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背式助听器的种类
耳背式助听器是一种常见的辅助设备,主要佩戴在耳朵后方,通过耳塞或定制耳模将声音传递至耳道。这类设备根据外形结构、技术特点和适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传统耳背式助听器
传统耳背式助听器的主体部分位于耳后,通过一根透明软管连接至耳模或耳塞。其外壳通常采用耐磨材质,内部包含麦克风、放大器和接收器等基础组件。这类设备的电池仓位于机身下方,使用标准型号的电池,更换较为方便。由于体积相对较大,操作按钮和音量调节旋钮设计得较为明显,适合对手部灵活性有较高要求的使用者。传统耳背式助听器的功率范围较广,能够适配不同程度的听力需求。在日常使用中,需要注意软管与耳模的清洁,以避免堵塞或损坏。
2、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
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与传统类型的区别在于其受话器不再位于主体内部,而是通过细导线连接至耳道内的耳塞。这种设计使得主体部分更轻巧,佩戴时耳后部分更为隐蔽。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的受话器可以根据需要单独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由于受话器靠近鼓膜,声音传递路径更短,能够减少失真现象。这类设备适合对美观和舒适度有较高要求的使用者。需要注意的是,受话器部分可能更容易受耳垢或湿气影响,需定期清理。
3、开放式耳背式助听器
开放式耳背式助听器采用开放式耳塞,即在耳塞上留有通气孔,使部分低频声音自然逸出。这种设计能够减少堵耳效应,即使用者听到自己声音时的沉闷感。开放式助听器通常体积较小,主体部分与耳塞通过细软管连接,外观较为隐蔽。由于通气孔的存在,这类设备适合听力损失程度较轻的使用者,尤其是对高频声音需求较高的情况。开放式设计也有助于保持耳道通风,降低潮湿引起的不适。但需注意,在嘈杂环境中,开放式助听器可能无法完全屏蔽背景噪音。

4、大功率耳背式助听器
大功率耳背式助听器专为听力损失程度较重的使用者设计,其输出功率和增益范围较高。这类设备的外壳通常更为坚固,内部电路经过优化,能够提供更强的声音放大效果。大功率助听器通常配备大型电池,以支持长时间使用。耳模部分多采用封闭式设计,以减少反馈啸叫。由于功率较大,使用时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声音环境。大功率助听器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耳模密封性和电池状态,以确保性能稳定。
5、儿童专用耳背式助听器
儿童专用耳背式助听器在设计和功能上考虑了儿童的使用特点。外壳通常采用耐冲击材料,并有多种颜色可选,以增加趣味性。电池仓配备安全锁,防止儿童自行打开。这类设备的耳模需要定期更换,以适应儿童耳道的生长发育。儿童专用助听器通常具备较高的防水防尘等级,以适应日常活动中的意外情况。家长或监护人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儿童的佩戴反应,并及时进行调试。
6、可充电耳背式助听器
可充电耳背式助听器内置锂电池,通过专用充电座进行充电。这类设备省去了更换电池的步骤,适合对手部灵活性有要求的使用者。充电一次通常可支持全天使用,具体时间因型号而异。可充电助听器的电池寿命有限,一般在数年左右,需根据使用情况适时更换。充电时需确保接触点清洁,以避免充电效率下降。这类设备适合日常生活规律、能够定期充电的使用者。
7、经济型耳背式助听器
经济型耳背式助听器主要面向预算有限的使用者,价格范围通常在几百至一千元左右。这类设备功能较为基础,具备基本的放大和音量调节功能。外壳材质可能较为简单,但依然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经济型助听器的维护成本较低,更换零件和电池较为方便。适合在安静环境中使用,或作为临时备用设备。购买时需注意选择正规渠道,以确保产品质量。
8、定制耳模耳背式助听器
定制耳模耳背式助听器根据使用者的耳道形状制作专业耳模,以提高佩戴舒适度和密封性。耳模材料有软硬之分,软性材料适合皮肤敏感者,硬性材料更耐用。定制过程通常包括取耳样和制作两个步骤,需由专业人员操作。定制耳模能够减少声音泄漏,提高声音质量。但需注意,耳模需要定期更换,以适应耳道变化或磨损情况。
9、多功能耳背式助听器
多功能耳背式助听器集成了多种实用功能,如环境模式切换和噪音抑制等。这类设备通常配备多个麦克风,以改善不同场景下的听音效果。操作方式包括按钮控制或遥控器调节,方便使用者根据需求调整。多功能助听器适合经常处于多变环境的使用者,如室内外频繁切换的场合。使用前需熟悉各项功能的操作方法,以充分发挥设备性能。
10、防水防尘耳背式助听器
防水防尘耳背式助听器的外壳和接缝处经过特殊处理,能够抵御汗水或轻微雨水的侵入。这类设备适合运动或户外活动时使用,降低了因潮湿导致故障的风险。防水等级通常以IP代码表示,数值越高防护能力越强。日常维护包括用干布擦拭表面,并避免长时间浸泡水中。防水防尘助听器适合生活习惯活跃的使用者,但需注意定期检查密封部件。
二、耳背式助听器价格一般多少钱一个
耳背式助听器价格跨度极大,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核心差异源于功能简易程度、技术配置等,不同价格区间适配不同听力需求。
1、基础入门款(几百元-2000元):多为模拟信号机型,功能仅满足基础声音放大,适合听力损失程度较轻、对音质和附加功能无要求的人群。
2、中端实用款(2000元-10000元):以数字机型为主,部分具备简单编程功能,会搭配基础降噪、多频段音量调节等功能,适配中度听力损失人群。
3、高端进阶款(10000元-35000元):多为多通道全数字编程机型,技术配置全面,具备强效降噪、双耳互传、自适应不同声学环境等功能,能应对嘈杂的商场、办公室等复杂场景,适配重度听力损失人群。
4、旗舰顶配款(35000元以上):属于专业级高端机型,拥有超多通道和顶尖声学技术,不仅降噪和音质表现极佳,还能针对用户的听力曲线精准定制补偿方案,部分还支持与智能设备深度互联、实时调试等,适合重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且对聆听体验要求极高的人群。
三、耳背式助听器技术参数
1、外形尺寸
耳背式助听器的外形尺寸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表示。高度一般在30毫米至50毫米之间,宽度在20毫米至40毫米之间,厚度在10毫米至20毫米之间。这些尺寸可能因不同型号而有所差异,但整体设计注重轻便性和佩戴舒适性。
2、重量
耳背式助听器的重量较轻,通常在5克至15克之间。较轻的重量有助于减少佩戴时的负担,适合长时间使用。
3、外壳材料
外壳常用材料包括医用级塑料和硅胶。这些材料具有耐磨损和抗过敏特性,能够适应日常使用环境。
4、电池类型
耳背式助听器通常使用可充电电池或一次性电池。可充电电池的容量在100毫安时至300毫安时之间,续航时间可达10小时至20小时。一次性电池常见型号为312或13A,使用寿命根据使用情况而异。
5、声学参数
创新声输出:耳背式助听器的创新声输出范围在110分贝至130分贝之间。这一参数表示设备能够输出的创新声音强度。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范围通常在100赫兹至8000赫兹之间,覆盖人耳可听的主要频率。
谐波失真:谐波失真率一般低于5%,确保声音还原的准确性。
6、增益控制
增益控制范围在20分贝至50分贝之间。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增益大小,以适应不同环境。
7、信噪比
信噪比指标通常在10分贝至20分贝之间。较高的信噪比有助于减少背景噪声的干扰。
8、输入方式
耳背式助听器支持多种输入方式,包括麦克风输入和音频输入。麦克风灵敏度在-30分贝至-20分贝之间,音频输入接口常见为3.5毫米插孔。
9、程序设置
设备通常内置多种程序模式,如安静环境模式和嘈杂环境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按钮或遥控器切换模式。
10、防护等级
耳背式助听器的防护等级通常为IP67或IP68,表示具备防尘和防水能力。这一特性有助于保护设备免受日常环境因素的影响。
11、连接功能
部分型号支持无线连接功能,如蓝牙技术。无线连接距离一般在10米以内,用于与其他设备配对使用。
12、功耗
耳背式助听器的功耗较低,待机电流在1毫安至5毫安之间,工作电流在10毫安至30毫安之间。低功耗设计有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13、操作温度
设备的工作温度范围在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存储温度范围在-10摄氏度至50摄氏度之间。这些参数确保设备在常见环境下正常使用。
14、附件
标准附件包括耳塞、充电器(如适用)和清洁工具。耳塞尺寸多样,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耳道形状。
15、包装内容
产品包装通常包含助听器主机、电池(如为一次性类型)、用户手册和保修卡。包装材料符合常见环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