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功能亢进的症状 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healthy达人在线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脾功能亢进是因为一种或者是多种血细胞发生减少,而引起骨髓造血细胞相应的增加,当脾脏切除之后症状就会有所缓解的综合征。脾亢是和脾大有关系的,一般发生脾大就会引起脾亢的发生。而引起脾大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粟粒性肺结核、血吸虫病以及疟疾等等。具体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

脾功能亢进病因

脾亢与脾大有关,引起脾大的病因包括:

1、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性肺结核、布鲁菌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及疟疾等。

2、免疫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Felty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结节病等。

3、淤血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布-加综合征、肝硬化、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等。

4、血液系统疾病:

①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及镰形细胞贫血等。

②浸润性脾大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脂质贮积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淀粉样变性等。

5、脾的疾病:脾淋巴瘤、脾囊肿及脾血管瘤等。

6、原发性脾大:发病原因不明。

脾功能亢进分类

1、原发性脾亢:有所谓原发性脾增生、非热带性特发性脾肿大、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原发性脾性全血细胞减少、脾性贫血或脾性血小板减少症。由于病因不明,很难确定该组疾病系同一病因引起的不同后果,或系相互无关的独立疾病。

2、继发性脾亢:发生在下列各种病因较明确者

①急性感染伴脾肿大,如病毒性肝炎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②慢性感染,如结核、布氏杆菌病、疟疾等;

③充血性脾肿大即门脉高压,有肝内阻塞性(如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结节病等)及肝外阻塞性(有门静脉或脾静脉外来压迫或血栓形成)等;

④炎症性肉芽肿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Felty综合征及结节病等;

⑤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及癌肿转移等;

⑥慢性溶血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海洋性贫血等;

⑦类脂质沉积症如戈谢病及尼曼-匹克病;

⑧骨髓增生症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

⑨其他尚有脾动脉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等。

3、隐匿性脾亢

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脾亢,因骨髓代偿性增生良好,所以周围血象未显示血细胞减少。但一旦有感染或药物等因素抑制造血功能,即可导致单一或全血细胞减少症。

脾功能亢进症状

1、脾脏肿大:几乎大部分病例的脾脏均肿大。对于肋下未触到脾脏者,应进一步通过其它检查,证实是否肿大。应用99m锝、198金或113m铟胶体注射后脾区扫描,有助于对脾脏大小及形态的估计。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也能测定脾大小及脾内病变。但脾肿大与脾功能亢进的程度并不一定成比例。

2、血细胞减少: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独或同时减少。一般早期病例,只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晚期病例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3、骨髓呈造血细胞增生象:部分病例还可同时出现成熟障碍,也可能因外周血细胞大量被破坏,成熟细胞释放过多,造成类似成熟障碍象。

脾功能亢进检查

脾亢时血细胞减少,但细胞形态正常。早期以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为主,重度脾亢时可出现三系明显减少。骨髓检查呈增生象,可出现成熟障碍,这是因为外周血细胞大量破坏,促使细胞过度释放所致。

脾功能亢进诊断

1、脾大,肋下未触及脾者,脾区B型超声显像检查可供临床参考。

2、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或血小板可以单一或同时减少。

3、增生性骨髓象。

4、脾切除后可以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

脾功能亢进治疗方法

应治疗原发病,若不能收效而原发病允许,可以考虑脾切除。指征:①脾大造成明显压迫症状;②严重溶血性贫血;③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④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

脾切除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对于卧床或老年患者有引起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去除了保护性滤血器官,幼年患者易发生血源性感染。所以对幼年、老年及长期卧床的患者切脾要特别慎重。近年来,随着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一些患者可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的办法来解决脾亢,其优点是既能控制脾亢,又能保留脾脏的部分功能。

如何预防脾功能亢进

1、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尽早、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防止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进而防止脾功能亢进。

2、疟疾、血吸虫病患者应及时规范抗寄生虫治疗,在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前清除感染。

3、特发性脾功能亢进患者由于病因不明,难以预防。

脾功能亢进会复发吗

存在副脾的患者,在副脾达到一定大小及功能状态后,脾功能亢进的症状有可能再次出现。患者可能需行副脾切除术。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脾肿大的原因和症状 脾脏肿大的治疗方法
脾肿大一般指的是脾脏肿大,是一种病理现象,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脾脏肿大的病因有很多,如感染性脾肿大、郁血性脾肿大、增生性脾肿大、浸泣性脾肿大、肿瘤与囊肿。长期有脾肿大的症状很可能会诱发很多疾病,如贫血、出血点或淤斑、肝及淋巴结肿大等等。所以脾脏肿大一定要引起重视,在治疗脾肿大的时候也要搞清楚其原因,避免脾肿大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脾脏 身体部位
1.1w+ 107
儿童脾虚的表现和症状 小儿脾虚怎么调理最有效
引起孩子脾虚的原因比较多,其中常见原因有生活方式因素、精神因素、疾病因素。若孩子存在脾虚,可出现消瘦、面黄、四肢乏力、腹痛、肠鸣等症状。那么小儿脾虚怎么调理最有效?小孩子脾胃虚弱可从调整饮食、推拿按摩、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调理。为了孩子的健康,建议家长看看下文关于小儿脾虚的介绍。
十大健脾养胃粥品排行 养胃最好的十种粥的做法分享
现代社会,不少人都有胃病的困扰,除了按时吃药,平时还可以食补,喝粥就是不错的选择,既营养又美味,那么比较养胃的粥有哪些呢?好喝养胃的粥有皮蛋瘦肉粥、八宝粥、南瓜小米粥、香菇鸡肉粥、薏米红豆粥、红枣黑米粥、百合银耳粳米粥、糙米山药粥、桂花紫薯粥、胡萝卜羊肉粥。以下,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十大养胃粥家常做法,一起来看看好喝又养胃的粥吧。
饮食健康
3278 3
10种健脾和胃常用中成药盘点 调理脾胃最好的十大中成药
具有健脾养胃功效的中成药比较多,至于哪种健脾益气养胃的中成药好,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常见的包括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摩罗丹大蜜丸、养胃舒颗粒、益生菌、参苓健脾胃颗粒、健胃消食片、保和丸、三九胃泰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十大健脾和胃常用中成药盘点,一起来了解下吧。
腹部器官 腹部常见疾病包括哪些?腹部减肥与塑形
人的腹部是骨盆和胸部之间的身体部分。按结构分,腹部可分为左上腹部、左下腹部、上腹部、脐部、下腹部、右上腹部、右下腹部,腹内器官也很多,胃、肝、胆、肠、脾、阑尾、胰腺等等。下面,就来看看腹部各种器官有哪些常见病,另外,还给大家讲讲腹部减肥、腹肌锻炼的有关知识。
身体部位 常见病/小病 ★★★
9578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