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遗址
革命遗址    
					
					
						 中国十大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    NO.18
中国十大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    NO.18
					
					
						 昆明十大景点    NO.29
昆明十大景点    NO.29
					
					
						 昆明十大博物馆纪念馆    NO.8
昆明十大博物馆纪念馆    NO.8
					
					
						 云南十大博物馆    NO.14
云南十大博物馆    NO.14
					
					
						 昆明十大红色旅游景点    NO.1
昆明十大红色旅游景点    NO.1
					
					
						 云南十大红色旅游景点    NO.1
云南十大红色旅游景点    NO.1
					
					
						 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NO.52
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NO.52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内,占地面积70余亩,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八年的校本部所在地。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合组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昆八年,大师云集,名家荟萃,在极度简陋和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
西南联大于抗战中诞生,校舍因陋就简,现完整留存于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内的历史遗存主要包括: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镌刻有闻一多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的石雕火炬纪念柱、李公朴、闻一多先生衣冠冢、“梅园”,“三校亭”,“民主草坪”,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等14处,是西南联大历史遗存相对保存较为完整、集中的核心旧址遗存所在。
在校园东北角矗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此碑立于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撤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北返前夕的1946年5月4日,纪念碑由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先生撰文,中文系教授闻一多篆额,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罗庸书丹,因而被称为现代的“三绝碑”。纪念碑碑体雄壮,书法遒劲,文采飞扬,意蕴深广,气势恢宏,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学价值。
纪念碑作为西南联大的历史见证,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和海内外的联大校友所珍视,观睹奇意,魂牵梦萦。1988年,为纪念西南联大建校50周年,北京大学和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一致决定对矗立在云师大校园内的西南联大纪念碑进行复制,复制碑立于北大勺园内,翌年5月4日,复制碑落成。当年撰写碑文,如今年已94岁高龄的冯友兰先生,亲手为复制碑揭幕,并援引自己43年前撰写的碑文内的话对记者说:“西南联合大学之终始,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今天,联大精神仍应弘扬光大之!”
西南联大博物馆现有馆舍建筑面积5732平方米,展陈面积3722平方米,馆藏实物2000余件,历史图片5000余张,相关书籍及档案资料近万份,是目前全国有关西南联大及“一二•一”运动图片实物资料展示最多、最集中的展馆。
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的。三校一开始是迁至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937年11月17日开始上课。这个日子后来被定为联大校庆。
随着日寇的进逼,长沙危急,三校又迁往云南昆明。在云南师大校园正大门东侧墙上镶嵌着两行金色大字:“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落款为朱光亚题。朱光亚为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为了保卫中华教育精华免遭日寇的毁灭,国民政府决定将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府进行内迁。抗日战争进行的8年时间里,先后迁入云南的高等院校有中法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医学院等10余所之多。
从西南联大走出来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以及作家,更是难以计数,如刘国光、汪子嵩、黄丹森、任继愈、朱德熙、王均、马识途、汪曾祺、许国璋、王佐良、陈羽纶等。
在联大的师生名录里,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冯友兰、费孝通、吴大猷、杨振宁、李政道、闻一多等人的名字赫然其中。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有164人;在我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6位是联大学生;2000年以来获国家高科技奖的9位科学家中,有3位是联大学生……在当年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战火中成立的西南联大创造了一个奇迹。
西南联大学生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了政治家,有的进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彭佩云等;其中有不少人担任了部长、副部长级干部,他们是:教育部部长何东昌;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财政部副部长李明、国家测绘总局局长李曦沐、驻美大使章文晋、驻坦桑尼亚大使何功楷。
今天,当人们回顾联大历史,看到的是: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从西南联大走出来的人杰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永远名垂名册。
西南联大短暂的9年时间里,为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人士都非常关心对这所学校的研究,一位花了30年时间来研究西南联大9年历史的美国学者在西南联大建校50周年纪念时说:“正当某些国家大量借鉴于西方教育的经验之时,中国人却能以他们现代化的教育制度引以自豪,并且在半个世纪以前,就能够产生一所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学,这所大学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2006年05月25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8年10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资助,云南师范大学统筹建设的“一二一”运动标志性纪念景观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