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什么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healthy达人在线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国际上的话叫做日本脑炎,日常老百姓说的,大脑炎就是说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国一般简称叫乙脑,乙脑病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治效果最最好的传染病之一。现在有针对人的乙脑的疫苗,也有针对猪的乙脑的疫苗,所以现在乙脑的发病率大大的降低了。那么流行性乙型脑炎具体是什么症状?传播途径是什么?流行于哪个季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什么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变就是以大脑神经细胞广泛受累和脑实质炎性损害为主而出现的高热、嗜睡、抽搐、昏迷,严重的话还会有呼吸衰竭。一般情况下,当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可以通过检查脑脊液、影像学检查CT或者MRI,病原学检查在脑组织中找到病毒抗原等最终确诊患者疾病,这样可以尽早治疗,也可以早日恢复到正常。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主要传播媒介是蚊虫,如库蚊、伊蚊、按蚊等,传染源包括携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患者或家禽、家畜等。被携带乙脑病毒蚊虫叮咬的人,病毒会进入人体,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进入血液循环。当人体免疫力较强时,只会出现短暂的病毒血症,不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但如果人体免疫力低下,就会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病毒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免疫损伤,从而导致流行性乙型脑炎。

若感染此种疾病,一般潜伏期在10-14天,发病急性期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差等症状,还可能出现精神障碍、精神错乱、痴呆、癫痫发作等症状。目前对流行性乙型脑炎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应采取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发生惊厥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进行治疗,还要注意控制高热、抽搐、控制脑水肿、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发生。

流行性乙型脑炎一般流行于哪个季节

乙脑流行的季节,主要是夏季和秋季。乙脑全称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往的名称叫做日本乙型脑炎,它的病原体就是乙脑病毒。这种病原体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蚊虫叮咬,所以在蚊虫繁盛的季节,夏季和秋季才是乙脑流行的主要季节。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水痘的传染期是多少天 水痘的传染期怎么隔离
水痘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其传染期时长及有效的隔离措施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议题。在传染期内,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疱疹液及污染物品等途径高效传播。那么水痘的传染期是多少天?水痘的传染期怎么隔离?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钩端螺旋体病是什么 钩端螺旋体病传播途径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其流行几乎遍及全世界,在东南亚地区尤为严重。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本病的存在和流行。那么钩端螺旋体病具体是什么病呢?传播途径和症状特点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脑脊髓膜炎的症状和病因 脑脊髓膜炎的传播途径
脑脊髓膜炎,是一种致命的化脓性脑膜炎,如不及时就诊,死亡率较高,但该病可以预防,软脑膜的弥温性炎性改变,由于脑膜在组织解剖上与脊髓膜相延续,脑膜的炎症往往波及脊髓膜。常在冬春季节引起发病和流行,患者以儿童多见,流行时成年人发病亦增多。那么脑脊髓膜炎的症状和病因是什么?传播途径有哪些?脑脊髓膜炎能治好吗?
猴痘病毒是什么 猴痘病毒怎么预防
猴痘病毒是什么?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类中出现的症状与过去在天花患者身上所看到的症状相似。猴痘病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也没有疫苗,一般能自愈,致死率在1%-10%之间。那么猴痘病毒怎么预防?下面为大家介绍猴痘病毒的症状、传播途径、治疗、预防等相关知识。
猴痘和天花的区别 猴痘可以打天花疫苗吗
天花是人类最具毁灭性烈性传染病之一,消灭天花后,猴痘被认为人类最重要的正痘病毒感染。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症状和天花很像,很多人分不清这两种病毒,猴痘和天花的区别主要有症状、来源、传染源等等。猴痘目前没有专属疫苗可以打,那么猴痘可以打天花疫苗吗?本文为大家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