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有什么特征 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历史起源及特征概述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游客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北张村传统造纸是陕西省西安北张村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相传东汉时,蔡伦因他人之错受牵连,朝廷要抓他去京都接受审判,蔡伦不愿忍受屈辱,在他的造纸发明地和封地龙亭县服毒自尽。蔡伦家族中人也受到连累四处逃命藏匿,其中一部分人逃至安康,经子午道越秦岭,向北走出秦岭山口时将当时最先进的植物纤维造纸技术传授给北张村一带。下面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的主要特征以及历史起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要工序

西汉至蔡伦前,北张村生产落后,是一帘一纸方式(见《中华纸传奇》小说封面图),到东汉,由于蔡伦改进工艺后,北张村就一直生产一帘多纸至今。北张村沿用的传统的造纸工艺全部由手工完成,这种古老的手工艺使用工具简单,但操作工序复杂,出一张成品下来有72道工序,需要付出超体力的劳动。

主要工序有:

1、采集原材料:连绵不绝的秦岭山脉和沣河两岸盛产桑树、枸树和麻,而这几种树和植物的皮正好是造纸用的上好原材料。他们分别在春季和冬季两次采集。由于不同季节采集的树皮品质不一,春季采集的树皮嫩易取,纤维发白,造出的纸人称白纸,冬季采集的树皮质老、表皮发黑难采,造出的纸人称黑纸。

2、扎把:就是把采集的各种树皮一把一把的捆成把。

3、浸泡:就是把扎成把的树皮使其充分软化。

4、蒸煮:就是支起一口大蒸锅,俗称皮锅,进行蒸煮,使其原料软化,目的是把树皮上黑色、质地较硬、不含纤维的表皮分离去掉软揉。

5、上生石灰水:目的是发热,使其充分发酵。

6、发酵:使树皮纤维软化、细化,和黑色表皮纤维分离,使纤维充分软化。

7、漂洗:是在河中淘洗,使纤维和不含纤维的黑色表皮分离脱落掉。

8、泡瓤、揉瓤:用一块淘单,裹上碎纸筋,在水中淘,去除非纤维的杂质。

9、踏碓:目的是细化纤维,去除杂质,形成幡子。

10、切幡子:把踏踓好的纤维一层层叠在一起进行切碎,这是土法造纸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一项核心技术。

11、和捣子:把幡子倒入捣子中捣,形成纸筋。

12、仗槽:把纸筋倒入纸涵,用飞棍等工具搅匀,形成纸浆。

13、抄纸:用抄子抄纸。这是造纸的主要环节,其核心技术是吸鼻头,还需阴阳有序,这样利于揭纸。

14、取纸:把抄好的纸从帘上取下,叠成一沓。

15、压杠:去除纸中的水份,便于揭裱,凉晒。

16、上墙:把去除水份后的纸揭下,裱在墙上凉晒。

17、揭纸:把连在一起、凉干的纸一张一张撕开,叠在一沓,一百张为一刀。

18、打包:即把一刀一刀纸打包,准备上市。

主要特征编辑

1、中华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

2、工艺流程科学、缜密、系统、完整;

3、劳动工具原始、简单、实用;

4、传承久远,无断代,属原生态文化。

主要价值编辑

1、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2、为人类造纸术的发源地;

3、直接推动人类文明及文化发展进程;

4、确立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对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坚定民族自信心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渊源

1、源于西汉汉武帝时代,盛于唐、宋、明、清。古长安霸桥出土的西汉汉武帝时代的麻纸至今仍展览在陕西省博物馆。

2、当地流传至今的纸谣有:“苍颉字、雷公碗、沣出纸、水漂帘”。“有女甭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

3、北张村所造白麻纸自唐沿袭至清一直是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被历代视为精品,隋唐时白麻纸还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4、解放前,西安地区的报纸用纸用北张村生产的纸。

5、“文革”以前,北张村每家造纸作坊的墙壁上都供奉着造纸祖师爷蔡伦的神像,村外还有一座蔡伦庙,供奉着“纸圣蔡伦祖师”,接受纸工和村民的顶礼膜拜。过去村里每年农历大年三十还举行盛大的蔡伦庙会,吼秦腔、逛集市,村里男女老少闹庙会。庙会的一个重头戏是,每隔三年主持摇签确定穰行的“摇秤人”(即穰行的总经理),每个纸工都来纳银报名抽签。穰行在手工造纸行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摇秤人”从秦岭的“穰商”中收购枸树皮,用枸树皮制成半成品纸的穰由穰行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收购或统一代贮。

6、人民公社时期北张村几乎家家造纸,公社将工匠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由供销社统一销售,用作包装纸。

相关推荐:

【西安文化】西安历史文化 西安传统文化 西安民俗文化大全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有什么艺术特点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历史起源以及艺术特点概述

半坡遗址文化综述 半坡文化属于什么社会 什么是半坡文化

西安鼓乐的历史发展 西安鼓乐的特点

眉户曲子戏有什么特征 眉户曲子戏历史起源以及艺术特点概述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半坡遗址文化综述 半坡文化属于什么社会 什么是半坡文化
半坡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1952年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那么半坡文化属于什么社会?半坡文化有哪些遗址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概述半坡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有什么特征 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历史起源及特征概述
北张村传统造纸是陕西省西安北张村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相传东汉时,蔡伦因他人之错受牵连,朝廷要抓他去京都接受审判,蔡伦不愿忍受屈辱,在他的造纸发明地和封地龙亭县服毒自尽。蔡伦家族中人也受到连累四处逃命藏匿,其中一部分人逃至安康,经子午道越秦岭,向北走出秦岭山口时将当时最先进的植物纤维造纸技术传授给北张村一带。下面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的主要特征以及历史起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苏州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 约你听苏剧 学苏绣 识苏州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亦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风景秀美如画的城市,随着苏州的发展,那么如今还保留了哪些传统的历史文化呢?苏州有哪些饮食文化?苏州有哪些传统历史文化?下面本文为大家盘点了苏州的嫁娶文化、苏州的传统节日习俗、苏州的饮食文化以及苏州的传统曲艺(苏剧、苏州评弹)文化、苏州特色(苏绣、双面绣)文化等。和你一起去了解苏州的特色风俗。
苏州文化 苏州市 ★★★★
1.4w+ 133
西安饮食文化特点有哪些 独具特色的西安饮食文化介绍
长安,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作为十三朝古都,其历史文化悠久,饮食文化丰富。一提到它,古老、历史、故事、传统等等这些词总是会映入脑海。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众多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荞面饸饹、葫芦头、烤肉、粉汤羊血等等,都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当地名吃。那么西安还有哪些饮食文化特色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西安的饮食文化特点吧!
老西安民居建筑有哪些特点 西安传统居民建筑风格概述
西安传统居民建筑有哪些建筑特点?西安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城。在古城形成之前,这里是传说里的大穆之野,四野苍茫,猿声啸啸,最早的居民巢居在高枝上,史称有巢氏。“有巢氏”和“有穴氏”应该是西安最早的居民,他们不论巢居还是穴居的形式,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西安人的居住居所观念,直到今天,西安的周边区县农户还保留着在树柯上搭建鸡舍的习惯,有的农家甚至直到今天依旧过着“筑穴而居”的窑洞生活,当然了,现代人对“穴”有一个崭新的名字,它的名字叫窑洞。那么西安传统居民建筑整体上还有哪些建筑风格呢?下面就随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