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洗衣机维护保养方法
一、日常维护要点
1、每日使用后的基础检查
表面清洁:每次使用结束后,需用柔软抹布全面擦拭设备内外表面,重点清洁控制面板、舱门内侧、机身底部及洗涤剂投放盒,避免洗涤剂残留、织物碎屑及灰尘堆积,长期残留易导致设备老化或滋生细菌。
门封与门圈清理:仔细检查舱门密封圈(尤其是褶皱处)是否残留织物纤维、污渍或积水,及时用软刷清理干净,同时观察密封圈是否存在破损、变形或弹性下降情况,破损密封易导致漏水及霉菌滋生,发现问题需及时更换。
排水滤网清洁:每次使用后务必清理排水泵滤网,滤网易截留线屑、毛发、硬币等杂物,若不及时清理会堵塞排水管道,降低排水效率甚至导致水泵故障。清理后确保滤网安装牢固,避免漏水。
2、周期性部件检查
进水管与阀门检查:建议每周检查一次进水管及连接阀门,观察管道是否有漏水、管壁老化(如裂纹、变硬)、接口松动等现象,阀门开关需灵活无卡顿,发现老化部件及时更换,确保进水系统通畅稳定。
运行状态观察:设备运转时密切关注是否有异常噪音(如摩擦声、撞击声)或剧烈振动,噪音可能提示轴承磨损、滚筒失衡,振动严重可能导致机身移位,需立即暂停使用,检查滚筒内是否有异物、减震器是否损坏,必要时联系专业人员检修。

电气安全检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电气安全检查,查看电源线外皮是否破损、插头是否氧化松动,接地装置是否完好(可用万用表检测接地电阻,确保符合安全标准),避免漏电风险,保障操作人员安全。
3、润滑与机械维护
严格遵循设备厂家指南,若设备说明书标注需要润滑,可对轴承、电机等关键机械部件进行专业润滑。需注意,现代医用洗衣机多采用密封轴承设计,无需用户自行加油,只需定期检查轴承运行状态,若出现异响或运转不畅,可能是轴承损坏,需联系售后更换。
二、清洁与消毒规范
1、内筒清洁
高温水循环清洗:为有效溶解内筒残留的油脂、污渍及生物膜,每月至少运行一次空载高温洗涤程序,水温建议≥70℃,循环运行30分钟以上;若设备使用频繁(每日运行5次以上),建议每两周清洁一次,提升内筒清洁度。
专用清洁剂清洗:选择设备认可的医用级酸性或中性清洁剂(避免强腐蚀性化学品),此类清洁剂可有效去除内筒水垢、化学残留物及生物膜。使用时按说明书比例稀释,倒入内筒后运行标准清洗程序,清洗完成后需再用清水漂洗2-3次,确保无清洁剂残留。
2、消毒措施
化学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00-1000mg/L)或过氧化氢类消毒液(3%浓度),按比例稀释后倒入内筒,运行消毒清洗程序,作用20-30分钟后,需用清水彻底冲洗3次以上,避免消毒剂残留腐蚀设备或刺激人体。
热力消毒:利用设备自带高温消毒程序,将水温维持在80℃以上并持续10分钟以上,可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常见病原微生物,消毒后建议打开舱门通风晾干,保持内筒干燥。
特殊污染处理:若设备处理过沾染血液、脓液、排泄物等严重污染的织物,需立即对设备进行强化消毒处理,先运行预冲洗程序排出污染物,再采用化学消毒+高温消毒双重方式处理,防止病原体交叉污染。
三、水质与洗涤剂管理
1、水质要求
硬水区域(水硬度高于150mg/L,以CaCO₃计)易导致内筒、管道产生水垢,影响设备换热效率及使用寿命,建议安装离子交换式软水设备,从源头降低水硬度;未安装软水设备的,需每3个月使用一次医用级除垢剂,对设备内筒及管道进行除垢处理,避免水垢堆积。
2、洗涤剂选择
必须使用低泡、易漂洗的医用专用洗涤剂,此类洗涤剂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不含磷、荧光剂等有害物质,既能保证清洁效果,又能减少泡沫对泵体的损伤,同时避免化学物质残留刺激患者皮肤。严禁使用家用洗涤剂,其泡沫过多难以漂洗干净,长期使用会导致设备故障及织物残留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