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新中国成立时间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生活小当家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发展至今,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中国的经济水平、国家实力和地位更是直线上升,每年的十月一日国庆节,我们都会为祖国庆生,也让所有中华儿女记住了这个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具体时间,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此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9月21日至30日举行。会议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下午3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领导和组织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党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10月1日这一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即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这个胜利,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人民中获得很高的威信,被接受为人民共和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也扩大了它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100年是什么年?

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100周年便是2049年10月1日。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国庆节阅兵几点开始 国庆节阅兵式几年一次 国庆阅兵有何意义
阅兵仪式难得一见,只有在周年庆典的时候才能看见,自开国来我国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式。今年是我国建国的70周年,如往年的50周年、60周年一样将会有国庆大阅兵。从往常的阅兵仪式可知,今年的阅兵时间为10月1日上午10时,地点是在天安门广场,大阅兵直播平台为CCTV1。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国庆假期出游有什么好处 国庆节假期出游注意事项
国庆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人们出游的黄金时期。那么国庆假期出游有什么好处呢?国庆出游可以缓解我们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开阔眼界、结交朋友等。国庆出游的地点也有许多,我们可以去爬一座山,出一次海,游一次乐园,无论是去哪里,都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下文了解更多吧。
国庆节的风俗传统 国庆节吃什么美食
国庆节的庆祝方式有哪些?国庆节的风俗活动有挂国旗、长假旅游、庆祝国庆、阅兵仪式等,有着普天同庆的意义、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战略意义,那么国庆节吃什么美食来庆祝呢?下文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国庆节活动和饮食的相关内容,一起看看吧。
2023年中秋国庆消费最火城市出炉 中秋国庆双节消费火爆十大城市排名
2023年中秋国庆消费爆表!根据微信发布的《2023中秋国庆微信数据报告》,2023年中秋国庆消费最火城市出炉。除北上广深外,中秋国庆双节消费热度最高的城市为重庆。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2023中秋国庆双节消费火爆十大城市排名情况吧。
关于国庆节的古诗四句 十一国庆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国庆节就要来临了,在这个让中华民族振奋的时刻,就让我们用最伟大的古诗来给祖国母亲庆祝生日吧!小编整理了关于国庆节的古诗四句大全,国庆节的古诗绝句精选。如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欢迎各位看官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