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桃是202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安阳市内黄县窦公镇、石盘屯乡等6个乡镇的57个行政村。产地独特的沙壤土质和昼夜温差条件,为果实糖分积累提供了保障。
2020年登记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覆盖豆公镇(又名窦公镇)、石盘屯乡等6个乡镇的5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2′~114°50′、北纬35°56′~36°04′,核心产区集中在卫河故道沿岸。保护区域内实行专用标志管理制度,要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2.0%,采收成熟度控制在八成熟以上。截至2024年,累计发放地理标志使用授权证书57份,标准化种植面积占比达93%。
外观特征:果实平均单果重约200克,果形周正,果面呈现黄底红晕的渐变色泽,果肉厚度达3.5厘米以上,果核与果肉紧密粘连。
质地变化:成熟初期(7月上旬)果肉质地细密脆爽,含糖量快速上升;完熟期(7月下旬)果肉软化,汁液渗出率达35%以上,适口性更佳。
加工特性:因肉质致密且纤维含量低,加工性能优异。
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内黄桃主要品质指标为:
可溶性糖含量≥9.00%(参照NY/T 1752标准)
总酸(以苹果酸计)≤0.50%(参照GB 5009.157标准)
维生素C含量≥8.00mg/kg(参照GB 5009.86标准)
胡萝卜素含量≥0.45mg/kg(参照NY/T 1594标准)果肉呈橙黄色至红色渐变,类胡萝卜素含量较普通桃种高18%-22%。
主产区位于北纬35°56′~36°04′之间,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295小时,昼夜温差达12℃以上,利于糖分积累。土壤以黄河冲积形成的沙质壤土为主,土层深度1.2米以上,pH值7.2-7.8,有机质含量≥1.5%,排水性良好。灌溉水源主要取自地下150米深井,水质符合NY/T391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