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A级景区
3A级景区    
					
					
						 南京十大赏银杏好去处    NO.3
南京十大赏银杏好去处    NO.3
					
					
						 南京及周边十大避暑·夏季景点    NO.5
南京及周边十大避暑·夏季景点    NO.5
					
					
						 南京十大名山    NO.7
南京十大名山    NO.7
					
					
						 江苏十大赏银杏好去处    NO.8
江苏十大赏银杏好去处    NO.8
					
					
						 南京十大公园    NO.9
南京十大公园    NO.9
					
					
						 南京十大秋季旅游好去处    NO.16
南京十大秋季旅游好去处    NO.16
					
					
						 江苏十大赏叶好去处    NO.20
江苏十大赏叶好去处    NO.20
					
					
						 南京鼓楼区十大旅游景点    NO.3
南京鼓楼区十大旅游景点    NO.3
					
					
				公园概况
清凉山乃钟山西延之尾端,高者海拔65米,低者19米。南唐以前,长江从清凉山西麓断层下流过,地势险要,一向为军事重镇。
公园大门为牌坊式三拱门,中门上“清凉山”三字为扫叶楼主龚贤所书。清凉寺在清凉山南麓山坳处,现仅存五开间平房一座,红墙黑瓦,四周植桂花与翠竹,门上书“古清凉寺”四字。房前围墙圆门上书“清凉别苑”,房后有六角亭一座,亭内一口古井,称还阳泉。
清凉山上,名胜古迹随处可寻,有“驻马坡”、“南唐古井”、“清凉寺”、“崇正书院”及“扫叶楼”等。其“德庆堂”的匾额为后主李煜亲笔所提。每到夏天李后主常留宿于此。寺内旧藏董羽画龙,李后主八分书和李霄远的草书,合称该寺“三绝”。寺内有井,名“保大泉”。相传寺僧因此井水,虽老须发不白,故又名“还阳井”。清凉山南麓有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诗人,画家龚贤的故居。清凉山后坡,为诸葛武侯驻马坡。相传诸葛亮为联吴抗曹,曾亲赴京口与孙权会谈,途经秣陵时,曾作短暂逗留,骑马观察了秣陵的山川形势,并留下“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的名言。
清凉山西部有一段石壁,长6米,宽3米,上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因石质以砾岩为主,呈赤色,中间夹有紫色和黑色的岩石,苦似一张面目狰狞的“鬼脸”,因此成为鬼脸城。据说以前这块岩石犹似刀削一般,光滑似镜。有一次,清凉山的一个山怪出来坑害百姓,正好被一个专为人间除妖的仙人发现,遂紧追不舍。山妖逃至此地,无处藏身,就隐身峭壁,仙人用照妖镜将它照住,鬼脸才露了出来,光滑的山壁于是就变成了今天这样。为了防止山怪逸出,仙人又置镜于崖前,后来变成一个池塘。
主要景点
清凉山
古名石头山、石首山,踞于南京城西隅,位于南京市广州路西端。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故此又有石头城之称。相传诸葛亮称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今清凉山。自唐以后,长江西徙,雄风不再。
南唐时建避暑宫于山上,1930年清凉山被辟为公园。1937年底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山林与建筑皆遭破坏。1949年后,政府封山造林,“城市山林”渐次再现。在山林恢复之基础上,50年代末开始,以土、石、花木为材料建设景点,修缮古建筑,创建出初具规模的文化公园。1979年10月,扫叶楼修缮工程及绿化配景工程竣工,以后又逐渐恢复了崇正书院、江光一线阁、清凉寺、还阳井、驻马坡、大庙等古迹,辟建了扫叶斋餐厅、旅社、翠微园娱乐山庄、花房等服务设施,修筑花坛800平方米、花带1500平方米,铺装草坪9000平方米,植乔木14000株、灌木9150株。各类植物达200多种,绿化覆盖率为99%,成为居民的良好休憩之地。
清凉寺
清凉寺位于清凉山南麓山凹处,公园大门内正北方向,为正方形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87.1平方米,占地400平方米,始建于921年,南唐李后主常来此打坐念佛,故又称“避暑宫”。“清凉问佛”明清时被列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寺周围依山堆置假山,并植有树、竹和花草,构成红墙青瓦、绿树红花、清净幽雅的宗教胜地。寺内有一尊盘坐鎏金大菩萨,两旁分列18罗汉,菩萨与罗汉的造型优美,香火兴盛。
扫叶楼
扫叶楼在西侧山坡上,是座三开间二层翘角木结构建筑,为龚贤旧居。龚贤(1619年-1689年),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诗人,明亡后在清凉山定居。他曾作自画像,手执扫帚作扫落叶状,因此称扫叶楼。
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位于清凉山东麓,为清嘉靖年间督学御史耿定向讲学所筑,又相传地藏王肉身在此坐禅。书院依山势分为三进,一殿与二殿由两边回廊相连接,廊壁墙上开各式花窗,东侧廊壁嵌有两块石碑。二殿与三殿间是开阔青石平台,其东侧有一组山水小景。三殿是公园的制高点,放眼周围一片苍翠,抬头远望,方圆百里尽收眼底,进入大厅,四幅大型壁画跃然醒目,再现金陵春牛首、夏钟山、秋栖霞、冬石城之四季景色。第三进称“清凉胜境”,筑于高处,正殿是一座高6 米、宽16米、深20米的重檐翘角古建筑,殿前有水池与石刻的流水龙头,西侧是二层的“江天一线阁”,东侧有假山、水池、六角亭。崇正书院现为“中华奇石馆”,其内陈列神州各地珍奇石头。馆东边有驻马坡、翠薇园等景点。
人文意义
清凉山公园被命名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清凉山文化受到人们的关注。深掘清凉山文化资源,成为关注的焦点。围绕文化,衍生出不少相关产业,位于半山腰上的奇石市场就是一大亮点,经营范围锁定在奇石、古玩和书画,颇具声色。鉴于此,清凉山公园被命名为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一处文化圣地,清凉山周边的很多被湮没遗存和景点正加大修葺和完善。
精英文化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石头山上建起金陵邑,南京自此得名金陵。此后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围绕清凉山上演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也留下了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南京文化最初的内涵,就是清凉山文化。
清凉山西麓,是孙权所建石头城;后坡,即诸葛亮驻马坡,清凉山周边环绕外秦淮河、乌龙潭、蛇山、龟山、五台山,山水交融、闹中取静,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历史文化范畴的清凉山,并不等同于今天的清凉山公园,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虎踞北路,清凉山与西面的石头城尚连为一体。清凉山文化是南京精英文化之所在。
集群效应
清凉山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做名山文化品牌、做名水文化品牌和做名人文化品牌。清凉山往西不远就是石头城,再往西就是秦淮河。将清凉山与石头城、水木秦淮融为一体,依托清凉山人文资源和水木秦淮的商业氛围,打造一个现代艺术品交易市场,和夫子庙、朝天宫等古玩市场相错位。清凉山一带景点将有机结合起来,凸显南京精英文化的魅力。
旅游信息
清凉山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83号
公交路线:132路 152路 20路 303路 317路 43路 60路 6路 806路 91路 汉6线 汉江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