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可以运动吗
1、可以运动的情况
轻度骨质疏松适合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可刺激骨骼生长并减少骨量流失;跳跃训练(如每日30次简易跳跃)可提升骨密度4%,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能促进钙吸收,增强骨骼强度和韧性,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及骨折风险。
2、需谨慎或禁止运动的情况
重度骨质疏松或已骨折则要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以防加重骨折风险,需严格遵医嘱休息,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步恢复活动。
哪些运动适合骨质疏松患者
1、全身锻炼
慢跑是骨质疏松患者可以进行的锻炼,耐力的锻炼可以维持和增加身体里面的骨量,建议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天进行慢跑,年轻人则建议进行爆发力的运动。
2、脊柱锻炼
每天进行步行锻炼,每天以10000步左右最为合适,这样能够有效的维持脊柱和四肢骨盐含量,少于1000步,身体里面的骨量就会下降,超过万步就会增加不明显,没有效果。
3、腰背锻炼
患者每天在坐或者站的时候,要伸直腰背,或者背直靠在椅背上,卧位时应平躺、仰面、低枕,使背部伸直,睡觉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硬板床。
4、臂锻炼
每天坚持坚持握力训练在30分钟以上,这对于防治桡骨远端、肱骨近端的骨质疏松很有效,这两处也是骨折相对高发的部位,这个方法尤其适合老年人。
5、大腿骨锻炼
如果有体力的中年男性患者可以通过俯卧撑来进行锻炼,每天3次左右即可,每次至少保证在20下以上。或者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对着墙壁做俯卧撑。
6、四肢的锻炼
伸展运动,上肢侧平举保持不变,能防治肱骨、桡骨骨质疏松;将腿向后伸直保持不变,能防治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每天做1~2组,每周3次。
骨质疏松运动多久合适
骨质疏松患者每次运动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到30分钟,运动过程包括准备运动,正式运动,结束运动三个步骤,运动的时间和频率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主观感觉而定,以次日不觉疲劳为度,每周进行三到五次为宜。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谨遵医嘱,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