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最美荷花莲花胜地 NO.18
山东十大水杉林 NO.1
中国十大赏水仙花好去处 NO.3
山东十大城市名片 NO.3
中国十大赏王莲好去处 NO.5
济南十大之最汇总 NO.7
中国十大最美城市湖泊 NO.9
中国十大真武大帝景点 NO.12
中国十大爱情湖 NO.13
中国十大划船泛舟景点 NO.17
济南十大夜景最美的地方 NO.1
济南历下十大景点 NO.2
山东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 NO.2
山东十大夜景最美的地方 NO.2
山东十大适合亲子旅游的地方 NO.4
大明湖,山东省济南市区湖泊、济南三大历史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旧城区北部,是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湖水经泺水河注入小清河。湖水面积46公顷,水深平均2~3米。大明湖集水域风光、园林景观、古建筑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泉水湖”,素有“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之说,有著名的明湖16景可以欣赏。游览大明湖除了步行之外,游船也是不错的选择,泛舟大明湖上,既轻松又不误观光。
大明湖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诸如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唐代以后的历代诗人,都留下了著名的诗篇。大明湖,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称“历水陂”,唐时又称莲子湖。北宋文学家曾巩称“西湖”、“北湖”。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解放后,于1957年正式辟建成公园,几经修缮美化,成为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 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纷呈,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宁榭点缀其间,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画卷,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统年间仿江南园林建造的遐园。遐园内曲桥流水,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称为“济南第一庭园”湖边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临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览无余。湖对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阁,依阁南望,远山近水,楼台烟树,皆成图画。清代书法家铁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之处。
历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大的湖心小岛上,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临水,绿柳环绕,它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历下亭年代久远,几多变迁。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不过,当时的历下亭在五龙潭一带,唐朝末年就倾塌了。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岛上重建。历下亭虽几经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北极阁又名北极庙,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庙,是一座道教庙宇。北极阁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乐年间重修。庙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台上,由前后殿、钟鼓楼、东西配房组成。正殿内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龟蛇二将、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传神。正殿两侧壁上绘有关于真武修炼成仙的壁画,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后殿名启圣殿,供奉着真武父母的塑像。
汇波楼位于大明湖东北岸北水门之上。北水门为曾巩任齐州知州时,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所建,是济南的北城门,既可设闸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修建新城墙时,在北水门上建了一座两层高的城楼,因城内诸泉水汇流入大明湖,再经北水门流出城外,故命名为汇波楼。汇波楼建成后,成为人们登临游览,集宴赋诗的好去处,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解放前,汇波楼毁于战火。1982年,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新楼基本保持原貌,为重檐两层城楼式建筑,气势宏伟。登汇波楼,北可眺望鹊、华两山秀色,南可俯看明湖美景,夕阳西下时,更可领略到济南八景之一汇波晚照的壮丽景象。
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被俘牺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镶嵌在铁公祠西侧“听荷”园门内墙上。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空气和湖水受到污染,这一奇景一直没有再现。直到近两年,经过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治理大气、湖水污染,佛山倒影才又得以重现。游人如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游览大明湖,偶尔能欣赏到这一奇观。
小沧浪位于铁公祠旁,是一处具有江南风格的小园林。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由小沧浪亭、曲廊、荷池等组成,因系效法苏州沧浪亭风格修建,且规模较小,故取名小沧浪。曲廊沿湖而建,湖水穿渠引入荷池,池边建有八角形的小沧浪亭,整组建筑布局奇巧新雅,境界超凡脱俗。小沧浪国门两旁,镌有清代刘凤诰描绘济南风光的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为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
遐园坐落在大明湖南岸,为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山东提学使罗王钧创办山东图书馆时所建,原为山东图书馆的一部分,后分开划归大明湖公园。遐园布局设计均仿照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格式,四周曲廊相连。建成后因景致清雅,藏书丰富,在当时颇负盛名,有“南阁(天一阁)北园(遐园)”之誉。园内假山突兀,花木扶疏,山石嶙峋,游廊迂回,亭台巧置,有读书堂、明漪舫、浩然亭等建筑,均造型巧妙,古朴典雅,被誉为“济南第一标准庭院”。另外,园内西北角长廊壁上还嵌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
大明湖南门,为一民族形式的牌坊。1952年由济南府学文庙迁此。原为木结构,1984年改为混凝土木结构,样式依旧。五间七彩重昂单檐,饰有吻兽。坊顶黄色琉璃瓦覆盖,檐下云头斗拱承托,额枋彩绘“旭日云鹤”、“金龙戏珠”、“西番莲”等图案。匾额上书“大明湖”三个鎏金大字。12根斜柱支撑着三阶式错落的坊顶,柱础由石鼓夹抱。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宏伟壮观,被视作大明湖的标志。
原名曾公祠,在大明湖东北岸,北临汇波楼,为纪念北宋文学家曾巩而建。该祠始建年代无考,清道光九年(1829年)历城知县汤世培重建,仅有大厅三间。解放初期,与西侧供奉水神晏戌子的晏公庙(庙毁仅剩台基,称晏公台)、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山东巡抚张公(曜)祠划归一体,改称南丰祠。今祠为清静幽雅的古典式庭园,总占地面积2535平方米,由大殿、戏厅、水榭、游廊等建筑构成。北边为大殿,南出厦,半壁花扇,抱柱悬楹联:“北宋一灯传作者,南丰两字属先生。”大殿南面西侧戏楼高耸。楼内四周二层,南为戏台,其他隙地为坐席。昔日设茶座,可品茗看戏。与殿堂相对,靠近湖岸有水榭三间,四周环廊,东西北三面环水,内植荷莲,是赏景佳处。殿堂东侧为明末始建的晏公台,上有“明昌钟亭”,1993年建,四面八柱,宝顶双檐。亭中悬挂原在湖南岸钟楼寺的金代明昌年间(1190~1196年)所铸8000公斤古钟。东为小溪,近溪修竹郁森,成篱成林。院内花木扶疏,绿柳翠柏笼荫。
6:00-22:00
自驾游:
可以选择京福高速济南西出口下,沿经十路东行,在省体育中心上顺河高架桥北行在明湖北路出口下来便是大明湖北门,下高速后约30分钟到达。
公交车:
西南门:市内乘坐11、41、66、106、k54、k98、k109、k91、k95路公交车可到;
东门:市内乘坐41、83、30、31、36、37、63、118、122、201路公交车可到;
北门:市内乘坐6、30、33、83、118、122路公交车可到;
南门:市内乘坐11、41、106、k54、k95、k98、k109路公交车可到。
小贴士:
大明湖景区内为游客提供环保观光游览车,即招即停,票价2元。
大明湖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旧城西北(属历下区),西晋以前,大明湖范围很大,南到濯缨湖,北通鹊山湖。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年~公元313年),建城墙把湖分开,基本形成现代的规模。现代地理上大明湖的范围:北至护城河,东至黑虎泉北路,南至大明湖路,西至启盛街,1990年代有湖面46.5公顷(合0.465平方公里)。
大明湖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冬季亚洲大陆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压,济南市被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常受来自北方冷空气侵袭,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风。夏季受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天气炎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风。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转夏季、夏季转冬季的过渡季节,风向多变。一年之中,在不同季节,全市处在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之下,构成了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变化分明的气候。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胜古迹争辉,固有“泉城明珠”之誉。沿湖八百余株垂柳环绕,柔枝垂绿,婀娜点水。湖中现有四十余亩荷池,碧叶田田,白荷红莲,交相辉映,争奇斗艳,荷香飘溢,沁人心脾。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时有鱼儿跳波,偶见鸢鸟掠水。碧波之上,画舫穿行,小舟荡波。各处游客云集,指点观赏,欢声笑语,一派繁华景胜,俨若北国江南。若于湖之北岸远眺,南山苍翠,环列似屏,倒映入湖,画图难足。漫游湖畔,处处花繁树茂,点点亭台楼阁掩映绿荫之间,历下亭、铁公祠、北极庙、汇波楼等二十多处名胜景点,令人应接不暇,可谓步移景换,游趣无穷。济南八景中的鹊华烟雨、汇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泛舟均可在湖上观赏。
大明湖以它的秀美风姿赢得了古往今来众多人士的咏赞篇章:“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芦雪,春色杨烟,鼓枻其中,如游香国”;“鸥鹭点乎清波,萧鼓助其远,固江北之独胜也。”晚清大文学家刘鹗对“佛山倒影”的描写,更是引人入胜:“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若庵的《大明湖》“大明湖畔绿成茵,寥落新荷远岸尘。只道风光无限好,往来多少负心人。”
大明湖便随着这佳句文章广为流传,闻名遐迩。加之解放后的多次修缮扩建,疏浚清淤,姿容更加秀丽,成为济南著名风景游览区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每年客流量约在一千二百万人次左右,位居济南众公园之首。据有关资料统计,解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万里、徐特立、郭沫若、江泽民、李鹏、胡锦涛等先后泛舟湖上,对大明湖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游人的要求,自八十年代开始,公园在湖西岸建成了总面积约9200平方米的游乐场。场内设有海盗船、Disco健身车、电子游戏、五爪章鱼、碰碰车、直升飞机、电瓶车、天使转椅、蹦蹦床等各种游乐设施,惊险刺激,新颖有趣,既满足成年人的需求,又令孩子们开心。
大明湖不仅是游览观光的极好场所,湖内还盛产莲藕湖鱼。湖北岸还有数处茶社和明湖楼、荷香村两处饭店,供游客休息就餐。明湖楼建于1983年,是一座“外古内今”的中国传统式仿古建筑,楼高二层,总面积约2735平方米。明湖楼的饭菜讲究色、香、味、型和营养,以鲁菜系中济南菜的“历下风味”为主,尤擅长鱼的烹制,以湖中鲜鱼、嫩藕、香莲为料的全鱼宴、冰糖莲子、水晶藕、蒲菜水饺等具“历下风味”的名吃制作的全鱼宴令人叫绝。荷香村饭店位于铁公祠院内,为一古典式二层楼建筑。该店除烹制鲁菜系中的“历下风味”菜肴外,还擅长锅贴制作。其配料和加工技术均引进济南锅贴老店便宜坊,所制0.锅贴令游客一饱口福。
西护城河与大明湖通航工程。 该工程作为迎全运重点建设配套项目,2009年,新建船闸1座、节制闸2座、防洪闸1座,对西护城河东侧部分河岸进行下沉改造,增植乔灌木和水生植物,实施了沿河文化打造、夜景灯光亮化和五龙潭北区扩建工程,共完成工程投资2.67亿元。实现了从解放阁至大明湖水上游路的贯通,将解放阁、黑虎泉、泉城广场、趵突泉、五龙潭、大明湖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泉水游览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