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有什么症状 腰椎滑脱如何治疗?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小含百科说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腰椎滑脱,也称退变性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腰椎滑脱多发生于50-60岁的老年人,其症状有腰痛或腰腿痛等。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下面一起来看看腰椎滑脱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知识。

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疾病。

腰椎滑脱的病因

1、先天性发育不全

腰椎在发育时有椎体及椎弓骨化中心,每侧椎弓有两个骨化中心,其中一个发育为上关节突和椎弓根,另外一个发育为下关节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如果两者之间没有愈合,则会导致先天性峡部崩裂不连,引起腰椎滑脱。另外也可因骶骨上部或L5椎弓发育异常而产生滑脱,但这种情况下其峡部并无崩裂。

2、创伤

急性外伤、后伸性外伤产生急性骨折可导致腰椎滑脱,这种情况多见于竞技运动类活动中或劳动搬运工。

3、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

人体处于站立时,下腰椎负重较大,导致前移的分力作用于骨质相对薄弱的峡部,长期反复作用可导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

4、退变性因素

由于长时间持续的下腰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的小关节磨损,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椎间不稳、前韧带松弛,从而逐渐发生滑脱,但峡部仍然保持完整,又称为假性滑脱,多见于老年人。

5、病理性骨折

多由于全身或局部肿瘤或炎症病变,累及椎弓、峡部、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生病理性滑脱。

腰椎滑脱的类型

1、先天性滑脱

先天峡部发育不良,不能支持身体上部的重力,多伴L5S1脊柱裂。

2、峡部性滑脱

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由峡部异常导致的滑脱。分为两型:a 峡部分离:峡部疲劳骨折;b 峡部仅仅拉长而没有断裂,仍保持连续性。

3、退行性滑脱

由椎间盘退变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

4、创伤后滑脱

严重急性损伤骨性钩部区,伴椎弓根骨折。

5、病理性滑脱

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骨折或拉长。

6、医源性滑脱

多见于外科手术治疗后,由广泛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减压引起。

腰椎滑脱的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方面:

1、腰骶部疼痛:多表现为钝痛,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疼痛可在劳累后出现,或于一次扭伤之后持续存在。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2、坐骨神经受累:表现为下肢放射痛和麻木,这是由于峡部断裂处的纤维结缔组织或增生骨痂可压迫神经根,滑脱时神经根受牵拉;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

3、间歇性跛行:若神经受压或合并腰椎管狭窄则常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

4、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5、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摆。

6、触诊可发现滑脱上一个棘突前移,腰后部有台阶感,棘突压痛。

腰椎滑脱如何治疗

1、保守治疗

I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戴腰围或支具;可进行适当有氧运动以减轻体重;禁止进行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此外还可结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热疗;如有疼痛等症状可口服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芬必得等对症治疗。

2、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包括

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出现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或原有的下腰痛症状加重,通过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伴发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出现下肢根性放射痛及间歇性跛行,或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病程长,有逐渐加重趋势;Ⅲ度以上的严重腰椎滑脱。

(2)手术方式

神经减压术主要目的是充分让神经根减压,可通过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如果椎板切除不可避免,则必须附加脊柱融合术。而如果腰椎滑脱的症状是由腰椎不稳引起,而不存在椎管狭窄的情况,则只需腰椎融合固定而不必椎管减压。

脊柱融合术长期的稳定性有赖于坚强的生物性融合。脊柱融合的方法很多,按照植骨的部位可分为:椎间融合、后外侧融合、椎体环周 360°融合等;按手术入路椎间融合又可分为前路椎间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目前以后路TLIF手术为主流手术,即经单侧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

腰椎滑脱复位术目前主流观点如果能够复位尽量复位,因为可以重建正常的腰椎及神经根的解剖位置。但不主张扩大手术强行完全解剖复位,因为长期形成的腰椎滑脱,其周围结构发生了相应改变,具有对抗牵拉、维持滑脱的固有应力,强行复位不仅难以完全复位,而且会破坏已适应的解剖关系,易导致术后神经根紧张、神经牵拉损伤等并发症。

脊柱内固定术主要包括坚强融合内固定。

峡部关节直接修复术即进行峡部重建或者峡部直接修补。方法有螺钉固定、椎板钩等。适用于年轻患者。

(3)手术并发症

腰椎滑脱的手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已经过几十万例、上百万例患者的检验。但任何操作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腰椎滑脱手术也不例外。手术相关并发症有术中出血、血管损伤、硬脊膜损伤、马尾神经损伤、神经根损伤等。手术后围手术期有可能出现休克、深静脉栓塞,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尿路感染,腹胀呕吐等全身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迅速给予正确处理。

尽管存在以上风险,只要诊断明确,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仔细,术后密切观察,严格遵守诊疗常规,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发生上述并发症的可能性极低,至于手术相关并发症就更罕见了。至于民间相传的手术导致瘫痪的情况更是极为罕见。

腰椎滑脱的康复锻炼方法

1、抱膝触胸:仰卧,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2、仰卧起坐:仰卧,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慢慢抬起,抬起的高度以个人情况而定,一般不要抬得太高。

3、俯卧抬腿:俯卧,交替抬起伸直的左下肢,抬起后坚持5秒后放下,左右交替。以上各动作每个动作训练10次,每天2组,训练时注意动作轻柔。

4、直腿抬高:仰卧,将双手放在身体两边,慢慢抬起左下肢,膝关节可微屈,抬起后坚持5秒后放下,左右交替,这对患者也可缓解腰椎滑脱的症状。

5、“半桥”训练:仰卧,两膝靠紧屈曲,双足踩于床面,挺胸挺腰使臀部离开床面,抬起后坚持5秒后放下。

腰椎滑脱的预防

预防腰椎滑脱从日常生活做起:

1、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

腰背肌肉的强劲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拮抗腰椎滑脱的趋势。腰背肌肉的锻炼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其一是俯卧位,两上肢呈外展状、抬头、抬胸、上肢离开床面,同时双下肢亦伸直向后抬起呈飞燕状。其二是仰卧位,两膝屈曲,双足踩于床面,吸气时挺胸挺腰,使臀部离开床面,呼气复原。

2、限制活动

减少腰部过度旋转,蹲起等活动,减少腰部过度负重。这样可减少腰椎小关节的过度劳损、退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生。

3、减轻体重

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堆积。体重过重增加了腰椎的负担及劳损,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增加了腰椎在骶骨上向前滑脱的趋势。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骨科疾病有哪些 骨科病人常规护理要点
骨关节外科主要治疗四肢骨折、严重多发伤、脊柱骨盆骨折、骨关节感染、结核、肿瘤以及颈、腰椎肩盘突出、骨关节畸形矫正、膝髋关节置换等。骨科疾病的患者通常忍受着剧烈的疼痛,所以日常护理要注意病人疼痛程度、患部切口恢复情况、肿胀情况等。下面一起看看骨科的相关知识。
骨骼 医院
3267 123
肘关节肿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肘关节肿痛怎么治疗?
肢体关节疼痛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肘关节疼痛是常见部位。肘关节肿痛有很多原因,颈椎病、关节炎等都可能导致肘关节肿痛。遇到这种情况要对症治疗,可以用冷敷、热敷等方法缓解疼痛。
为什么冬天关节疼痛 冬季关节痛症状_饮食_中医调理_预防方法须知
关节疼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关节症状,在冬季尤为频发,中医认为可能是外感风寒湿邪、内在正气不足、病理产物积聚所致,那么冬季关节疼痛如何缓解?适量吃些‌抗炎食物、‌补钙强骨食物,搭配‌艾灸、‌中药熏洗、‌推拿针灸,可以减少关节疼痛,日常注意防寒保暖、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可以起到保健效果。
强壮骨骼的保健品有哪些?五种常见骨骼保健品盘点
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骨骼健康啦!毕竟谁不想拥有强壮的骨骼,活蹦乱跳到老呢?市面上补骨骼的保健品五花八门,到底哪些真的有用?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最常见的五种——维生素D、钙片、维生素K、胶原蛋白和鱼肝油。它们各有所长,有的促进钙吸收,有的直接补钙,还有的帮助骨骼修复。看完这篇,你就知道该选哪种啦!
人体骨骼结构 骨骼疾病有哪些?关爱人体健康“支柱”
你知道你的骨骼是否健康?骨骼问题正日益呈现低龄化趋势,原因是人们没有像重视身体其他器官那样重视骨骼健康,因而常常容易被忽视,不良的生活方式、不爱运动、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有着骨骼健康隐患。骨的功能众多,除了为身体提供机械支持和保护,同时维持体内矿物质的平衡的作用,为避免患上以下骨骼疾病,保护骨骼健康,从日常做起。
骨骼 身体部位 ★★★
796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