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楼 NO.5
中国十大仿古建筑 NO.2
湖北十大著名景点 NO.12
湖北十大地标建筑 NO.1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盘点 NO.3
武汉十大代表性建筑 NO.1
武汉十大夜景最美的地方 NO.1
湖北十大最美景点 NO.20
武汉十大必去景点 NO.1
武汉十大历史人文建筑 NO.1
武汉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 NO.1
江南十大名楼 NO.2
2025中国十大古典光影秀 NO.2
湖北十大国庆旅游景点 NO.14
中国十大课本游好去处 NO.18
武汉武昌十大景点 NO.2
华中地区十大标志性建筑 NO.2
中国中部十大标志性建筑 NO.2
武汉十大国庆旅游景点 NO.4
武汉十大冬季旅游好去处 NO.6
南方十大标志性建筑 NO.7
武汉五一旅游十大景点 NO.11
湖北十大夜景最美的地方 NO.1
湖北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 NO.1
湖北十大最适合看雪的地方 NO.5
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她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映和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登黄鹤楼,不仅仅获得愉快,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从而使心灵净化。这大约就是黄鹤楼美的魅力经风雨而不衰,与日月共长存原因之所在。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旧时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诸称,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现楼系1985年重建,位于公园南区黄鹤楼东南185米处。南楼背山面南,面阔5间,长16.5米,进深3间,宽7.5米,高9.5米,上下2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6圆柱,轩敞明洁。楼前有一棵百年古树,给南楼平添古朴之色。
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平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
在南楼东南侧,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千禧吉祥钟身重20吨,蒲牢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钟体材料为铜合金,含黄金2.1公斤,银8.4公斤,它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我国铸造的较大铜钟。大钟外形为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
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1986年,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共嵌有
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
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较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岳飞功德坊是石牌坊群中形制较为高大宏伟的一块牌坊,以示光大爱国热忱和弘扬民族精神。此坊高10.7米,宽7米,4柱5梁,造型素雅庄重,选用优质的白色大理石精雕而成;4柱的下部有8个石狮作支柱,牌坊上部是由50组斗拱撑托的复式“品”字形的巨形牌楼结构。重檐翘角,其势若飞。翘角处,上有“屋脊鱼尾”,下有“角梁龙头”。牌坊上部的画壁上浮雕出“二龙戏珠”、“九龙翻腾”、“圣麟巡天”等气势恢宏的神奇图案。
落梅轩建于1993年,位于黄鹤楼东南300米、白云阁以南97米处。西与公园南区接壤,南近黄鹤古肆,北濒白云阁,该轩长约50米,宽15.5米,高17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落梅轩虽是一座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但外表酷似木制的重檐翘角、吊楼、撑拱、漏花窗、缤纹格门窗、木雕挂落、景门以及抱鼓石、卷棚屋面、赭色琉璃瓦等,都给人以历史久远、古色古香的印象。它与公园内的黄鹤楼、白云阁等相映成趣,使千古名楼的文化气氛更加浓郁。“落梅轩”之名,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著名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全价票:70元
优惠政策:
景区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实行免费;
对60周岁至65周岁老年人,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
对旅行社团票价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优惠,优惠幅度最高不得突破20%。
黄鹤楼公园实行两次验票(进园入楼两次验票),门票当日有效,可供入园及进楼一次,不得退换,遗失不补。
售票时间:8:30-17:00
验票时间:8:30-17:20
电车1路、电车4路、10路、61路、64路(内环)、108路、401路、402路到黄鹤楼站下。
411路、413路、507路、519路、537路、542路、554路、561路、571路、584路、
607路、608路、609路、706路、710路、905路到阅马场下。
黄鹤楼3个大门口及主楼处均设有导游服务点,国语导游5人内100元/小时(超出5人,每增加一人加收5元)英语导游5人内180元/小时(超出5人,每增加一人加收5元)
武汉黄鹤楼公园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武昌蛇山,西抵司门口大桥头,南临阅马场及红楼,北临京广铁路干线,海拔平均高度85米。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上。蛇山又称黄鹄山、黄鹤山。黄鹤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有“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以后各代屡毁屡建。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因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清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为一场大火焚毁。至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又屹立在长江之滨。
登楼眺望,视野开阔,远山近水一览无余。“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诗中的意境,深远隽永,耐人寻味。
春季的武汉气候宜人,且每年三月中旬到月末是武汉大学樱花盛开的时候,武汉其他地区的樱花也有可以开到四月上旬的,所以在春季去武汉旅游,不仅能享受宜人的气候,还有机会欣赏到浪漫的樱花林,是去武汉旅游的较佳时间。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矾头,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大火。名楼多传说,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东门——岳飞铜像——紫薇苑——落梅轩——鹅池——诗碑廊——毛泽东诗词亭——南楼——奇石馆——崔颢题诗图——搁笔亭——古铜顶——千禧钟——黄鹤楼——黄鹤归来铜雕——三楚一楼牌坊——胜像宝塔——西门
南门——鹅池——诗碑廊——紫薇苑——毛泽东诗词亭——南楼——奇石馆——崔颢题诗图——搁笔亭——千禧钟——古铜顶——黄鹤楼——黄鹤归来铜雕——三楚一楼牌坊——胜像宝塔——白云阁——落梅轩——紫薇苑——岳飞铜像——东门
东门——岳飞铜像——白云阁——南楼——毛泽东诗词亭——九九归鹤图——鹅池——诗碑廊——奇石馆——崔颢题诗图——搁笔亭——黄鹤楼——古铜顶——千禧钟——留云亭——吕仙洞——费祎亭——西爽亭——黄鹤归来铜雕——三楚一楼牌坊——胜像宝塔——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