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和普通合金的区别有哪些
一、性能差异
1.高温性能
高温合金:可在600℃以上长期使用,部分单晶合金使用温度接近合金熔点。
普通合金:通常在室温至中温(≤500℃)环境下使用,高温下易软化或氧化。
2.抗氧化与抗热腐蚀性
高温合金: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如Cr₂O₃、Al₂O₃),有效抵御高温氧化和燃气腐蚀。钴基合金因含高铬和钨,抗热腐蚀性尤为突出。
普通合金:高温下易氧化生锈,需通过镀层或涂层保护。
3.力学性能
高温合金:兼具高强度和良好韧性,抗蠕变和疲劳性能优异。
普通合金:强度较低,塑性较好,但高温下易发生蠕变变形。
二、成分差异
1.基体差异
高温合金:以镍(Ni)、钴(Co)、铁(Fe) 为基体(镍基占比最高,约 70%),镍的面心立方结构使其在高温下仍保持稳定,不易脆化。
普通合金:基体多为铝(Al)、铜(Cu)、铁(Fe)等,如铝合金以 Al 为基体,普通钢以 Fe 为基体(碳含量较低)。
2.关键合金元素
高温合金:添加大量高熔点合金元素,如铬(Cr,10%-20%,抗氧化)、铝(Al)、钛(Ti,形成强化相 γ’-Ni₃(Al,Ti))、钨(W)、钼(Mo,固溶强化,提升高温强度)、铌(Nb)、钽(Ta,细化晶粒,抗蠕变)等。部分牌号还添加稀土元素(如 Y、La)进一步提升抗氧化性。
普通合金:添加元素多为改善常温性能,如铝合金加 Cu、Mg(强化)、Mn(抗腐蚀);普通钢加碳(提升硬度)、Si(脱氧)、Mn(韧性)等,且高熔点元素含量极低(如普通钢中 W、Mo 含量通常<1%)。
三、应用场景差异
高温合金:仅用于必须承受高温的极端场景,如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燃气轮机燃烧室、核电换热器等。
普通合金:用于常温或中低温常规场景,如铝合金用于门窗、汽车车身,铜合金用于电线,普通钢用于建筑、机械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