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流行于龙岩城乡的民间歌舞,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娱活动形式。采茶灯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美山流行,采茶曲谱和战鼓是美山村林氏十七世祖由广东传入的。舞蹈表现了采茶时节的劳动场景:由茶婆领头,村姑们尾随着武生、男丑在采茶锣鼓的乐声中,来到茶园中采春茶的情况。2005年11月,龙岩采茶灯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12月03日,龙岩采茶灯入选国务院发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详细介绍 PROFILE +

发展历史

采茶灯从19世纪中期左右开始在美山流行,采茶灯的曲谱主要是依据祖上传下的音乐为主,并吸收了广东省流入的音乐精华由老艺人改造谱成。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龙岩陈氏举行大型活动时表演了采茶灯,当时抄录的歌词曲调(现保存在龙岩博物馆)。

1952年采茶灯经龙岩县文化馆加工整理后,组织排练参加福建省首届农村会演,获得嘉奖。后由晋江文工团改编参加华东地区会演,拍成记录片、拷贝发行全世界。青年艺术团把采茶灯带往罗马尼亚参加第三届国际和平友谊青年联欢节,获得银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采茶灯乐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对农村广播》序曲延用几十年。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将美山村采茶灯原始曲谱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备案,同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口头文化遗产”收藏。

2005年11月,龙岩采茶灯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8年6月27日,龙岩采茶灯研究会在新罗区苏坂乡美山小学举行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研究会章程和组成人员名单。龙岩采茶灯研究会意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弘扬“龙岩采茶灯”的艺术魅力。

2008年末,文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推荐名单的公告》,以龙岩采茶灯为项目的新罗区名列其中。截至2008年,新罗区有采茶扑蝶表演队280支,每逢节假日和婚嫁喜庆之时,“龙岩采茶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文艺节目。

2009年9月10日,10100人参加的采茶灯表演在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栏目中挑战成功,获得上海基尼斯总部颁发的证书,参加者分别是来自新罗区的19支乡镇、街道代表队及1支教育系统代表队,涵盖了农民、企业人员、社区居民、教师学生等阶层代表。

2010年1月30日,“规模最大采茶灯舞”获第12届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项目奖。

2012年,新罗区专门成立“龙岩采茶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对采茶灯的历史、传承,以及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弥补之前准备不足,申遗方向偏差的情况。

2014年12月03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申报的龙岩采茶灯,入选国务院发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表演情况

旧时女子不能抛头露面,一色男扮女装。设采茶姑娘八人,茶公、茶婆、武小生、男小丑各一组成。茶公扮老头,穿汉衣,扎腰巾,手执大蒲扇;茶婆梳银宝头,穿宽锦边大襟衣和罗裙,手执麦杆扇;采茶姑娘,额佩珠翠屏,头梳燕尾髻,穿大红彩莲衣,腰扎绸带,脚穿绣花鞋,一手执花摺扇,一手提花篮灯;武小生、男小丑一手执黑摺扇,一手提灯笼或马灯。

旧时演《采茶灯》,先要用写有“翰林院敕封九天田相爷大元帅之神位”的红布制成神位,两侧挂对联“九天都院歌白云,十八学士醉青春”,并摆设顺风耳、鼓板先师、声音童子、金花银花小姐等牌位,杀猪、羊、鸡、鸭等祭祀,然后演出开始。首先由茶婆、茶公跑场,向观众三鞠躬,用方言说些诙谐的吉利话开场。茶公、茶婆俗称“师傅”,实际上是歌舞的领队和指挥。他们能随机应变,用土语脱口说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有的是事先想好了腹稿,到了某地再随机应变,见景套词。紧接着采茶灯表演开始。茶公、茶婆在“的笃鼓”的引导下,带领茶女进行不同形式的穿花,表演登盘山小路、上坡下坡、过独木桥等,接着采茶,“正采”“倒采”,然后随着音乐到了后山,“采茶灯”表演结束。紧接着茶公、茶婆表演“补缸”“卖花线”“大小争风”等民间小戏和“打花鼓”。然后开始舞龙、舞狮、打龙船等民间文艺活动。

现在的采茶灯已有所改进,将说唱和小戏剔出,成为纯粹的歌舞。男扮改为少女,头饰的翠牌变为绢花。发髻梳成长辫并扎以红头绳,并围戴胸襟,突出了采茶姑娘的身影和活力。

采茶灯的舞蹈动作有几十种之多,基本舞步称为“采茶步”。队形的穿插变化有几十种花式,如表现盘山、越岭、涉水时用“篱笆花”“水波浪”“剪刀股”“双水圈花”“绕三柱”等,表演动作可以归纳为:上园花、八字扇、扭身步、肩扇双云步、肩园花跳步、笔扇步、前点斜点扇步、八字扇步、腰抖扇步、托灯举扇步、莲花八字扇、云步八字扇、翻身扑蝶、左右赶蝶、捉蝶、蝶绕花、划船步、整装等数十种。

除一般采茶灯外,还出现老年采茶灯、少儿采茶灯、乘船去的采茶灯、乘车去的采茶灯、古装采茶灯、短裙采茶灯、摇滚采茶灯、六人采茶灯、万人采茶灯,甚至只有茶公、茶婆的舞蹈等,采茶灯成了一种舞蹈系列。

道具组成

采茶灯原用竹编的菜篮,后缀以鲜花,变为花篮,因多在夜间演出,尤其是在喜庆的春节、元宵节与龙灯、舞狮同时演出,花篮要装上油灯或蜡烛。于是便成为采茶花灯。龙岩的妇女下田上山,多以凉笠、头帕挡日,原本的采茶灯也以顺手摘下的凉笠、头帕为道具,后因舞蹈不便,改用麦杆团扇,最后才换成摺扇、花扇。彩蝶是一种夸张性的富于浪漫色彩的道具,竹篾为支架,糊以色纸,画上蝴蝶图案,成为硕大的彩蝶。

艺术特点

采茶灯的特色是用若干单纯、朴素、简练而具有生气的舞蹈动作,山歌演唱和穿插对白来表现茶农劳动的乐趣和热爱生活的愉快心理。其音乐采用宫廷流落民间的古典和当地的民间小调,音乐曲调节奏明快。

传承情况

20世纪80年代,曾在解放初期和温七九一起对《采茶灯》进行改造的章翠英,先后赴台湾和马来西亚传授采茶灯,使采茶灯在台湾和马来西亚流传开来。

截至2013年,美山村里演采茶灯有两个队伍,老人一队,大多都超过80岁了,是传统的演法。新人有一队,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采用新的演法,除了化妆、头饰不一样外,唱法也不一样。能表演传统采茶灯的,只有美山村的八九位老艺人,面临的困境主要是老艺人年纪大,原始资料和道具遗存也都比较少。省级传承人中,只剩下黄淑霞一人。其他的老艺人,能够演茶公、茶婆的比较少。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也会逐渐遗忘表演程式。采茶灯的表演程式原本有五六十种,但现存的只剩下30多种。新罗区委宣传部在保护传统采茶灯的同时,发展现代采茶灯,让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做适当简化,以更好地推广。新罗区的采茶灯表演队伍,进校园、进社区工作由新罗区文化馆具体承担,采茶灯还写进了乡土教材。

2014年,随着龙岩采茶灯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在民间也成立了村镇两级的采茶灯文艺队,招募年轻演员,表演采茶灯节目。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21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民间舞蹈类非遗项目
中国传统舞蹈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那么,中国著名传统舞蹈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盘点了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秧歌、龙舞、狮舞、麒麟舞、灯舞、朝鲜族农乐舞、花鼓灯、傩舞、鼓舞、芦笙舞,其中朝鲜族农乐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非遗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舞蹈项目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舞蹈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舞蹈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舞蹈名单,包括秧歌 、土家族摆手舞、铜鼓舞、傣族孔雀舞、蒙古族安代舞、彝族三弦舞、龙舞、高跷等。
浙江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浙江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
浙江,这座“非遗大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我们的民族印迹,刻划的是历史轨迹,确认的是文化身份。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浙江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狮舞、盾牌舞、滚灯、灯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浙江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四川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
中国传统舞蹈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四川省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族众多,这些让天府之国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传承的沃土。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弦子舞、卡斯达温舞、㑇舞、羌族羊皮鼓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四川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云南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录
传统的民间舞蹈是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的精神风貌。云南的传统舞蹈精彩纷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舞蹈。甚至一个民族会因为居住分散,各聚集区的舞蹈也会不一样。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南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锅庄舞、木鼓舞、铜鼓舞、傣族孔雀舞、彝族葫芦笙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云南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录 山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传统舞蹈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中的其中一种,是山西人民在历史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具有山西文化特质的艺术形态,是能够体现山西人文风貌和民俗风情的艺术样态,是传承百年以上、根脉清晰的传统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秧歌、狮舞、傩舞、高跷、鼓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西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有哪些 山东传统舞蹈非遗名录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大观园中一朵璀璨的鲜花。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遗”体现着中国智慧,承载着中国价值,凝聚着中国精神,它所蕴涵的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散发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秧歌、龙舞、高跷、鼓舞、商羊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东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 广西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舞蹈是人类最早发生的艺术形态之一,它来源于人类最初生活的一切活动,并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沃土之中。人们劳动、生活、狩猎、战争、祭祀、娱乐、爱情等重要活动都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舞蹈同时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表现,是表达美好生活愿望和宣泄情感的需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狮舞、铜鼓舞、瑶族长鼓舞、瑶族金锣舞、多耶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西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 重庆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名录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人们从远古时期就开始用肢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生产的情感。传统舞蹈通常依附于本地区或民族特有的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活动,突显出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生产生活的独特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市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狮舞、土家族摆手舞、玩牛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重庆市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国家级非遗之传统舞蹈名单 贵州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贵州全省地貌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秀丽古朴、风景如画,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最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贵州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狮舞、苗族芦笙舞、木鼓舞、铜鼓舞、毛南族打猴鼓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贵州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河北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名录 河北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独具特色的燕赵遗风、京畿神韵、太行风骨,充分彰显了河北大地文化的厚重与精彩。传统舞蹈产生、流传于民间,它反映人民的劳动、斗争、交际和爱情生活。传统舞蹈经常与民俗、传统游艺类项目相互依存,是内容相对丰富的一个项目大类。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北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秧歌、井陉拉花、龙舞、狮舞、鼓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北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江苏非遗传统舞蹈名录
传统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审美、教育价值。江苏地处我国东部,物产富饶、水陆交通发达,孕育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苏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竹马、跳马伕、洪泽湖渔鼓、泰兴花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江苏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安徽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安徽非遗传统舞蹈名录
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见的。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花鼓灯、傩舞、灯舞、火老虎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安徽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福建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公布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傩舞、泉州拍胸舞、灯舞、高山族拉手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名录 广东非遗传统舞蹈有哪些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漫长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国广大地域中的56个兄弟民族。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拥有着数以万计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风格各显异彩、斑斓夺目的民族民间舞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狮舞、英歌、麒麟舞、灯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内蒙古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名单 内蒙古非遗传统舞蹈有哪些
舞蹈是人类最早发生的艺术形态之一,它来源于人类最初生活的一切活动,并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沃土之中。人们劳动、生活、狩猎、战争、祭祀、娱乐、爱情等重要活动都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舞蹈同时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表现,是表达美好生活愿望和宣泄情感的需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蒙古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蒙古族安代舞、查玛、萨吾尔登、鄂温克族萨满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内蒙古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辽宁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大全 辽宁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辽宁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非遗传统文化遗产,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见的。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辽宁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秧歌、龙舞、高跷、朝鲜族农乐舞、鼓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辽宁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公布 湖北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悠久的流传历史,还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文化遗产,中国乃至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是当地文化体现,也间接的诉说这一座城,一个物件,一种戏曲的故事。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北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撒叶儿嗬、灯舞、肉连响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北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湖南非遗传统舞蹈名录
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它没有国家地域的界限,能够沟通世界各国,因此是最社会化、最国际化的舞蹈。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见的。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土家族摆手舞、湘西苗族鼓舞、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瑶族长鼓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南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新疆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公布 新疆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绵延传承,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和思想情感,维系着国家的重要基础,也连接着各民族共同的情感心理。新疆作为我国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地、丝绸之路上多种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大动脉,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疆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赛乃姆、塔吉克族鹰舞、蒙古族萨吾尔登、萨吾尔登、锡伯族贝伦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新疆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