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技艺项目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聚焦中国 上传提供 ★★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 INTRODUCTION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技艺,有很多民间传统技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技艺名单,包括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等。
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单
序号 名称 所在地区 遗产项目编号
汝瓷烧制技艺 河南省 Ⅷ-189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江苏省 世界非遗,Ⅷ-13(国家级)
雕版印刷技艺 江苏省等 世界非遗,Ⅷ-78(国家级)
绿茶制作技艺 江苏省等 Ⅷ-148
唐三彩烧制技艺 河南省 Ⅷ-94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江苏省 Ⅷ-15
蜀锦织造技艺 四川省 Ⅷ-16
漆器髹饰技艺 广东省等 Ⅷ-127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浙江省 世界非遗,Ⅷ-9(国家级)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安徽省 Ⅷ-39
缂丝织造技艺(定州缂丝织造工艺) 河北省 Ⅷ-245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 广东省等 Ⅷ-163
黑茶制作技艺 湖南省等 Ⅷ-152
桦树皮制作技艺 黑龙江等 Ⅷ-83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浙江省 世界非遗
印泥制作技艺 上海市等 Ⅷ-134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江苏省 Ⅷ-36
宋锦织造技艺 江苏省 Ⅷ-14
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 福建省 Ⅷ-203
扎染技艺 云南省等 Ⅷ-26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江西省 Ⅷ-7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 湖北省 Ⅷ-251
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 西藏 Ⅷ-199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山西省 Ⅷ-51
宣纸制作技艺 安徽省 世界非遗,Ⅷ-65(国家级)
鲁锦织造技艺 山东省 Ⅷ-103
蜡染技艺 贵州省等 Ⅷ-25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海南省 世界非遗,Ⅷ-19(国家级)
壮族织锦技艺 广西 Ⅷ-20
奶制品制作技艺(察干伊德) 内蒙古 Ⅷ-226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湖南省 Ⅷ-95
中国活字印刷术 中国 世界非遗,Ⅷ-135(国家级)
徽菜烹饪技艺 安徽省 Ⅷ-270
风筝制作技艺 山东省等 Ⅷ-88
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 云南省 Ⅷ-235
德州扒鸡制作技艺 山东省 Ⅷ-233
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 新疆 Ⅷ-183
火腿制作技艺 浙江省等 Ⅷ-166
醋酿制技艺 宁夏等 Ⅷ-61
磁州窑烧制技艺 河北省 Ⅷ-10
烤鸭技艺 北京市 Ⅷ-167
成都漆艺 四川省 Ⅷ-56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云南省 Ⅷ-5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浙江省 Ⅷ-60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江苏省 Ⅷ-27
彩带编织技艺(畲族彩带编织技艺) 浙江省 Ⅷ-247
小吃制作技艺 福建省等 Ⅷ-276
琉璃烧制技艺 北京市等 Ⅷ-90
豆瓣传统制作技艺(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 四川省 Ⅷ-155
烟火爆竹制作技艺 湖南省等 Ⅷ-86
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介绍(部分)
汝瓷,为宋代汝窑烧制的青瓷统称,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其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汝州、宝丰一带)。2011年5月,列入第三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以产瓷器著称于世,“中国”的英文拼写“China”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瓷器”,而宋代更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钧三大名窑均在河南,按照南宋《垣斋笔衡》的记载,有着“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称的汝瓷艺压群芳,在“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室专用贡品。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05月23日,汝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着完整的体系,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2009年9月30日晚,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我国茶叶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西周祭祀的仪礼上已出现了用来佐饮的茶。古代茶称为“荼”,名见《诗经》。三国和西晋时代,江南饮茶已成习尚。唐代茶风大盛,玄宗在《开元文字音义》中将“荼”改为“茶”,其后还出现了陆羽的《茶经》。宋代以前,饮用的茶多为紧压茶,即将茶叶蒸后捣碎,制成团块状,饮时用水烹煮,有时还在茶中放入瓜仁、松子等干果。至清代改为沸水冲泡,相沿至今。绿茶是以高温杀青而未经氧化、发酵的茶种,又称“不发酵茶”。其制作流程主要包括采摘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 【 详细>>】
唐三彩烧制技艺是中国唐代彩色釉陶艺术品的总称,是洛阳市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起源于唐朝初年。唐三彩作为中国唐代的传统艺术精华,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三彩就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唐时多以红、绿、黄为主,故称“唐三彩”。三彩是通称,并不限于三种颜色。除红、绿、黄外,还有白、黑、兰紫等颜色。唐代这种艺术珍品,大部在洛阳发掘出来,故有“洛阳唐三彩”之称。2008年6月7日,唐三彩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江苏省苏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缂丝,又名刻丝,是中国古老、独特的一种传统织造工艺,主要存在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苏州缂丝自南宋以后,盛名全国,成为主要产地。明清时代,苏州缂丝仍昌盛不衰。2006年5月20日,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蜀锦又称蜀江锦,是指起源于战国时期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它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2006年5月20日,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漆器髹饰技艺是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重庆漆器是我国四大漆器之一。解放后,重庆漆器更闻名于世。数十件漆器作品被故宫博物院、英国维多利亚国立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也一直被作为国家礼品用来赠送外国首相和国际友人,获得赞誉无数。许多文物考古专家都以为制作技艺已经失传,事实上,2000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沙地区不断传承。 【 详细>>】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制作与技能性主要表现在原料配制、成型装饰、高温烧成等方面。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服务人类生活,其成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陈设瓷、装饰瓷、茶具、餐具等,是烧制技术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龙泉窑烧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淡雅、含蓄、敦厚、宁静,是中国古典审美情趣的表现。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唯一入选“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 详细>>】
铁画原名“铁花”,安徽省芜湖地区特产,为中国传统独具风格的工艺美术品之一,.铁画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十大民间信俗非遗项目 中国著名民间信仰有哪些 民间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信俗,主要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们自发产生的有关神灵崇拜的观念、行为、禁忌、仪式等信仰习俗惯制,也称民间信仰民俗,那么,中国著名的民间信仰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民间信俗,包括关公信俗、妈祖信俗、保生大帝信俗、城隍信仰、闽台送王船、土地公信俗、黄大仙信俗、悦城龙母诞、冼夫人信俗、波罗诞等,其中,妈祖信俗和闽台送王船被联合国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中国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俗 ★★★
1146 1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
中国十大端午节习俗非遗项目 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节民俗有哪些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名重午、端五、蒲节,有吃粽子、祭祀屈原、赛龙舟、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包等习俗。那么,哪里的端午节习俗最有特色?端午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端午节习俗非遗项目,包括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嘉兴端午习俗、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五大连池药泉会、西塞神舟会、罗店划龙船习俗、安海嗦啰嗹习俗、五常龙舟胜会,这些作为中国端午节重要组成部分,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 ★★★
1313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十大抬阁非遗项目 哪里抬阁最出名 抬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芯子、飘色,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等艺术于一炉,造型优美,画面壮观,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那么,中国哪里抬阁最有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抬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峨口挠阁、广东飘色、金坛抬阁、浦江迎会、万荣抬阁、长乐抬阁故事会、海沧蜈蚣阁、山东阁子里芯子、隆尧县泽畔抬阁,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