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大学(恒大)的历史可追溯至 1980 年恒生商学书院(恒商)成立之时。恒商由何善衡慈善基金会、何添慈善基金会、大昌贸易行、若干恒生银行创办人及恒生银行慷慨捐资成立。从1980年至2009年,恒商的文凭与副学士学位课程在学界及商界甚具口碑,成绩斐然。
恒大以优质教学和学生全方位发展为最优先目标,采用独特的「博雅 + 专业」教育模式,并配合 iGPS「期望的毕业生特质」框架,即智能 / 思考能力(i)、共通技能(G)、个人发展(P)及投入社群(S)。恒大深信此教育模式之蜕变力量,有助学生充份发挥个人潜能。
「博雅」是指以广泛及跨学科的方式来连接不同知识领域、启发思考和解决问题。恒大认为,本科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知识以及在毕业后有更好的工作前景,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志趣和可转移的核心能力,让他们作好装备,成为多元全面和可靠负责的人,并能自信地面对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专业」是指虽然恒大采取广泛及跨学科的教育模式,鉴于大多数香港大学毕业生都在取得学士学位后随即寻找全职工作,因此恒大很多学位课程都包含专业学科元素,装备学生掌握在未来从事特定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作为一所自资院校,恒大的优势在于其自主性、灵活性和敏锐度,能因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开发创新课程,部分更为全港首创。
在课程设计上,在主修学科、共同核心课程和自由选修科之间的比重取得良好平衡;而充足的课外发展机会/活动构成了学生全方位教育体验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机会/活动包括住宿书院、实习、服务学习、领导力培训、国际交流和独立研究等体验。学生透过积极参与不同的学习机会而更了解自己、拓阔他们的国际视野、学会不断学习、增强自信心及发挥潜能。目标是培养具明辨思维、创新力量、人文关怀、道德价值和社会责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