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户曲子是一种陕西省的地方传统戏剧。由地摊说唱和社火发展而来,地摊与社火表演始终以唱为主,其动作扩充和角色丰富,则是一条戏剧化的途径。所以,到嘉庆、道光年间,眉户曲子便搬上舞台。乐器加进了板胡、笛子和一些简单的铜器,所用的曲牌,大多还是明清时的小曲和时调。眉户曲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形式灵活,曲调既有北曲、弹词的遗脉,又推动了平民文学与平民艺术的发展。2008年6月7日陕西省户县申报的“眉户曲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Ⅴ-89
  • 申报地区: 陕西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历史渊源

最早可溯周,眉户曲子的“西京调”,如凄如诉,乃出于沣镐一带人民对宠褒姒而亡国的周幽王的哀怨。(见《户县志》和《陕西地方眉户曲子音乐》);曲子(眉户的祖先)即“清曲”,称谓的早期史证是宋人王灼的《碧鸡漫志》和《朱子语卷》。前书载:“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后书载:“古乐府是诗中之泛声,后人怕失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可见,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诗,诗变为词,故曲子产生年代应早于盛唐。“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神会和尚的《五更转》”(见《河西开发史研究》288页),这说明,“词之乐谱早大量孕育于开、天之间的敦煌曲子词中”。(见同书88页)同时也说明后来的“五更”调即从北曲中的河西乐谱中来。据1992年4月彬县底店乡前家嘴村冯晖墓葬知,生于唐末、死于五代后周末年的冯晖墓葬内有浮雕42块,上下两层拼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造型,共28个人物,刻画了男女两组散乐演奏的热闹场面,涉及乐器有磬、箜篌、拍板、腰鼓、琵琶、答腊鼓、觱篥笛、芦笙、排箫、方响(上下两层)等11种乐器,并产生指挥乐舞的“勾队”、“放场(下场)”等形式。可见散乐(散曲)在唐末及五代后周末年就有。明代文学家朝邑韩苑洛诗句“户妪杜媪犹素歌”中“素歌”即“清曲”,俗称曲子。陕西周至、户县、武功一带今日还流传着“康状元(康海)演杂剧”、“王学士(九思)唱曲子”之类的迭闻故事。且王九思曲子家班就成立于1511年(明正德六年),明代戏剧家李开先曾给予实地指导。可见完整的曲艺形成的曲子形成应为1506年—1521年(明正德年间)。

表演类型

音乐

音乐共有120个曲调(如果把同一曲调的各路唱法算起来,那就是243个)。(郿县一带为西路,周至、鄠县、长安为中路,二华一带为东路。东西两路,均为1877年关中大饥时周、户、长一带人向外地、外省寻谋生活而形成的。(见《眉户音乐》第3页)。人们口头常说的有三十六大调,七十二小调(见《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一期大诗人候唯动文)。

据陕西地方音乐丛书《眉户音乐》(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载,唱腔有六句背宫、反金钱、边关、老五更,十字断,两头慢、闪断桥、西京托、十星堆、采花郎、大十片、紧诉、哭纱窗、一点油、五柱香等243个,其中标明在户县的唱腔有:六句背宫,穿字句背弓、落背宫、吹腔、反金钱、老五更(一)、老五更(二)、老五更(三)、边关、老龙哭海、黄龙滚、琵琶、韵调、十字断、两头慢、进兰房、闪断桥、硬腔调、慢诉、五更、慢五更、西京托、十里堆、采花郎、剪尖花、太平调、紧诉、大十片、哭纱窗、凤阳调、金钱吊葫芦,钱歌调、游心调、五柱香、绣荷包、绣海花、一点油、六月花、打连香、岗调、断桥、相面曲等42种。

联唱有五更鸟、月调、慢五更、岗调、戏秋千等9个,百戏图有月调、银纽丝、劳子等11个,疑情有月头、慢桥、梳妆台等13个,曲牌有大金钱、西京过板等51个。

在《陕西地方眉户曲子音乐》(曹希彬著)一书中,曹希彬列出眉户曲子谱例127个,名字完全不同的谱例为91个。曲牌有大金钱、一点油、绣海花、西京牌子等23个。

剧目

按《传统曲子汇编》(曹希彬、姜德华搜集整理)

曲子开篇有《曲子歌》《朋友曲》《访友》《捧琴访友》《叹世情》《百戏图》《鹤图》等7种,

风俗篇有《三懒汉挖银子》《张连卖布》《二姐娃做梦》《二姐娃害病》《两亲家打架》《克财鬼变驴》《观花灯》《游春景》《放风筝》《打灶》《换婆娘》《绣白鹅》《打樱桃》《狐狸闹馆》《鳏夫上坟》《寡妇验田》《十二月闺怨》《林英哭五更》《砸烟灯》《尼姑思凡》《孔子哭颜回》等21出。

演义篇有《文王访贤》《农山言志》《奉琴》《摔琴》《刘秀走南阳》《桃园三结义》《徐庶走马荐诸葛》《挑袍》《华容道》《取长沙》《取西川》《古城会》《草船借箭》《单刀赴会》《对阵》《祭灵》《白帝城托孤》《秦琼观阵》《雁塔寺祭灵》《黑访白》《白访黑》《李白醉写口赫蛮》《孟浩然踏雪寻梅》《送京娘》《六郎坐店》《燕青打雷》《月明楼》(即《刘三报菜》)等27出。

内容题材

小放牛调实为牧歌调,有人说凤阳调为王九思带回的安徽寿州凤阳的民歌调,《二姐娃》系列实为户县一带的道情,《文王访贤》乃为樵歌、山歌的对唱。后来的“大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不见,偏偏不见我的知心人”(见《梁秋燕》),则直接是情歌。因此说曲子曲调和内容大都是由元明的北曲吸收眉县、户县的山歌、牧歌、樵歌、儿歌等发展而成的。剧目方面经20世纪50年代未60年代初挖掘整理,计有500余个。主要有《张连卖布》《五更鸟》《打灶君》《小姑贤》《隔门贤》《脏婆娘》《休媳妇》《老少换》《安安送米》《烟火状元》《尼姑思凡》《二姐娃害病》等200余出。根据演义小说改编的剧目有《古城会》《访白袍》《审苏三》《花亭会》《杜十娘》《刺字劝学》《皇姑出家》《放饭》《沉香救母》《三上轿》《三进士》《火焰驹》《草船借箭》《清风亭》《游武庙》《铜台送子》《潘金莲调钗》《蝴蝶杯》《串龙珠》《八件衣》等。建国后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张连卖布》《杜十娘》《曲江歌女》《金碗钗》《屠夫状元》等,延安时期和建国后创演的现代剧目有《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夫妻识字》。(见《陕西省文化艺术志》311页),特别是户县秦渡镇韩五桥刘育秀1958年创作的《妇女生产歌》唱词,至今传唱。

地域环境

户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属西安市市辖郊县,南依秦岭,北临渭水,被山带水,地理条件优越。县境在东经108°22′至108°46′,北纬33°46′至34°16′之间。东以高冠河、沣河与长安为界,西以白马河与周至接壤,南以秦岭分水岭与宁陕接壤,北靠渭河与兴平相望。全县16个乡镇2个管委会,518个村,57万人,面积为1255平方公里。户县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南部山区为秦岭褶皱带的组成部分,中部为黄土台原,北部平原区为渭河地的组成部分,户县确实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比较理想的地区。户县古谓“天府”,亦曰“陆海”,为九州膏腴。其先为禹父鳏的封地,曰崇国。后为禹子有扈氏的领地,执天下农桑。6000—7000年前,户县就种植稻谷,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丈八寺、甘河一带发现碳化稻谷,这说明,户县是较早的农耕文明发源地。《诗经》中秦风所包括的范围,即西周王畿和豳地。中国私有制社会的第一场战争——启伐有扈氏大战于甘,就发生在这里。商末周初,周文王在这里建造了沣京都城,周武王在沣水之滨建造了镐京都城。公元401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佛教巨匠鸠摩罗什被后秦姚兴皇帝邀请到太平河畔,在这里建造了一座草苫译经的殿堂,后变成了第一个国立译经场所。唐代大诗人杜甫、白居易、高适、岑参,宋代的理学家程颢,都在这里留下来千古诗篇和一串串游历的脚印。在户县的祖庵,王重阳在这里创造了全真教,一通通肃穆的石碑,记载了他从抗金武士到传道士的蜕化遗迹。与王九思差不多同处一个历史阶段的明代公输堂、钟楼,至今绚丽辉煌。《诗经》中的《终南》和《陟彼南山》,就写的是户县的南山,写周地人民劝戒秦君,永远不要忘记周的土地和人民。西周之时,幽王因宠褒姒忘了国家社稷,沣镐一带人民为之哭泣和哀怨。曲子中的《西京》、《凄凉》等调子就是当时泣诉调遗存至今。《陕西地方眉户曲子音乐·后记》)。《刘海收妻》、《蟠桃宴》、《大赐婚》说的就是户县玉蝉曲抱村的事。《赵公明显魂》中的赵公明,在户县蒋村附近。眉户曲子“康王腔”的缔造者王九思乃户县县城北街人。有利于农耕的自然环境,位于汉唐京畿重地的地理优势,丰厚的人文底蕴,特别是具有丰富的山歌、民歌、樵歌、牧歌、儿歌资源的终南山麓和丰富渔歌资源的渭水之滨,终于使户县成了眉户曲子的发祥地。

传承现状

眉户曲子虽然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作了许多发掘、抢救、传承、弘扬工作,活动开展良好,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1、眉户曲子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逐渐消失,随着电视、网络等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使眉户曲子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喜爱眉户的观众愈来愈少。特别是红白喜事的新事新办,眉户曲子班的演出市场越来越小,仅能以自娱自乐的形式出现。

2、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人因年事已高将逐步退出舞台,有不少相继谢世,有些绝艺难以得到传承。特别是眉户曲子一般不收徒,后继乏人的现象更加严重。绝大多数年轻人或热衷于新的东西,或出外打工谋生,因而学眉户的人越来越少,几乎处于断代断层。

3、眉户曲子社团因无经费支持,乐器、衣服长期以来无法更换和添置,又无钱聘请省市级专家人员教授新的东西,导致眉户演出没有新意,濒危状态难以改变。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巧笑倩兮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陕西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陕西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陕西分陕北、陕南、关中三个地区创造了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陕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3个项目列入...
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陕西非遗民俗有哪些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西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黄帝陵祭典、炎帝祭典、民间...
陕西国家级非遗名录查询 有哪些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陕西,一个历史璀璨而厚重的文化大省,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优秀非遗文化的诞生与流传,非遗文化积淀深厚而丰富。在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和现代文化碰...
MAIGOO原创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 亚洲
1163
陕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陕西非遗传统音乐有哪些
陕西地方音乐种类丰富多样,按区域划分可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区域,从种类划分又可分为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
陕西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单公布 陕西传统医药非遗有哪些
陕西分陕北、陕南、关中三个地区,创造了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陕西非遗有着千百年传承的手艺,兼具历史、文化与艺术等多重价值。其中上榜国家...
陕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陕西国家级非遗传统美术名录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桥陵等都记录印证了陕西古代文化...
陕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名录 陕西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大全
陕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做好非遗保护工作责任重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西省民间文学...
陕西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录 陕西省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桥陵等都记录印证了陕西古代文化...
陕西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单公布 陕西传统戏剧非遗有哪些
陕西分陕北、陕南、关中三个地区,创造了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陕西是中国的戏剧大省,民乐强省,据1986年全国戏剧普查,全国共有戏曲剧种...
陕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陕西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
陕西省传统舞蹈类文化资源不仅是陕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属于国家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
山西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 山西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山西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传更是数不数胜。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用灵巧的手工艺品,比如剪纸等,通过社会生产...
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曲艺代表曲种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
广东曲艺品种有哪些 广东音乐曲艺种类 广东曲艺文化概述
广东省内的曲艺品种众多,从广义上来说广东省内各个曲艺品种就有龙舟歌、高州八音锣鼓、信宜采茶调、木鱼书、兴宁市竹板歌、粤曲、粤语讲古、潮州歌册...
浙江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浙江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
浙江是“非遗大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曲艺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变化中,形成了众多地域特色鲜明的...
江苏非遗曲艺有哪些 江苏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非遗,是传统文化“活”的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着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上...
北京非遗曲艺有哪些 北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名录
北京建城历史长达3000余年,有着无比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每一项非遗文化都积淀着岁月的痕迹,也饱含着老北京的时代记忆。非遗文化是...
广东非遗曲艺名录 广东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粤剧、醒狮、茶艺、蜈蚣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
山东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 山东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山东省地处齐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东省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省曲艺非遗项目...
安徽非遗曲艺名录 安徽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们世代相承、与生活密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