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占地900余亩,横跨成都市、都江堰市、崇州市三地,建有羊马(主校区)、都江堰(老校区)、清江(继续教育)和双合(实训基地)四个校区。截止至2023年,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冰继续教育学院。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藏书量104余万册(纸质77余万、电子27余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1亿元,资产总值8.28亿元。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约11000人。
学校开办专业涵盖水利、水电、水产、建筑、测绘、地质、资源环境等行业,形成了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2个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辐射带动生态环境、测绘地理信息、土木工程3个骨干专业群和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牧生产加工3个特色专业群的“233”专业群布局。其中,省级示范建设重点专业3个、省级培育建设重点专业3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能者为师”特色课程与典型案例,拥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拥有“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2部。是全国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四川省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水利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中独具特色。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了集3×1250KW教学科研水力发电厂、水工机械制造实习工厂、勘测设计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于一体的实训校区。在提供1000余名学生专业生产性实训的同时,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数千万元,技术服务延伸至中亚、东南亚以及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年来,先后组建了四川水利职教集团、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和四川水利人才教育基地。2022年,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
1956年,四川省灌县水利学校成立。
1960年,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为灌县水利专科学校。
1961年,恢复四川省灌县水利学校校名。
1980年11月5日,四川省水利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中专学校。
1995年3月,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被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3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5.12”汶川地震学院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1年,学院羊马新校区全面落成,学院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
2012年,学院被四川省确定为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7年11月20日,学院入选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