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或1607年,进入皇家大亨利学院学习。在该校学习8年,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学习了古典文学、历史、神学、哲学、法学、医学、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他学习到了数学和物理学,包括伽利略的工作。
1616年12月毕业后,进入普瓦捷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对各种知识特别是数学深感兴趣,并获得业士学位和文凭。
1618年,加入荷兰拿骚的毛里茨的军队。但是荷兰和西班牙之间签订了停战协议,于是就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学习数学。
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对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致力于哲学研究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并通过数学家梅森神父与欧洲主要学者保持密切联系。同年写出《指导哲理之原则》。
1634年,完成了以尼古拉·哥白尼学说为基础的《论世界》。书中总结了他在哲学、数学和许多自然科学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1637年,用法文写成三篇论文《屈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并为此写了一篇序言《科学中正确运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论》,哲学史上简称为《方法论》
1641年,《形而上学的沉思》等使他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1650年2月,去世,享年54岁,终生未婚。
《指导哲理之原则》《论世界》《屈光学》《气象学》《几何》《方法论》《哲学原理》《形而上学的沉思》《论光》等
笛卡尔的自然哲学观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的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笛卡尔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出发点,对此后的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思故我在”所产生的争议在于所谓的上帝存在及动物一元论(黑猩猩、章鱼、鹦鹉、海豚、大象等等都证实有智力),而怀疑的主要思想,确实对研究方面很有贡献。
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从机械到人体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尔的《谈谈方法》进行的,对西方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其一定的缺陷,如人体功能,只是各部位机械的综合,而对其互相之间的作用则研究不透。直到阿波罗1号登月工程的出现,科学家才发现,有的复杂问题无法分解,必须以复杂的方法来对待,因此导致系统工程的出现,方法论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综合性的方法所取代。系统工程的出现对许多大规模的西方传统科学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如环境科学,气象学,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等。
他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漩涡说等理论学说,虽然具体理论有许多缺陷,但依然对以后的自然科学家产生了影响。
笛卡尔坐标系是由法国数学家勒内·笛卡尔创建的。1637年,笛卡尔发表了巨作《方法论》。这本专门研究与讨论西方治学方法的书,提供了许多正确的见解与良好的建议,对于后来的西方学术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笛卡尔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堪称17世纪及其后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