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什么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healthy达人在线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国际上的话叫做日本脑炎,日常老百姓说的,大脑炎就是说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国一般简称叫乙脑,乙脑病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治效果最最好的传染病之一。现在有针对人的乙脑的疫苗,也有针对猪的乙脑的疫苗,所以现在乙脑的发病率大大的降低了。那么流行性乙型脑炎具体是什么症状?传播途径是什么?流行于哪个季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什么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变就是以大脑神经细胞广泛受累和脑实质炎性损害为主而出现的高热、嗜睡、抽搐、昏迷,严重的话还会有呼吸衰竭。一般情况下,当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可以通过检查脑脊液、影像学检查CT或者MRI,病原学检查在脑组织中找到病毒抗原等最终确诊患者疾病,这样可以尽早治疗,也可以早日恢复到正常。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主要传播媒介是蚊虫,如库蚊、伊蚊、按蚊等,传染源包括携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患者或家禽、家畜等。被携带乙脑病毒蚊虫叮咬的人,病毒会进入人体,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进入血液循环。当人体免疫力较强时,只会出现短暂的病毒血症,不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但如果人体免疫力低下,就会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病毒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免疫损伤,从而导致流行性乙型脑炎。

若感染此种疾病,一般潜伏期在10-14天,发病急性期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差等症状,还可能出现精神障碍、精神错乱、痴呆、癫痫发作等症状。目前对流行性乙型脑炎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应采取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发生惊厥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进行治疗,还要注意控制高热、抽搐、控制脑水肿、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发生。

流行性乙型脑炎一般流行于哪个季节

乙脑流行的季节,主要是夏季和秋季。乙脑全称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往的名称叫做日本乙型脑炎,它的病原体就是乙脑病毒。这种病原体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蚊虫叮咬,所以在蚊虫繁盛的季节,夏季和秋季才是乙脑流行的主要季节。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区别在哪里 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用药一样吗
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是常见的生病的原因,很多情况下医生只是简单的告诉患者发生了感染,具体是什么感染,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区别在哪里,大部分人是不太清楚的。那么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区别在哪里?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用药一样吗?如果你对这个也感到好奇,那么就看看下文的介绍吧。
红眼病的潜伏期是几天 红眼病住同一个屋子会传染吗
提到红眼病,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在学校里常常会出现红眼病的病例,而且传播速度快。一个班如果有一个病例,那甚至能有一半都被传染。因此很多朋友想知道红眼病的潜伏期是几天,更好的预防红眼病。那么下面就会为大家介绍。
拉姆达变异毒株症状 拉姆达和德尔塔谁厉害
随着德尔塔变异株的加速蔓延,国内疫情形势日益严峻。然而,德尔塔还没走,变异毒株拉姆达又来势汹汹。据研究,新冠病毒的拉姆达变异毒株不仅具有高度传染性,而且有可能降低疫苗的效果。那么拉姆达和德尔塔谁厉害?如何防范?下面为大家介绍拉姆达变异毒株症状、特点等相关内容。
脑脊髓膜炎的症状和病因 脑脊髓膜炎的传播途径
脑脊髓膜炎,是一种致命的化脓性脑膜炎,如不及时就诊,死亡率较高,但该病可以预防,软脑膜的弥温性炎性改变,由于脑膜在组织解剖上与脊髓膜相延续,脑膜的炎症往往波及脊髓膜。常在冬春季节引起发病和流行,患者以儿童多见,流行时成年人发病亦增多。那么脑脊髓膜炎的症状和病因是什么?传播途径有哪些?脑脊髓膜炎能治好吗?
红眼病传染期为多少天 红眼病多久才不会传染
红眼病在医学上叫做急性结膜炎,属于一种传染性眼部疾病,是春秋季节非常多见的疾病,主要是和各种细菌、病毒侵犯人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当身边有人感染了红眼病时,许多人都会比较惶恐,想知道红眼病传染期为多少天以及红眼病多久才不会传染,那么下面这篇文章就会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