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中国十大农林类大学 NO.2
农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园艺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动物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动物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水产养殖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农业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行政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华东地区十大名校 NO.12
南京十大名校 NO.5
江苏十大名校 NO.5
“双一流”农科联盟名单 NO.8
10所考研比较好的农林类大学 NO.2
中国很难考的十所农林类大学 NO.4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名单 NO.7
南京农业大学,简称南农、南农大或南京农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学校由教育部主管,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南京农业大学多校区融合发展,拥有卫岗校区、滨江校区、浦口校区、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和滁州科教创新园,总面积9000多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图书资料收藏量235万册(部),外文期刊1万余种和中文电子图书500余万种。2014年,与Nature出版集团合办学术期刊《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并于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2018年,与Science出版方合办学术期刊《植物表型组学》(Plant Phenomics);2019年,与Science出版方合办学术期刊《生物设计研究》(BioDesign Research)。
南京农业大学现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含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体育部等学院(部);设有本科专业、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博士授权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干部培训等各层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植物生产、动物科学类、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是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的大学之一。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14年,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园艺、风景园林、茶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英语、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旅游管理、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金融学、会计学、草业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生态学、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中药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动物药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法学、投资学等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等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等学科获评A类。在第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有10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社会科学总论、临床医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进入1‰,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南京农业大学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肉品质量控制与新资源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学校主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多次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帮扶)典型项目;连续五年获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成效考核最高等级一“好”等级。
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对外交流日趋活跃。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交流访学”“本科双学位”“本硕双学位”等数十个赴境外长短期交流项目,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设立南京农业大学密西根学院。建有“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英植物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全球健康联合研究中心”“亚洲农业研究中心”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2007年,成为教育部“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12年,获批建设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2014年,获外交部、教育部联合批准成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2021年12月牵头成立“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农业与生命科学合作共同体”。2012年倡议发起设立“世界农业奖”,已连续九届分别向来自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波恩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加纳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默克莱大学等高校的获奖者颁发奖项。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南京大学农学院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
1963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9月,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迁至江苏镇江,并入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现江苏大学)。
1972年,学校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现扬州大学)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
1979年,学校迁回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南京农学院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并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
2008年,入选为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
2009年,教育部与农业部共建南京农业大学。
2010年,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2014年,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7年9月,入选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9年8月,入选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2年2月14日,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1月24日,南京农业大学大方生物产业研究院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揭牌。11月27日,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在南京揭牌。
2023年7月17日,学校倡导发起的亚洲农业科教创新联盟在海南三亚成立,联盟秘书处将设在南京农业大学。
2024年5月,南农大农业健康研究中心成立。6月15日,南京农业大学成立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中心。10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正式启用。10月26日,南京农业大学淹城小熊猫繁育研究专家工作站揭牌。12月11日,AI生物模型产业研究院在南京农业大学签约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4年12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