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是什么意思
信访,是指公民个人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电话、传真、短信等多种参与形式与国家的政党、政府、社团、人大、司法、政协、社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接触,以反映情况,表达自身意见,请求解决问题,有关信访工作机构或人员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种制度。
信访工作原则
依据《信访工作条例》第五条信访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信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3、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4、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维护群众权益、规范信访秩序。
5、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信访的作用和目的
信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常态化渠道,是党和政府的本职职能,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机制,是社会运行的纠错机制,是社会和谐的“减压器”和“稳定器”。具体来讲,信访具有参与、监督两大功能。
1、信访可以实现民主参与,在国家机关和公民之间建立一座沟通桥梁,在这个意义上,信访也是民主协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2、公民通过信访,可以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违纪、失职等行为提出批评、建议或投诉,监督和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此外,信访人可以通过信访渠道获得补充救济。
信访的利弊
利:信访部门无权直接处理问题,但可以递交到国家信访局,耐心等待答复。
弊:信访时间拖延太久,可能会造成老百姓的损失,同时也超出了诉讼时效,两边都失去了维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