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湖北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录查询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湖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智慧的湖北人民,创造了多元的文明成果。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北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漆器髹饰技艺、绿茶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铅锡刻镂技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青铜器制作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北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Ⅷ-100 传统棉纺织技艺(枣阳粗布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
Ⅷ-127 漆器髹饰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荆州市 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艺术研究所)
Ⅷ-148 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恩施市 恩施玉露茶产业协会
Ⅷ-152 黑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赤壁市 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
Ⅷ-152 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
Ⅷ-194 铅锡刻镂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荆州市 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艺术研究所)
Ⅷ-211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咸丰县 咸丰县文化馆
Ⅷ-251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
Ⅷ-255 制漆技艺(坝漆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Ⅷ-257 简牍制作技艺(楚简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荆州市

声明:以上湖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湖北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介绍
我国茶叶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西周祭祀的仪礼上已出现了用来佐饮的茶。古代茶称为“荼”,名见《诗经》。三国和西晋时代,江南饮茶已成习尚。唐代茶风大盛,玄宗在《开元文字音义》中将“荼”改为“茶”,其后还出现了陆羽的《茶经》。宋代以前,饮用的茶多为紧压茶,即将茶叶蒸后捣碎,制成团块状,饮时用水烹煮,有时还在茶中放入瓜仁、松子等干果。至清代改为沸水冲泡,相沿至今。绿茶是以高温杀青而未经氧化、发酵的茶种,又称“不发酵茶”。其制作流程主要包括采摘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 【 详细>>】
漆器髹饰技艺是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重庆漆器是我国四大漆器之一。解放后,重庆漆器更闻名于世。数十件漆器作品被故宫博物院、英国维多利亚国立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也一直被作为国家礼品用来赠送外国首相和国际友人,获得赞誉无数。许多文物考古专家都以为制作技艺已经失传,事实上,2000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沙地区不断传承。 【 详细>>】
黑茶原是“边茶”,早在16世纪末期便被商贾越境私贩。到了明朝,黑茶才定为“官茶”,专销西北,至陕、甘、青、新、宁、藏少数民族地区,故又称“边(销)茶”。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产区广阔,销售量大,花色品种很多。2008年,黑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益阳市茯砖茶制作技艺、安化县千两茶制作技艺和四川省雅安市南路边茶制作技艺。 【 详细>>】
青铜编钟制作技艺是以铜、锡、铅为材料,通过制模、制范、结壳、浇铸、修整、校音等数十道工序,制成两件以上的铜钟,编组悬挂可用于演奏。集工艺、礼制、音乐之大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 详细>>】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湖北咸丰县、湖南省永顺县、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吊脚楼是土家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传统民居。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属于国家级文化传统技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辖区内。2011年5月23日,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制漆技艺(坝漆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申报的制漆技艺(坝漆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详细>>】
楚简制作技艺是以竹、绳为原材料,通过制作毛坯、蒸煮晾干、文字书写、编联成册等工序制成竹简的传统工艺。其技艺流程包括杀青、解片、蒸煮、冲洗、晾干、简背划痕、刻契口、书写、编联等工序,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区。 【 详细>>】
中国传统纺织技艺历史悠久,自7世纪棉花从印度传入后,中国纺织业即由麻纺转为棉纺。到元代,在黄道婆纺织技术改革的影响下,河北魏县、肥乡县等地的纺织业逐步发展兴盛起来,用土布裁制的衣被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2008年6月7日,传统棉纺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铅锡刻镂”是荆州敖氏家族用于制作、复制古代青铜器的核心技术,利用铅锡的独特性,通过打击、扭曲、编织、挤压、刻镂等手法,把平面纹饰和立体、扭曲、镂空等造型结合起来,把器物形状和动物形态结合起来,最终完成精致的模型。有专家曾说,“铅锡刻镂”技艺对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模具制造技术提供了切实的范例,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原真性修复有极高的实用价值。2011年05月23日,铅锡刻镂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四川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非物质文化有哪些?本文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四川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中国四大名绣蜀绣、传统戏曲川剧,还有四川竹琴、川江号子、绵竹木版年画、蜀锦织造技艺、古蔺花灯、羌族刺绣、豆瓣传统制作技艺等,下面还盘点了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四川非遗文化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 ★★★
4.4w+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创造了灿烂文化。你知道重庆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吗?maigoo网编整理了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川江号子、梁平木版年画、铜梁龙舞、木洞山歌、秀山花灯、四川竹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以下盘点了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的重庆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 ★★★
5.4w+ 32
西藏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西藏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包括舞蹈、戏剧、美术、手工技艺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积淀厚重,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那么,西藏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西藏十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格萨(斯)尔、西藏藏戏、藏族唐卡、藏医药浴法、藏族的毛织技艺、藏刀及锻制技艺、锅庄舞、藏香制作技艺等西藏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南采茶戏等非遗文化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你知道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剧、那坡壮族民歌、彩调、桂南采茶戏、壮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 ★★★
2.4w+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