190年的宏伟业绩。但是李元昊仅做了11年皇帝,后来又传给他的儿子、孙子,经过多年的更朝换代,到了西夏天庆十二年(1205)蒙古人崛起漠北,铁木真发兵侵掠西夏。不久,铁木真统一蒙古称为成吉思汗,于西夏应天二年(1207)再伐西夏。乾定四年(1226)成吉思汗大举进攻西夏,一路长驱直入,攻陷了黑水城、肃州、甘州等。蒙古兵当时穿越大沙漠,一路血刃河西各城镇。对西夏民族进行了灭绝性摧残屠杀。各地的艺术文化遭受了摧残性灭亡。而蒙古兵兵临西凉府城下时,由于指挥官首战失利受伤,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兆。于是蒙古人向西凉府守城官员提出,愿意和平解决。于是,经过双方和谈,西凉府被和平解决,城中百姓免遭屠戮。

党项羌人尚武好战,并且男女都一样。如开国皇帝李元昊作战时便是“敢为诸将先”。而皇太后没藏氏、梁氏等,曾经多次亲率大军跟宋朝开战。党项羌人长于骑射,百里而走,千里而期,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即便被敌人俘虏了,敌人割下对方身上的肉,党项羌人也是决不求饶,决不喊疼。党项羌人的男子到了15岁就会成为壮丁,参加部队训练,准备随时参加战争。所以党项羌人的男男女女,从小就受到尚武精神的熏陶和训练,人人皆勇,全民皆兵。

好勇善战的党项羌人在本民族脱颖而出之后,又一路征战建立大夏国。大夏国成立后,当权者亦不满足于在贫脊的西北地区称帝生活,他们又把目光瞄准了发动侵宋战争、夏辽战争上,而且就西夏国来说,宫廷斗争也颇为激烈,后党擅权现象一度盛行。在这种战争频繁,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西夏国的子民大多没有接受文化教育。因此,当时的统治者李元昊、仁孝等人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大力推行汉礼,“以儒治国”,建立“国学”(汉学),培养以“儒”治国的人才,以期达到长期统治和封建化的目的。

三弦弹唱艺术:

三弦源于五弦、七弦琴,属于西夏始创。西夏辞书也有关于三弦的记载,即三弦用西夏音注释为“桑冷讹”,汉字注释则为“三弦”。贤孝说唱艺术用三弦伴奏,所以亦有人把贤孝理解为“弦孝”。

夏大德五年(1139年)乾顺去世,其长子仁孝继位。当时大夏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震、饥荒等自然灾害。更加强了仁孝帝要发展、要改革、要强国的决心。仁孝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让众家子弟上学,读孔孟儒家学说。同时还建立“唱名法”教诲鼓励子弟,立贤德,读孝经,设立内学,鼓励“唱贤说孝”、“立唱名法”。

西夏,正是通过尊孔重儒,办汉学、立唱说法,大量出版儒家书籍和宣扬《孝经》,使汉家的儒文化孔孟之道,在西夏政权和官僚阶层中更加深入,全国上下形成了人人讲贤孝、办贤务、说贤德、立忠孝、敬老人的良好社会风气。不仅当时的唱贤孝之风盛行,说贤唱孝的声音也处处得到夹道欢迎。

唱贤孝的伴奏乐器初有五弦琴、二胡及其他打击乐器。后根据实用需要,仿五弦琴创制了三弦,从此三弦成为贤孝的主要伴奏乐器,西夏之前,原本没有这种乐器,随着贤孝的产生,三弦也就诞生了。这是凉州人民的一大发明。

“瞎弦”:

“瞎弦”又称为“瞎仙”或“瞎先生”。凉州贤孝的内容,主要以述颂古今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等宗旨于其中,故名为“贤孝”。

贤孝广泛流传于凉州城乡及毗邻的古浪、金昌、张掖、酒泉等地,一般由艺人们师徒间心传口授。从事凉州贤孝演唱职业的艺人,大多是盲人,特别是以先天盲者占多数。为了谋生,一些盲孩子自幼便从师学艺,学成之后走街串村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

河州贤孝

“河州贤孝”是用河州(今甘肃临夏)方言说、唱并配以简单的弹拨乐相结合的一种叙事性民间说唱音乐形式。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或是歌颂或是奉劝,或是告诉人们一些事理等,由汉族盲艺人手持三弦,自弹自唱而成,早在明代中期已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河州贤孝早先为一人或二人坐唱,自弹三弦伴奏,后发展成为有小型民乐队伴奏的形式,流传于甘肃临夏一带,是西北地方曲艺的一种。其演唱多在休闲娱乐时,由盲艺人走街串巷,在茶园、酒肆、庙会等场合表演。当地群众把它称为河州弹唱、河州唱书等。

河州贤孝由于其传承者的特殊身份加之内容多为劝化人心,故其音乐腔调委婉凄楚、悲怆哀怨,不仅受演唱内容决定,同时折射了盲艺人内心情感的体验。河州贤孝无论是演唱者还是聆听者,从心理角度看,他们更多的是作用于对音乐所承载的内容的把握而不是音乐本身,因而具有较强的业余性和自娱性。其演唱脚本首先以声调、语调、遣词造句等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故事情节,并在此基础上,再用音乐来突出和夸张语言的表现。音乐的主要功能在于适当渲染、点缀唱词的情趣以加深对唱词内容的表达和记忆。

随着河州贤孝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广泛传唱在甘肃、青海的许多地方,深受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民族群众的喜爱,是这些地区广大群众喜闻乐听的一种艺术形式。河州贤孝采用汉族语言演唱,由于各个民族对汉语四声的掌握和运用各不相同,自然影响到行腔的进行,产生了不同的演唱效果和自成一格的唱腔音调。它并不只是一种供广大群众欣赏、娱乐的纯粹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向人们传诵着中华传统文明、历史事件以及社会美德,起到了较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并在其长期的音乐文化积淀过程中,建立了与民间歌曲深厚的渊源关系,表现出为了适应演唱故事的需要,在形式体裁上的独特性以及在音乐结构、旋法及其节奏变化方面的灵活发展。

河州是临夏的旧称。在盲艺人身背三弦,走东串西,卖艺为生的漫长岁月中,河州贤孝不断发展,日趋完善,成了各族人民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目不识丁的老百姓正是从“贤孝”中“知书达礼”“通古知今”的。清末民初时,身怀绝技的河州盲艺人康尚德、陈德明、王有禄、李银娃等先後多次赴兰州、西宁、新疆等地,设摊演唱,收徒传艺,把河州贤孝广泛地传播到以上各地。

河州贤孝的传统唱本很多,多是艺人们据书编唱,世代流传的。他们把表现国家兴亡、忠臣良将的唱本叫“国书”,如《伍子胥过江》、《三国演义》、《薛仁贵徵东》、《西游记》、《包公案》等。此类多为长篇大本,常在固定的茶铺,人家中演唱,时间往往达到一月半载。为增强演出效果,也有两个艺人分扮角色,采用四胡、三弦对奏表演的。反映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男女爱情等的唱奉称为“家书”。 如《孟宋哭竹》等二十四孝的故事及《花亭相会》、《老鼠告猫》等,称为小本,富有情趣。一般在短期的游乡串庄,街头设摊时演唱,小憩、偷闲人都被其精采集中的故事所打动。盲艺人们对亲身经历的 社会重大事件也及时反映,他们创编演唱的《老撒拉》、《尕司令打河州》等流传甚广,其中虽有偏悖之处,但对了解当时的情况,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贤孝”的语言植根在“河州话”的肥沃土壤中,诙谐幽默,通俗生动。唱词的字数灵活多变,以七、十字为多见,也有四、五字或十多字的。情节的繁简变化常使停顿的句数多少不一。字数、句数的 即兴增减是一大特徵。“贤孝”的音调为曲牌联缀形式。属吟诵性的唱腔“述音”是陈述故事的基本腔;如泣如诉的大小“哭音”常与书中“人物”的悲伤落泪同时出现;热烈明快的“夸官调”渲染著“皇榜得名、喜事临门”的喜庆场面;象铿锵有力的“武音”则使听者置身于刀光剑影的古战场上。作为伴奏乐器的三弦、滚、打助威,滑、揉感心,维妙维肖的烘托著唱腔所表现的多种情感,常令人叫绝。

西宁贤孝

西宁贤孝的传承是非家族性的。尤其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多数西宁贤孝艺人因家境贫寒自身又有眼疾而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进行学习。尤其在明、清时代西宁就有官办的安置残疾人和鳏寡孤独者的社会场所“养济院”也称“孤老院”,这里是许多民间艺人栖身之地,也是盲人学艺的最佳场所。学艺者要先请好保人,保人向师傅担保学艺者在学艺期间的病伤意外责任自负等。这种拜师学艺的师承关系较严,是不允许“串门串调”的。徒弟出师要邀请师兄姐妹聚席会餐评唱,合格者有师傅即席宣布,第二天便可转街卖艺。

传承特点

“凉州贤孝”的传承有一套很残酷的方法。为避免外界干扰,过去瞎弦学艺者在拜师后常常要呆在地窖中学习,过上一段时间后等记熟曲目才能出窖。过去瞎弦拜师父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先由中人作保,再领至师父处,师父一摸额二摸手三摸脚板,额宽手细脚板硬才能过关。额宽者头大,头大则聪明;手细者有质感,弹三弦时上手很快;瞎子吃百家饭走千家门,脚板硬才能走南串北。第二关考听力和悟性,师父先唱一段,拜师者必须在单位时间内诵读熟背,而后放声亮嗓,这在考较音质和音色。学艺期间,师父先将传统的曲目教会,最拿手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相传,怕失了看家的本钱。而个人创牌子,则要过师父关,师父传了前半段,后半段靠自悟,若能依前面的续接,且能感动听众,才能算出师。

代表作品

唱本

凉州贤孝曲目:《丁郎刻母》、《扒肝孝母》、《任仓葬母》、《关云长单刀赴会》、《侯梅英反朝》、《包公案》、《郭居埋儿》、《鞭杆记》、《秦雪梅吊孝》等。《目连僧救母》、《劈山救母》、《割肉奉亲》(又称《卖苗郎》)。

艺术影响

在凉州地区,一旦有子女不孝或有霸道行为,德高望重的老人便请来瞎贤,有针对性地唱一场,对子女不孝行为加以教育。

凉州贤孝是一种全息文化,中国文化的几乎所有信息,都在凉州贤孝中有所反映。它渗透了佛道精神、民俗风情、民众文化、民众心态等。凉州人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就在贤孝中有所反映,而且它所包含的意义,又远远超越了凉州。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585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甘肃非遗曲艺介绍 甘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名录
甘肃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原儿女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展现了甘肃人民的热情、质朴和豪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贤孝、兰州鼓子、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秦安小曲、河州平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甘肃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甘肃是一个历史久远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人文资源环境独特的地区,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孕育了西北高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之美,形成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宝卷、格萨(斯)尔、米拉尕黑、祝赞词(肃北蒙古族祝赞词)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录 甘肃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且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生铁冶铸技艺、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雕漆技艺、毛纺织及擀制技艺(东乡族擀毡技艺)、窑洞营造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名录 甘肃游艺与杂技非遗名单公布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甘肃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原儿女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展现了甘肃人民的热情、质朴和豪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就有拔河(万人扯绳赛)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非遗传统医药名单 甘肃传统医药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且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就有中药炮制技艺(岷县当归加工技艺)、藏医药(甘南藏医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名单公布 甘肃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甘肃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原儿女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展现了甘肃人民的热情、质朴和豪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藏族唐卡、剪纸、庆阳香包绣制、夜光杯雕、临夏砖雕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录 甘肃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项目
陇原民间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陇原人民日常文化和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饱含着他们对劳动、生活的理解和期望,成为陇上民俗的亮点。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傩舞、高跷、兰州太平鼓、锅庄舞、鼓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甘肃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甘肃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尔3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拥有已公布的8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裕固族民歌、花儿、唢呐艺术、藏族民歌、佛教音乐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录 甘肃非遗传统戏剧有哪些项目
文化遗产包罗万象且异彩纷呈,是古往今来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传统戏剧作为古老而又常新的表演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充分认识、发掘、保护传统戏剧对于其传承至关重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就有秦腔、曲子戏、道情戏、藏戏、皮影戏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有哪些 甘肃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且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中秋节(吉安中秋烧塔习俗)、全丰花灯、药市习俗(樟树药俗)、灯会(石城灯会)、庙会(西山万寿宫庙会)、稻作习俗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山西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 山西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山西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传更是数不数胜。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用灵巧的手工艺品,比如剪纸等,通过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绝妙的艺术作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曲艺非遗项目就有潞安大鼓、襄垣鼓书、三弦书、莲花落、翼城琴书、弹唱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西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曲艺代表曲种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那么,中国著名的传统曲艺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相声、评书、二人转、琴书、大鼓、弹词、时调小曲、粤曲等,其中,相声、北京评书、苏州评话、数来宝、莲花落、山东琴书、东北大鼓、山东大鼓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伊玛堪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非遗曲艺。
广东曲艺品种有哪些 广东音乐曲艺种类 广东曲艺文化概述
广东省内的曲艺品种众多,从广义上来说广东省内各个曲艺品种就有龙舟歌、高州八音锣鼓、信宜采茶调、木鱼书、兴宁市竹板歌、粤曲、粤语讲古、潮州歌册、粤曲星腔、花朝戏;粤东北的“二人转”、新兴花灯调、民间曲艺、东莞木鱼歌、龙舟歌、龙舟说唱等。狭义上来说指的就是广东曲艺单指粤曲演唱。下面就随本文一起来详细的了解广东曲艺的品种有哪些吧!
天津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非遗曲艺有哪些
传统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非遗曲艺”的精髓在于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依靠心口相传,无形可循,它是开放的,流淌的!表现民族文化要有国际视角,因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津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西河大鼓、京东大鼓、天津时调、相声、京韵大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天津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 山东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山东省地处齐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东省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琴书、莺歌柳书、山东落子、端鼓腔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东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非遗曲艺有哪些 江苏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非遗,是传统文化“活”的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着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苏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苏州评弹、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南京白局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江苏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浙江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
浙江是“非遗大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曲艺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变化中,形成了众多地域特色鲜明的地方曲种。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浙江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温州鼓词、绍兴平湖调、摊簧、绍兴莲花落、温州莲花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浙江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非遗曲艺名录 广东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粤剧、醒狮、茶艺、蜈蚣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龙舟说唱、歌册、粤曲、木鱼歌、竹板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青海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 青海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青海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结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海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贤孝(西宁贤孝)、青海平弦、青海越弦、青海下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青海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