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毕业于福建军医医务学校医科。
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后任职于曙光医院中医内科。
1964年,调任至上海中医学院内经及伤寒教研组、中医内科教研组任教。
1968年,任上海中医学院肿瘤研究组组长。
1981年,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
1986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95年,获评为首届“上海市名中医”。
2003年,任上海市中医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2004年,获评为“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2017年,入选第三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实用中医肿瘤手册》、《现代中医药应用及研究大系-肿瘤科分册》、《中国中医秘方大全·肿瘤科分卷》、《中医防治癌瘤荟萃》、《现代中医内科学》、《肿瘤研究》、《中西医诊疗手册》等。
《中医扶正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方法与途径探讨》、《蟾酥膏用于恶性肿瘤止痛的临床观察》、《扶正法为主治疗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滋阴生津,益气温阳法治疗原发性肺腺癌的临床研究》、《金复康口服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等。
刘嘉湘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科研和中医内科杂病的诊治。
1972年,刘嘉湘在全国系统地提出中医扶正法治癌的学术观点和方法。他总结了一套以扶正法为主治疗各种肿瘤的经验和方法,尤擅治肺癌、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脑瘤、淋巴瘤等及内科疑难杂病,扶正法已成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指导原则。截至2023年1月,已诊治各种癌症患者50多万例。他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扶正法治癌机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在做中国国内揭示了扶正方药不仅具有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且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刘嘉湘发明了治疗肺癌的国家新药“金复康口服液”“正的康宁胶囊”,并发明了治疗癌性疼痛的“蟾酥膏”(蟾乌巴布膏)。
据2023年4月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网站显示,刘嘉湘的中医药治疗肺癌研究课题已先后列入“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和卫生部及上海市科委课题。
刘嘉湘已获得国家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1项,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市局级等16项。
刘嘉湘创立了龙华医院肿瘤科,1968年成立上海中医学院肿瘤研究组、医院成立肿瘤科,199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2005年成为上海市中医内科(肿瘤)优势学科,2009年成为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学重点学科。
刘嘉湘指导培养了很多学生,并大多成为了中国中医肿瘤专业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苓霜、李和根等都是他的学生。
1977年,当选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1983年,当选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
1985年,当选上海市劳动模范。
1986年,当选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
1995年,当选上海市名中医。
2001年,当选上海市劳动模范。
2003年,获得上海市医学荣誉奖。
2017年,获得第三届国医大师。
2019年,获得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2019年,获得第三届“白求恩式好医生”。
2020年,当选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1977年,凭借《中医扶正法治疗晚期肺癌200例》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5年,凭借蟾酥膏获得国家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甲等奖。
1989年,凭借扶正法为主治疗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和实践研究,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凭借滋阴生津益气温阳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肺腺癌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凭借“扶正治癌”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6年,凭借“扶正治癌”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7年,凭借“扶正治癌”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9年,凭借“扶正治癌”病证结合防治肺癌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嘉湘是中医肿瘤界第一人,也是现代中医临床转化研究的典范。他以自己的仁心、睿智、医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推动中医肿瘤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辛勤耕作,成绩卓著。”(上海中医药大学评)
“他(刘嘉湘)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是关心下一代工作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上海教育系统关工委专家指导中心执行主任张伯安评)
“刘嘉湘是中国中医肿瘤学科创始人,学验俱丰、成绩斐然。”(《新闻晨报》评)
“刘嘉湘为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