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14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辽宁是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呢?本文盘点了辽宁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岫岩玉雕、朝鲜族花甲礼、北票民间故事、海城喇叭戏、满族刺绣、阜新玛瑙雕、辽宁鼓乐、谭振山民间故事、琥珀雕刻、千山寺庙音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MAIGOO小编还整理了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辽宁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文化
辽宁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文化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被称为“玉乡”,岫岩玉以其质地细腻纯净、储量多而闻名中外。据maigoo编辑了解岫岩玉雕生产始于道光初年,以小件制品为主,岫岩玉雕经过历代艺人的努力,不断推陈出新,逐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岫岩玉雕工艺品主要有素活、人物、花鸟、兽四大类2006年5月20日,岫岩玉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岫岩玉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 详细>>】
朝鲜族花甲礼是流传于辽宁省丹东市朝鲜族聚居地区的传统礼节,朝鲜族祖祖辈辈把尊重老人看作是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礼节,为老人过花甲既隆重又至诚。一到花甲之日,子女们为老人摆寿席,设酒宴,广邀亲朋好友和邻居欢聚堂,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祝愿老人健康长寿。2011年5月23日,朝鲜族花甲礼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不得不说到北票民间故事,它是辽宁省的地方民间文学,具有刚健朴实的艺术风格,既承继了汉族民间文学长于叙事的特点,又吸纳了蒙古族民间文学长于比拟描摹的艺术特色。其主要包括风物传说、人物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动植物故事、风俗故事、笑话、寓言等八大类,此外还有大量的地方民间歌谣,谚语。2008年6月7日,北票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海城喇叭戏是辽宁省鞍山市地方传统戏剧,由于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在当地俗名“喇叭”,故称“喇叭戏”。海城喇叭戏以当地民歌为基础,吸取江西弋阳腔、山东柳腔等外来声腔,兼收并蓄,形成了诸腔杂陈的民间喇叭戏声腔体系。它的音乐曲调欢快优美,清新流畅,跌宕起伏,火爆高亢,节奏性强,适于载歌载舞。2008年6月7日,海城喇叭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满族刺绣是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2008年,满族刺绣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 详细>>】
阜新玛瑙雕是辽宁省阜新县传统美术,清代乾隆年间,宫廷所用玛瑙饰物和雕件的用料及工艺大部分来自阜新。当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七家子乡宝珠营子村就是因乾隆皇帝六十大寿时当地王爷进献“佛光玛瑙朝珠”而受封得名的。阜新玛瑙雕刻工艺门类齐全,素活工艺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打钻掏膛、取链活环、肩耳制作、透雕活球、装饰雕刻等技艺为其特有的绝活儿。2006年5月20日,阜新玛瑙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详细>>】
辽宁鼓乐是流行于中国辽宁省的传统音乐,是辽宁民间日常节庆礼仪活动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辽宁鼓乐的前身为“北十番”,是以唢呐、笙管为主,加打击乐器组成的器乐合奏形式,以吹为主,吹打并重。2006年5月20日,辽宁鼓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谭振山民间故事是辽宁省新民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其具有鲜明的区域与农耕生计特征,反映了辽河平原农耕民众的生产生活、理想与愿望。谭振山民间故事主要有闯关东故事,道德训诫故事,辽河流域的山水风物、风俗传说,精怪故事,生活故事,东北地区历史的各类人物传说、笑话等。故事不突出形体渲染,而注重语气和表情,风格质朴而具有感染力,语言生动鲜活,幽默风趣。2006年5月20日,谭振山民间故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琥珀雕刻是辽宁省抚顺市传统美术,最早出现在清朝末期,制作一件琥珀雕刻品需要经过采料、选料、切皮、造型、破荒、捣角、铲活、走刀、抢细、磨光、钻眼、搓孔、磨形、穿珠、内画、镶嵌、抛光、清洗等数十道工序才可完成。2014年12月3日,琥珀雕刻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千山寺庙音乐是辽宁省鞍山市传统音乐,分诵经和器乐两个部分。器乐曲主要是笙管乐,其曲牌多与辽南民间流传的笙管曲相同,传统的诵经音调属于北方韵,历史悠久。北方韵是曲牌体音乐,其中多为唐宋时期流行的曲牌。千山佛教北方韵原不是千山独有,但是由于它地处东北,所以在流传的过程中自然受到东北民间音乐的影响,形成独特的音乐个性。千山寺庙音乐节奏鲜明、音调高亢,曲调豪放粗犷,感情激昂,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征。2006年5月20日,千山寺庙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名称 遗产项目编号
剪纸 世界非遗,Ⅶ-16(国家级)
皮影戏 世界非遗,Ⅳ-91(国家级)
朝鲜族农乐舞 世界非遗,Ⅲ-24(国家级)
龙舞 Ⅲ-4
京剧 世界非遗,Ⅳ-28(国家级)
评剧 Ⅳ-51
中医正骨疗法 Ⅸ-6
核雕 Ⅶ-59
满族刺绣 Ⅶ-80
蒙医药 Ⅸ-12
庙会 Ⅹ-84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Ⅱ-35
唢呐艺术 Ⅱ-37
海城喇叭戏 Ⅳ-100
民间信俗 Ⅹ-85
民间社火 Ⅹ-54
秧歌 Ⅲ-2
北京评书 Ⅴ-57
东北二人转 Ⅴ-35
盘索里 Ⅴ-102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998人,以下是名单。
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黄梅戏、徽剧、珠算、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凤阳花鼓、花鼓灯、孔雀东南飞传说、淮北梆子戏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安徽特有的文化魅力,是安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下面一起随MAIgoo编辑来看看这些安徽非遗文化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省 ★★★
3.1w+ 15
中国十大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的世界非遗项目
中国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的国家。在上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有中国书法、中国针灸、春节、太极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国篆刻艺术、古琴艺术、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剪纸、妈祖信仰与习俗等国内著名的世界级非遗项目。下面本文也进一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国内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甄选出了中国十大具有代表性世界非遗项目,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 ★★★
5205 4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4w+ 76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