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用洗衣机可以洗什么
医用洗衣机的核心功能是专业级清洁与高效消毒,主要针对医院内各类可重复使用的织物,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1、医护人员工作服类:包括日常诊疗穿的白大褂、手术衣、护士服等。这类衣物频繁接触患者及高危环境,易附着病原微生物或沾染血渍、药液。医用洗衣机可通过高温热水洗涤(通常60-95℃)与专门的抗菌程序,有效灭活致病菌并清除顽固污渍,确保衣物的生物安全性与穿戴合规性。
2、患者日常织物类:涵盖患者使用的病号服、床单、被套、枕套及毛巾、浴巾等贴身织物。针对普通患者织物,通过标准程序去除人体污染物;对于感染科或隔离病房的织物,则启用强化消毒模式(如提高温度、延长高温时间或添加医用级消毒剂),彻底阻断交叉感染链条,使洗涤后的织物符合YY/T 0506等医用织物卫生标准。
3、医用辅助织物类:如治疗巾、擦手巾、病房窗帘等环境与操作辅助用织物。它们虽不直接接触创口,但可能携带环境性病原体。医用洗衣机的深层清洁与热力消毒功能能够有效渗透纤维,显著降低微生物负载,维持辅助诊疗环境的清洁度。

二、医用洗衣机不能洗什么
为杜绝感染风险、保障洗涤消毒效果并维护设备寿命,以下四类物品严禁使用医用洗衣机清洗:
1、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沾染酒精、乙醚、汽油等挥发性、低闪点化学剂的织物,或本身为易燃材质的物品(如脱脂棉、纱布)。这些物品在洗衣机高速旋转与加热环境下,极易因静电或受热引发燃爆事故,构成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2、强腐蚀性或化学污染物品:如被强酸、强碱、重金属溶液或高浓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污染的织物。强腐蚀性化学品会直接侵蚀洗衣机内胆、管路及密封部件,导致设备故障;同时,化学残留物易在机内积聚,形成持续污染源,影响后续批次织物的清洁安全。
3、严重污染且未经预处理的感染性织物:例如携带大量潜在感染性物质(如血液、脓液、呕吐物)且未进行就地预消毒或密闭包装的织物,或被《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规定的需焚烧处理的病原体(如炭疽、气性坏疽等)污染的织物。此类织物的污染程度远超医用洗衣机的常规处理能力,必须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直接移交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置。
4、非织物类医用物品:包括手术器械、注射器、导管、敷料等硬质器械或一次性医疗用品。这些物品的材质与结构不适合水洗冲刷,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如器械撞击内筒),更无法确保其无菌状态,必须由专用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