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植物园 NO.7
广州天河十大景点 NO.1
广州十大大型公园 NO.1
中国十大赏含羞草好去处 NO.1
广州公司团建好去处 NO.1
广东十大赏花胜地 NO.4
广州十大春季旅游景点 NO.4
广州十大园林名园 NO.6
中国十大赏仙人掌仙人球好去处 NO.6
中国十大赏紫荆花好去处 NO.7
中国十大赏王莲好去处 NO.8
广州十大必去热门景点 NO.10
中国十大赏芙蓉花好去处 NO.10
中国十大赏兰花好去处 NO.10
中国十大赏睡莲好去处 NO.10
中国十大赏三角梅好去处 NO.10
中国十大赏康乃馨好去处 NO.10
广东十大赏禾雀花好去处 NO.10
广州十大一日游景点 NO.11
广东十大春季旅游景点 NO.12
广东十大赏叶好去处 NO.13
中国十大赏月见草好去处 NO.16
广州十大赏花胜地 NO.3
广州五一旅游十大景点 NO.9
广州十大冬季旅游好去处 NO.10
广州十大国庆旅游景点 NO.13
广州十大适合露营的地方 NO.15
中国十大植物标本馆盘点 NO.3
广东十大适合亲子旅游的地方 NO.9
世界十大植物标本馆盘点 NO.1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植物学研究机构,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于1929年创建。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易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1956年建立华南植物园和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8年以来,华南植物园实现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部分进入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和药物创新研究院的“率先行动计划”总目标。
全园由三个园区组成,一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科学研究园区,占地36.8公顷,拥有植物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园艺科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四个研究中心,以及馆藏标本125万余份的植物标本馆、图书馆、《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以及Biological Diversity期刊编辑部、信息中心、实验室资质认定(CMA)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双资质认证的公共实验室等支撑系统。二是紧邻科学研究园区的植物迁地保护园区,占地282.5公顷,建有展览温室群景区、龙洞琪林景区、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以及木兰园、棕榈园、姜园等39个专类园,截至2025年6月迁地保育植物19706种(含种下分类单元)。三是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树木园,占地约1133公顷,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首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13年成为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环保部共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野生高等植物1948种,森林覆盖率高达98%,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由棕榈园和孑遗植物区两个半岛及人工湖组成,整个景观自然和谐,令人心旷神怡。连绵的水松、落羽杉依水而生,形成一道美妙的曲线。一边是四季碧绿的棕榈植物,椰风葵林一片热带风情;另一边是四季分明的落羽杉,春来嫩绿、入夏青葱、秋时棕红、冬来飘落,一片温带景象,宛如一幅变幻的风景图。1986年,龙洞琪林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并由此成为华南植物园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占地75000平方米,集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旅游于一体,共收集植物种类约3500种,具有优美的园林外貌、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公众展示了全球植物生态类型,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和颇富特色的园林景观,是亚洲乃至世界颇大型的植物景观温室群。热带雨林室、植物水族馆、奇异植物室、沙漠植物室、高山/极地植物室与室外稀树草原景观遥相呼应,浑然一体,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植物、从南极北极植物到沙漠植物景观,从奇花异果到水下植物王国,展示博大精深的世界植物奇观和赋予美丽传说的植物世界,诠释世界植物科学之旅的神秘与梦幻。
沉水植物种类丰富,形态多姿多彩。植物水族馆共展示了26个科300多种沉水植物,游人可直观地欣赏奇妙的水下植物世界。37个大型展示箱组成亚洲水草区、非洲水草区、大洋洲水草区、美洲水草区和欧洲水草区等5个区域,依不同水域和生境特点营造水下景观,构思巧妙,令人赞叹。
占地面积约18亩,保育兰科植物50多属800余种,由附生兰区、地生兰区、中国兰区、兰花景观温室、洋兰温室等组成,是植物园景观较为优美的专类园。园内的品茶轩、王莲池、拱形喷泉、亲水平台等园林小品建设精致,配合兰花高雅幽香的文化风情而韵味无穷。
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主要以凤梨科植物为主。植物主要分布在游廊两侧以及玻璃温室内,游廊左侧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林相优美,配置凤梨科水塔花属植物作为地被植物;右侧主要以地生凤梨植物为主。温室内以观赏凤梨科为主,并兼种了棕榈植物和热带经济植物。至今已引种15属250种,多数用于观赏。
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收集竹类植物30属222种3000余丛;有观赏性强的筇竹、刚竹、黄金间碧玉竹、大佛肚竹、方竹、滇竹、苦竹等,也有珍稀濒危的铁竹、刺龙竹、中甸箭竹等;园内建有竹地被区、观赏竹区、藤竹区、食用竹区、材用竹区、散生竹区等景观区。竹园四季皆可观景,观笋时间为5月前后。
占地面积约110亩,保育与展示姜目植物中8个科(旅人蕉科、芭蕉科、兰花蕉科、蝎尾蕉科、姜科、闭鞘姜科、竹芋科、美人蕉科)的植物共250余种。该专类园在国际同类植物园中具有重要影响。园区中建有浮雕广场、莲影湖、益智亭、展翠楼等园林小品,将科学性与艺术性巧妙地融为一体。
占地约180亩,保育和展示木兰科植物200余种(含品种),是全球木兰科植物保存数量丰富,科研成果多,并颇富国际声誉的专类园之一。园区按木兰属、木莲属和含笑属三大类群进行配置,并种植有我园科学家发现的焕镛木、观光木、合果木等木兰科的代表性植物。
占地近200亩。“广州第一村”缘于20世纪50年代的考古发现:早在2200-4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因此被认为是孕育广州人老祖宗的“发祥地”。第一村景观再现了南粤先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并体现了当时人类利用乡土植物的文化传统。第一村两侧山坡通过模拟自然森林群落结构配置乡土植物,展示了广州地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群落类型,配植望天树、伯乐树、红花荷、粗壮润楠、臀形果、禾雀花、椭圆叶木蓝等观赏植物。
奇异植物室面积约1531㎡,以火山石景墙和展示箱为园林组景,展示形状特殊、色彩斑澜的各类观花植物、观果植物,突出“奇、特、新、异”。
占地约25亩,由南十字星喷泉、岩石园、成人仪式环、波浪形草坪等展现澳洲人文与自然的园林景观组成。园内保育了斑克木、金蒲桃、瓶干树、摩尔大苏铁、悉尼火百合、澳洲银桦等体现澳洲区系特色的植物150余种。
占地总面积19000平方米,分为油料植物区、薪炭林区和纤维类植物区,收集能源植物300多种。典型的能源植物树种有:油茶、油楠、油桐、千年桐、油棕、麻风树、光棍树、铁力木、三桠苦、铁刀木,五节芒、斑茅等约150种。能源园不仅是能源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也是科普展示、繁殖推广和生物质能研究与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平台。
占地约300亩,汇集了城市园林建设的各种生态景观模式,主要包括城市生态林区、国花市花区、城市住宅小区植物区、城市行道树与道路绿化区、岭南郊野山花区、民俗与家居植物配置区等类型分区,共展示了1000余种乡土园林景观植物,包括蒜香藤、美丽异木棉、斑鸠菊等珍稀和奇特种类。景观园师法自然,回归自然,亲近绿色,成为未来华南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物种配置范例。
华南植物园游览区全年开放,全年无休,开放时间为7:30-17:30。
园区门票:20元/人;16-49人九折、50人以上八折。
温室群景区(位于园内)门票:50元/人。
优惠政策
全票优惠
成人游客16-49人9折,50人以上8折。
半票优惠
1.身高1.2米(不含1.2米)至1.5米(含1.5米)的儿童,或持有效证件的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
2.持有效证件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学生。
3.持有效证件的60周岁(含60周岁)至65周岁(不含65周岁)老人。
免票政策
1.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或持有效证件的6周岁(含6周岁)以下儿童。
2.持有效证件的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的老人。
3.持有效证件的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以及民政部门确认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和本市户籍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对盲人、智力残疾人、双下肢残疾人,可有一名陪护人员半票参观。
公共交通
1.B12、28、30、39、83、84、345、346、494、535、534、564、775路公交车“植物园正门”站下车。
2.775路公交车“植物园西门”站下车。
3.地铁6号线“植物园”站下车,A出口西行370米到达正门。
4.46、54、218路公交车“中科院化学所”总站下车,前行约600米到华南植物园展览区西门。
自驾车游
华南快速干线(北行),元岗出口,前行3公里;华南快速干线(南行),龙洞出口,前行1公里掉头;环城高速(北行),广汕出口,掉头前行5公里;内环路、广园快速干线,走广汕公路方向。
停车信息
正门停车场、西门停车场。
1928年秋,陈焕镛在国立中山大学设立植物研究室。
1929年,扩充为国立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后因“设立植物研究所属于研究部之事业,为了更符合农科应用之目的,故其后在植物研究所名称之前冠以‘农林’二字”。
1954年6月,改隶中国科学院,同时易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1955年,研究所下设生态地植物研究室,开设植物生理学。
195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陈焕镛院士等创建华南植物园,同年还创建了鼎湖山树木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创了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先河。
1959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建成小良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1962,研究所增设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室。
1973,研究所增设植物遗传学研究室。
1978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新建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1984年,研究所在鹤山建立了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
198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与广东省环保局共建“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繁殖中心”。
2002年上半年顺利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同年12月,中国科学院作出“两所三园”战略调整,撤销华南植物研究所建制,改为华南植物园建制。
2003年10月16日,经中编办批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易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008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签订“共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协议。
华南植物园欢乐世界游乐场拥有机动游戏项目近20项,以设备安全,服务优质,深受游客喜爱。欢乐世界集学习、游乐于一身,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学生春秋游的好景点。
超级飞龟:体验飞翔的感觉,享受感官刺激,尽赏视野美景,缓解身心压力。
旋风骑士:好玩又不过份刺激的项目,晃到最高的极限,微风拂面,明媚的阳光洒在脸上,仿若春的感觉。带上你的伙伴,置身于公园的绿意中,尽情享乐其中吧!
旋转木马:悠闲的木马,轻快的音乐,仿如置身于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中!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2018年,被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国家科研科普基地”称号。
2019年,被行业评为年度中国最佳植物园。
2022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同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