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研究生学位。
2005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理学博士学位。
2006年7月,获得紫金山天文台空间探测博士学位。
1992年8月,进入紫金山天文台进行科研工作。
1998年,被派往德国学习。
2002年12月,出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空间天文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
2019年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
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2024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06年,荣获“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
2008年,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7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2018年,荣获“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
1998年,在德国学习期间取得观测方法的突破——采用高能量分辨的薄探测器也能探测高能电子,大大压缩探测器的体量和成本。
2004年,项目《伽玛射线谱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项目《嫦娥一号卫星伽玛射线谱仪》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项目《空间探测暗物质粒子》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2年,项目《高能电子宇宙射线、伽马射线观测结果及技术方法》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2年,项目《伽玛射线谱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5年,项目《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在嫦娥三号巡视探测器中的应用》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作为首席科学家提出并领导实施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项目,实现中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
2016年,项目《嫦娥二号伽马射线谱仪》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8年,项目《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器》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