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承父母房产如何过户
1、开具死亡证明
到医院或派出所办理父母的死亡医学证明或户籍注销证明。
2、确定继承人身份
到派出所或街道开具:亲属关系证明、户籍资料或出生证明,若涉及多个兄弟姐妹,要一并列明。
3、办理继承权公证(非强制,但强烈建议)
到户籍所在地或房产所在地公证处,提交资料申请“继承权公证书”。所需材料包括:死亡证明、房产证原件、亲属关系证明(或派出所/街道出具的)、所有继承人身份证+户口本、
遗嘱(如有)、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的“放弃继承声明”(如有人主动放弃),如有继承人不同意或失联,需通过法院诉讼继承确认。
4、房产过户
带齐上述材料和公证书/法院判决,到房产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房产继承登记、产权变更到继承人名下、缴纳契税、登记费(直系亲属继承免契税)。
二、继承父母房产需要交哪些税
子女继承父母房子,在税收方面,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继承房屋权属,不征契税。不过,在继承过程中可能涉及印花税,按产权转移书据税目缴纳,税率为万分之五。
若继承的房产再出售,情况会有所不同。如果该房产是继承人家庭唯一住房且持有时间超过五年,免征个人所得税;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需缴纳个人所得税,通常按房屋增值部分的20%或房屋总价的1%计征。此外,还可能涉及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若符合相关免税条件可免交,不符合则需按规定缴纳。
三、继承父母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父母的房产被继承一般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按照法律规定,在婚姻存续期间,一方继承的财产,要是遗嘱明确只归这一方所有,那该财产就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要是遗嘱没明确指定只归一方所有,在继承开始的时候,这房产应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不过要注意,要是这房产是在婚前继承的,即便婚后才办理房产过户等相关手续,它也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总之,要确定继承父母的房产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得依据遗嘱内容以及继承发生的时间等因素来进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