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历经交通部石家庄公路工程学校、河北交通学院和河北交通学校等六次变迁,2002年由河北交通学校升格改制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国家优质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样板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建设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单位、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首批试点院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获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学院党委荣获“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院作为河北省一所海陆空交通类公办高职院校,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及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密切联系,坚持“服务交通、服务河北”的理念,精准对接海陆空交通行业、河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了“路桥强、物流优、汽车精、航海特、轨道新”的专业特色。截至2021年11月,学院现有52个专业,涵盖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土木建筑、财经商贸、电子与信息、文化艺术、旅游等7个专业大类、21个专业类,初步确立了建设现代物流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航海技术等7个专业群,形成了以“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优质品牌专业为引领的交通特色鲜明、各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院目前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骨干专业5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5个、IEET认证专业2个、省域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骨干专业群1个。
1956年9月,交通部石家庄公路工程学校创建,为交通部在全国创建的六所公路工程学校之一。
1958年9月,交通部石家庄公路工程学校由交通部下放河北省,隶属省教育厅、交通厅领导,升格为河北石家庄交通学院,由郭沫若题写校名(后学校使用河北交通学院校名)。
1962年7月,省高教会议决定将河北石家庄交通学院与河北农业机械化学校裁减合为河北石家庄工业学校。校在校生600余人,职工300余人。
1965年8月,校址迁至保定市关卫路,1966年迁址藁城,1979年经省长办公会议批准在石家庄市友谊南大街58号建校,1983年1月由藁城迁入石家庄。
1996年,河北交通学校经河北省教委评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1999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0年,河北航运职工中专学校并入。
2002年5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河北省教育厅领导。
2006年2月23日,河北商务科技学校实质性并入。
2010年,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9年8月,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