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法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四川十大名校 NO.1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轻化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护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康复治疗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临床药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编辑出版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中国校园建筑最美十大高校 NO.6
中国本科专业比较多的10所大学 NO.6
旅游管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制药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档案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宗教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工程造价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药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临床医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编导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新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中国十大研究生院校 NO.9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软件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适合考研捡漏的十大985大学 NO.10
基础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中国适合谈恋爱的十大高校 NO.11
纺织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对外汉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应用物理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材料化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保险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中国211大学十大名校 NO.14
生物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生态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绘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美术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中国十大最美大学 NO.15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生物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市场营销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中国十大国际知名高校 NO.15
舞蹈表演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四川十大赏银杏好去处 NO.15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化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6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7
中国985工程十大名校 NO.19
适合考研捡漏的十大211大学 NO.19
经济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0
成都十大名校 NO.1
四川十大最美大学 NO.1
西南地区十大名校 NO.1
青藏地区十大名校 NO.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学校名单 NO.1
西部地区十大名校 NO.2
中国在校人数多的十所大学 NO.4
考古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军地四医学校名单 NO.5
南方十大名校 NO.7
10所考研比较好的医学类大学 NO.7
北约十三校名单 NO.8
语言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中国十大科研机构 NO.11
中国历史悠久的十大本科院校 NO.11
历史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中国文科实力强的十大大学 NO.13
中国十大综合类大学 NO.16
中国十大美术学院 NO.23
全国十大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NO.34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大学前八名 NO.4
基础医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5
文科生考研十大热门大学 NO.6
中国十大植物标本馆盘点 NO.10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NO.14
数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16
物理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22

x13
五星好评
四川大学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37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学校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甲骨文字典》《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巴蜀全书》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中央网信办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基地、省级科研基地等。
四川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卓越检验医师试验班试点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推荐入选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的7个部属高校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和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
华西医院组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医院确定为首批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创建单位,华西口腔医院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华西第二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四川大学附属医院输出建设的四家医院(华西厦门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华西医院西藏医院、华西第二医院西藏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网络医院总数近1200家。
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不断深化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2+2”“3+1”“3+1+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川大—牛津华西消化道肿瘤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中俄数学中心—成都基地等近20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1994年3月16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四川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组建为四川联合大学,由国家教委、四川省、成都市共建。
1996年4月18-19日,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先期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
1998年12月,四川联合大学恢复“四川大学”校名。
1996年6月28日,卫生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共同建设华西医科大学的协议。
1996年12月26日,华西医科大学通过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卫生部进行的“211工程”部门预审。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5月24日正式建立研究生院。
2000年9月29日,经教育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原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实现了第二次强强合并,定名为四川大学。
2001年9月29日,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第二次部省共建协议,标志着四川大学正式进入以“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为目标的国家985工程。12月,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2年,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03年秋季入住第一批新生。
2006年,四川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首批立项名单。
2007年,四川大学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同年,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2009年,首批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同年,中组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文件,确定四川大学等13所高校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2010年6月,四川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5月,四川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同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4月,四川大学入选首批国家“2011计划”牵头单位。5月,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6年9月28日,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揭牌成立。9月29日,在校庆120年之际,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正式启动。
2017年1月,四川大学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月,成为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
2018年3月,四川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2月,四川大学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9月,四川大学宜宾园区正式开园。
2020年5月,四川大学—牛津大学华西消化道肿瘤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同年,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0月31日,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揭牌成立。
2021年1月14日,四川大学眉山校区项目正式落户眉山岷东新区。
2022年,四川大学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月,四川大学眉山校区选址确定。
2023年2月,由西南大学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与希腊雅典大学、佩特雷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和克里特大学共同合作成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共建的“四川大学郭沫若研究基地”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举行揭牌仪式。4月,成为西南地区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10月,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的四川大学华西高新医院开工建设。
2024年1月,四川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揭牌。9月,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古籍整理研究所魏了翁研究中心成立暨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四川大学举行。
2025年2月,四川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深化校地合作签约活动举行,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也正式揭牌。3月,四川大学古典学系成立。4月,四川大学“医学人工智能”本科微专业正式开班。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