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胶板的制备方法步骤
1.材料准备
硅胶胶粉:由硅烷单体聚合而成,需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以确保质量稳定。
填料:常用维尼纶纤维,增强硅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粘合剂(可选):根据需求添加,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用于改善硅胶与基材的粘附性。
2.混合搅拌
将硅胶胶粉和填料按特定比例加入机械搅拌器中,充分搅拌至均匀融合,形成稳定混合物。若使用粘合剂,需在搅拌过程中逐步加入,确保混合均匀。
3.成型加工
挤压成型: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挤压机,通过挤压头挤出,形成初始形状。需严格控制挤压速度和压力,确保尺寸和密度均匀。
模具成型:根据需求制作模具,将混合原料注入模具中,通过振动或压力使其均匀分布,避免气泡和杂质。
4.加热固化
将成型后的硅胶板放入高温烘箱中,在特定温度下固化一定时间。固化过程中,硅烷单体会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提高硬度和强度。
5.表面处理
根据使用需求,对硅胶板表面进行修饰,如涂覆防滑、防水或抗粘涂层,以增强性能。

二、硅胶板制备过程注意事项
1.硅胶原料质量
纯度控制:选用高纯度硅胶原料,避免杂质影响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类型匹配:根据应用场景选择硅胶类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储存条件:硅胶原料需密封保存,避免受潮或接触有机溶剂,防止提前固化或性能下降。
2.填料与助剂
填料均匀性:若使用填料,需确保其分散均匀,避免局部聚集导致强度不均。
助剂兼容性:粘合剂、发泡剂等助剂需与硅胶原料兼容,避免反应产生气泡或分层。
比例精确性:严格按配方比例称量材料,误差控制在±1%以内,确保产品性能一致性。
3.搅拌设备清洁
搅拌器、研钵等工具需彻底清洁,避免残留杂质污染硅胶混合物。金属工具需避免与硅胶长期接触,防止金属离子迁移影响性能。
4.搅拌工艺控制
搅拌速度与时间:根据材料粘度调整搅拌速度,确保充分混合且不引入过多气泡。搅拌时间需足够,但避免过度搅拌导致硅胶提前交联。
真空脱泡:对高粘度或发泡型硅胶混合物,需在真空环境中脱泡,消除气泡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5.环境条件
温度控制:搅拌环境温度需稳定,避免高温导致硅胶提前固化或低温导致流动性差。
湿度控制:高湿度环境可能影响硅胶固化速度,需保持干燥(相对湿度<60%)。
6.成型方法选择
挤压成型:需控制挤压速度和压力,确保硅胶板厚度均匀,避免局部过薄或过厚。
模具成型:模具需表面光滑、无缺陷,防止硅胶板表面出现毛刺或裂纹。模具温度需与硅胶固化温度匹配,避免温度差异导致收缩不均。
注模发泡:发泡型硅胶需严格控制注模速度和发泡剂用量,确保气孔结构均匀,避免局部塌陷或过度膨胀。
7.尺寸与公差控制
根据应用需求设定硅胶板尺寸公差,使用精密模具或切割工具确保精度。对复合型硅胶板,需确保各层材料对齐,避免错位影响性能。
8.固化温度与时间
温度均匀性:烘箱或固化设备需温度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导致硅胶板性能差异。
时间控制:固化时间需根据硅胶类型和厚度调整,避免欠固化(强度不足)或过固化(脆化)。
分段固化:对复杂结构硅胶板,可采用分段固化,减少内应力。
9.通风与排气
固化过程中需保持通风,避免挥发性物质积聚,影响操作人员健康或产品性能。对发泡型硅胶,需确保排气顺畅,避免气孔堵塞导致表面凹陷。
10.表面清洁
固化后的硅胶板需用无尘布或酒精清洁表面,去除油污、指纹等杂质,避免影响后续涂层附着力。对医疗或食品级硅胶板,需使用符合标准的清洁剂,避免残留有害物质。
11.涂层均匀性
若需涂覆防滑、防水或抗粘涂层,需控制涂层厚度和均匀性,避免局部涂层过厚或脱落。涂层固化条件需与硅胶板匹配,避免因温度或时间不当导致涂层开裂或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