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自动化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环境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工程力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机械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机械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土木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城乡规划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建筑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中国985工程十大名校 NO.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材料物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信息安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车辆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软件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计算机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通信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交通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材料化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中国211大学十大名校 NO.13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黑龙江最美的十所大学 NO.8
适合考研捡漏的十大985大学 NO.13
应用化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6
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7
中国十大国际知名高校 NO.17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8
全国十大有前途的大学 NO.18
考研难度较高的10所高校 NO.20
东北地区十大名校 NO.1
中国十大工业大学 NO.1
10所考研比较好的理工类大学 NO.2
中国十大理工类大学 NO.3
北方十大名校 NO.4
全国理科较难考的十所大学 NO.17
国防七校学校名单 NO.1
哈尔滨市十大名校 NO.1
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名单 NO.1
黑龙江十大名校 NO.1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计算机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5
中国建筑老八校 NO.7
理科生考研十大热门大学 NO.7
人工智能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数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28
物理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30
机器人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中国十大最美理工大学 NO.2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数字经济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 NO.9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名单 NO.1
开设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的大学 NO.1
中坚九校名单 NO.2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中国很难考的十所理工类大学 NO.4
机械五虎大学名单 NO.4
深圳市十大名校 NO.5
中国男生比例高的10所大学 NO.7
中国就业率高的10所大学 NO.10
香港高才通资格内地院校名单 NO.10
中国院士数量较多的10所大学 NO.14
中国男女比例比较失衡的10所大学 NO.15
中国难考的十所大学 NO.18
全国十大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NO.35

x12
五星好评
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住所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形成了“政治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校训育人”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于1996年、2001年、2011年、2021年四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于1984年、2011年、2016年、2021年四次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工业和信息化部“一提三优”工程特别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入选全国首批十所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学校持续发挥党建双创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引领优势,不断完善“学校党委主导、学院党委主体、党支部主心骨、党员主人翁”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持续深化“+支部”“榜样库”“工作室”思政工作品牌内涵,高质量建设一批理论宣讲团和先进事迹报告团。2021年刘永坦院士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学校秉持“强精优特”学科建设理念,坚持扬工强理重交叉,形成了优势特色学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支撑学科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截至2024年9月,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
学校始建于1920年。
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
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
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
2001年,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成立。同年,哈工大威海分校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10年,工业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签订三方重点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协议。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4年4月,市校签署办学协议,共建哈工大(深圳)。5月,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筹备举办本科教育;深圳市政府与哈工大签署新的合作办学协议,在与哈工大本部统一品牌、统一规划、统一学术标准的前提下,在深圳研究生院基础上筹备共建本硕博教育体系完备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2017年6月,工信部所属7所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发起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G7联盟)。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揭牌成立。
2020年1月,入选“强基计划”试点高校;9月,正式加入环太平洋大学联盟。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1年5月,成为“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会员单位之一;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2022年,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6月1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暨问天书院正式揭牌。
2023年1月12日,发起成立卓越大学智库联盟。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举行。6月10日,发起成立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同年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同年6月10日,学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等共同发起成立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同年8月10日,黑龙江碳达峰·碳中和高峰论坛暨黑龙江省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同年11月1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此外,学校入选2023年“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哈工大成立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6月1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8月1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科群学术咨询委员会成立。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10月,具体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