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敏感期的表现 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应对方法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爱宝育儿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宝宝一岁半左右时就会开始有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敏感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正常的一个环节。说到自我意识敏感期的表现,大多数宝宝会对物品所有权特别执着,不允许别人随意动他/她的东西。此时的家长不要压制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宝宝。下面为大家介绍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应对方法。

自我意识敏感期的表现

1、自我意识敏感期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孩子总是说“不”。你问他吃饭吗?不。喝水吗?不。去厕所吗?不。其实,那个时候他不是真的不吃饭、不喝水、不去厕所,你给他饭,他照样吃,但嘴里依然说“不”。其实孩子通过这种表达,来建立“我”的概念,来表明“我”和你是有差别的。此时不要和孩子较真,而是让他自然度过这个敏感期。

2、自我意识敏感期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孩子不愿意分享。许多家长会认为这是孩子自私,至少这样做不是一种美德。其实这与自私、与美德无关。这时孩子已形成了清晰的自我认知,他要区分这是我的,那是你的。

甚至小一点的孩子,会把自己看到的喜欢的东西都认为是“我的”,这也是孩子刚刚建立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小孩在建立你、我、他三者关系,确立物权关系的过程,并且判断和开始确定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而且在过程他们需要得到尊重。

3、这个时期,家长还会发现,如果没有满足宝宝要求或不合他们的心意,他们就会大哭大闹。另外,家长们会发现宝宝开始喜欢照镜子、在照片上看到自己时会叫出自己的名字、情绪变得更多了等这些小变化。

总而言之,孩子们自我意识敏感期的表现就是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是把自己与其他人和事物区别开来。自我意识敏感期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情绪体验、自我所有权意识、自我控制四个方面。

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应对方法

1、不要压制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

不要因为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带来一些麻烦而压制他的自我意识发展。可能宝宝不像过去那么乖,可能会反抗爸爸妈妈,可能会惹很多麻烦,可能会不好“对付”,但这是他健康成长的必经阶段。

因此,父母不但应该理解宝宝的这些表现,还应采取一些措施,让宝宝更早了解自我,更准确地认识自我。父母可以采取生动形象的形式,让宝宝逐步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自己与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关系等。

2、承认宝宝的独特性和独立性

创造机会让宝宝表现自己的能力,如让宝宝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玩具箱等。

3、给宝宝积极的评价

爸爸妈妈要自然地向宝宝流露慈爱、温暖、真情,承认宝宝的自我价值,理解他在发育的特定年龄阶段出现的特定行为,认可、关心、注意宝宝,从而使他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4、培养宝宝正确的道德观念

告诉宝宝什么是正确的、社会接受的行为。用良好的行为标准引导宝宝,并在他做得好的时候夸奖他。

帮助宝宝完善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正确的自我认知,接受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喜欢自己——积极的自我提升,完善自己关——注自我的成长,是父母艰巨的任务。

5、帮宝宝了解自我

父母要以宝宝可以接受的、生动形象的内容和形式,让宝宝逐步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一无二的,有好听的名字、乌黑的头发、小小的嘴巴、明亮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绘画,能用自己的双脚走路、奔跑、跳跃。“我”有许多优点,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宝宝

6、培养宝宝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真诚地与宝宝交流,别吝啬你的慈爱和温情。要承认宝宝的价值,理解、接受、认可宝宝在特定发育年龄阶段有特定行为。多给宝宝正面评价,从而使宝宝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拿宝宝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打击宝宝的自信心,使他变得自卑。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孩子为什么爱发脾气 孩子脾气大易怒怎么办
孩子脾气暴躁,家长很烦心,甚至不少家长“以暴制暴”,用发脾气对发脾气,但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孩子爱发脾气可能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感到自己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或者是受父母影响,这时家长们应该多花点时间陪孩子玩,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灵,或者帮孩子提高情商……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了解下吧!
如何调整宝宝健康心态 宝宝心理健康要重视
很多家长关注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婴幼儿,还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容易使家长“误解”。当孩子出现一些异常的行为性格时,不要一味地觉得孩子不听话,很有可能是心理方面有障碍了。宝宝心理问题除了医学干预外,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那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宝宝心理健康的调节。
母婴健康 婴幼童 ★★★
1873 57
宝宝闹情绪如何安抚 宝宝闹情绪大哭怎么办
平日里可爱听话的宝宝,突然开始耍小脾气了,不高兴的时候会摔玩具、闹情绪。其实这些表现都说明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当宝宝的一些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他就会出现耍小脾气的情况。遇到宝宝发脾气,爸爸妈妈一定要学会安抚的技巧,及时排解宝宝心理、性格、情感发育上的困难。
儿童性格类型有哪些 儿童性格培养方法
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从小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等良好的性格。影响性格的因素除了遗传以外,还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也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家长要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发展孩子多方面的兴趣这对培养孩子良好性格有比较大的作用。那么儿童性格类型有哪些?儿童性格培养方法还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培养孩子诚实的品格 宝宝诚实习惯培养
宝宝诚实能影响宝宝的一生,那么如何培养宝宝诚实的习惯呢?一位真正重视孩子诚实品质的父母,绝不会对孩子撒谎,也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撒谎。当然,不是说背着孩子就可以撒谎,“撒谎”是一种思维习惯,当谎言要出来的时候,是很难顾及谁在身边的。下面,来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