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极剑的基本剑法
太极剑法以手中的剑为武器,汇集阴阳两极之气,无论剑之轻重,都可以远近收缩自如。太极剑的剑法十分丰富,动作名称不完全统一,但它们都是以击、刺、格、洗四类剑法为母剑。太极剑主要有点、刺、劈、扫、带、抽、截、抹、撩、击、挂、托、拦等13种剑法。
1、点剑:握剑的手以腕用力,力注剑尖,用与虎口反向一侧剑刃前端部分从上向下啄击。主要攻击对方持剑的手腕或肩臂,如“并步点剑”式、“虚步点剑”式的动作。
2、刺剑:以腿、腰和臂用力,力注剑尖,用剑的尖端直插对方要害部位。如果以剑的形态分,有平刺(剑脊向上、下,剑刃平向两侧)、立刺(剑刃向上、下)、搠刺(旋腕用力,使剑尖螺旋刺进)等。如果以剑的位置分,有上刺、下刺、斜刺、反刺等。
3、劈剑:腰和整个臂膊用力,力达与虎口反向的一侧剑刃中、前段,由上向下着力。如“独立抡劈”式、“反身回劈”式等。
4、扫剑:手心朝上,剑身扁平,以腰部力量用剑刃由一侧向另一侧在低处平行移动扫刈。运动的幅度较大,是攻击下盘的动作。

5、带剑:是以守为攻的动作。小臂外旋或内旋翻转,着力于外侧剑刃,使之由前向后或向斜方拉割。如“向右平带”式、“转身斜带”式等。
6、抽剑:是防守动作。收屈肘关节,力在剑刃,用剑刃由前向后或左右抽回。如“退步回抽”式、“转身回抽”式等。
7、截剑:是防守动作。以臂、腕用力,着力点由剑刃后端或中段向前转移,有截断或铡的作用。如“虚步下截”式。
8、抹剑:守中带攻。用剑刃平着由前向后,或由左向右抹,力在剑刃。如“旋转平抹”式。
9、撩剑:是进攻性动作。用反向虎口一侧的剑刃中段或前端着力,手腕向上提拉,从下向前或向上移动掀割。如“左虚步撩”式、“右弓步撩”式。
10、击剑:是攻击性动作。手心朝上,用朝虎口一侧剑刃的剑尖部分向前打击,力量贯注剑的前端。如“撤步反击”式。
11、挂剑:是防守动作,有左挂、右挂。持剑手虎口一侧向后用力,力达剑尖,由前向后勾回,向身体右(左)下方回挂。
12、托剑:是攻守兼备的动作。上臂伸举,用剑体(刃部)由下向上托起,着力点在剑刃的中、后段。如“独立平托”式。
13、拦剑:是防守动作。用剑刃平着由后向前推挡,或由下向上推架。如“右弓步拦”式。
二、太极剑练习技巧
1、先分动,后连贯,尖锋刃把是关键
练习动作要讲究规范,熟练之后追求流畅,把每一个动作串成一体,每招每式都要标准到位。要懂剑,会用剑,运用好满、螺、钳、刁四种把法,充分发挥尖、锋、刃、把的技击功能。
2、提精神,正身法,悬顶松胯是关键
拳论云:“虚领顶劲,精神百倍。”拳谚云:“丢掉顶头悬,白练三十年。”“先辈留下健身方,圆裆松胯为良”,要身法端正,转动灵活,运动时得让胯部放松不紧绷也不凸出,让身体自然地放在双腿上,而不是硬撑在腿上。
3、形舒展,气势圆,开合掤撑是关键
动静结合,相互渗透,舒展之间藏着力量,外在刚劲,内在充实,这样才显得姿态自如,气场圆润。
4、慢沉稳,快轻灵,轻沉虚实是关键
轻沉结合就是上升的地方必定伴随着下沉,保持稳重不轻浮。而虚实要清晰,就像是先稳住重心,扎实根基,然后再施展动作或者发力。
5、动连绵,不间断,折叠缠绕是关键
往返需要折叠,一旦折叠便没了尽头,正是无尽才能绵绵不绝。就像想打开得先闭合,想闭合得先打开,想往左就先向右,想往右就先向左,想上升得先下降,想下降得先上升,都是这个道理。缠绕即非顺即逆的缠丝劲,运剑在腕是剑术的特殊要求。
6、求松活,练刚柔,丹田带动是关键
发力时要借助腰部的力量,以丹田为核心,让整个身体协调运作。拳论讲:“出肾入肾是真诀,”讲的就是腰劲、丹田劲。
7、剑有神,神有剑,剑指剑法是关键
剑得指向明确,剑得发挥其用,剑尖要顺应手势配合攻击,讲究对称反打。手中的配手,就是咱们的手掌,主要是用来配合出招的。要明晓会用剑术的劈、刺、点、崩、削、撩、扫、抹、云、挂、截、托、拦、穿、抽、绞等剑法。
8、要健身,又养生,蓄发呼吸是关键
动作得和逆向腹式呼吸搭配好,注意节奏,快慢交替,锻炼与修养并重。慢动作要缓缓积累,以柔养生;快动作则迅速发力,呼吸刚猛,发挥作用。
三、练习太极剑的注意事项
1、身体放松:在练习太极剑时,要保持身体的放松,避免肌肉紧张。
2、呼吸自然:呼吸是太极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练习过程中,要保持呼吸的自然和流畅。
3、剑法准确:在练习太极剑时,要注意剑法的准确性,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位。
4、剑意充沛:太极剑强调剑意的培养。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剑意的充沛和流畅。
5、持之以恒:太极剑的学习需要时间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