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锡刻镂”是荆州敖氏家族用于制作、复制古代青铜器的核心技术,利用铅锡的独特性,通过打击、扭曲、编织、挤压、刻镂等手法,把平面纹饰和立体、扭曲、镂空等造型结合起来,把器物形状和动物形态结合起来,最终完成精致的模型。有专家曾说,“铅锡刻镂”技艺对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模具制造技术提供了切实的范例,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原真性修复有极高的实用价值。2011年05月23日,铅锡刻镂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Ⅷ-194
  • 申报地区: 湖北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历史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的使用通常被视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据文献记载,在古人心目中,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能或用途,一是盛装物体,一是陈设布列。

自古以来,楚人以“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与创新意识,创造了许多辉煌的奇迹与惊采绝艳的文化,而繁复美观的青铜器可谓是楚文化的代表。说起青铜器,荆州人肯定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荆州作为南方青铜器的重要发掘地,出土过不少纹式繁复、精美绝伦的楚式青铜器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北省陆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1965年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的青铜剑,剑刃薄而锋利,色泽如鲜。

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诗人郭沫若曾赋诗:“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银镂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1978年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造型奇特,纹饰华丽,其精湛的青铜冶铸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堪称中华文明的瑰宝。楚式青铜器具的重要工艺——铅锡刻镂技艺在荆州得到很好的传承。

技艺特色

楚系青铜器纹饰繁复精细,纹饰制模技艺普遍认为已经失传,然而当敖朝宗的楚式青铜器作品公开后,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敖老师用传统方法制作、复制青铜器,其中一道制作工序——铅锡刻镂技艺,其细如发丝的纹饰雕刻手法令不少专家折服。铅锡刻镂技艺要求极高,有二十多道复杂的工序,所以一个精致的云纹盒,要耗时8个月才能完成。

除此之外,铅锡刻镂技艺还有一套严格的心法口诀,做工时不仅要心如止水,还要根据不同的工艺流程默念心法口诀,这些心法口诀“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敖氏家族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世代相传,把无形的文化理念转化为操作性强的实用技艺,并在传承中将新的体验与心法融会贯通,丰富了青铜文化的人文内涵。

制模

“制器先有模,无模难成器,成模有尺寸”、“成模上铅锡,刻镂驰其中”。制模有技巧,“圆刮方削成模道,动物成模先观形”、“分划分三四,六八方位出,宫格画纹饰,上下高低皆有度,反复比较能安心。”

雕刻

“万物有型,物象必实,实则可镂”,铅锡刻镂技艺重刀功,雕刻时要“肩背紧、手腕活,脚落地、手落桌”。下刀要“挑刀指用劲,以免伤眼窝”。“用刀力必致,用针力上尖”,尽管花饰繁缛,但是有章可循,“单元相同刻一侧,花形相对刻一片,平起平走刻一排”,这样“每刀相连,前后相引”,方能“四平八稳,镂花凝重”。雕刻过程也是磨砺心智的过程,“恒定心力,眼手一致,宁停不急”,“紧而不急,慢而不松,心气平和”。刻错了也不必担忧,“如有错,宁可错不可乱”。

改动

铅锡刻镂的特点还在于,一旦刻错缺损,不必从头做起,施行局部修复即可,“审形若要改,改动应先思”。

传承现状

铅锡刻镂技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制作、复制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精细程度和纹饰的流畅自如,用铅锡刻镂技艺铸造出来的青铜器纹饰造型与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极为相似。敖老师的这项技艺成为国家第三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还入选上海世博会,并获得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等各项奖项,他本人也被省文化厅评为铅锡刻镂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而敖老师之所以拥有如此高超的技艺,与他们家世代相传的手艺是分不开的。

敖师傅家修复、复制古代青铜器的技艺世代相传,敖朝宗作为第四代传人十几岁就跟随父亲和外祖父学艺20余年。其子敖兴华为第五代传人。一家人如今经营着敖氏家庭作坊。敖朝宗致力于文物修复及仿复制,曾多次受邀湖北省考古所、湖北省博物馆,参加文物发掘与文物复制工程。

如今,敖朝宗已将自己的青铜器作品投入市场,让青铜器不再成为遥不可及、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工艺品,让更多的人能进一步的了解蕴藏在青铜器背后的文化内涵。敖朝宗已经将这门技艺传给了他的儿子及儿媳,一家人都从事着青铜器的制作。敖老师说,艺术离不开生活,他们凭借这门手艺老老实实吃饭,希望能将这门手艺一直传承下去。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巧笑倩兮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湖北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湖北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录查询
湖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智慧的湖北人民,创造了多元的文明成果。其中上榜国家级非...
湖北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湖北国家级非遗传统美术名录查询
荆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湖北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勤劳勇敢的湖北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瑰丽多彩的文明成果,形成了如今的...
湖北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湖北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湖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北地区的传统音乐资源丰厚,鄂西南三峡流域、清江流域、土家族、...
湖北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公布 湖北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悠久的流传历史,还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文化遗产,中国乃至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
湖北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录 湖北传统医药非遗有哪些项目
湖北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代表文化有楚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铜文化、漆器文化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北传统医药非...
湖北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单 湖北非遗传统戏剧有哪些
荆楚文化,以“剧”闻名,湖北现有22个地方剧种,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给荆楚文化增添了别样的风味。戏剧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
湖北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湖北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湖北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代表文化有楚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铜文化、漆器文化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北省民俗非遗...
湖北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湖北非遗民间文学名录
湖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悠久的流传...
湖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北非遗曲艺名录
湖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鼓盆歌、...
湖北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湖北游艺与杂技非遗名录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十分丰富,享有“文物大省”...
【中国非遗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技艺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技艺,有...
广西非遗传统技艺有哪些 广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遗名录大全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面临南海北部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通道口。广西这里山水如画,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特殊的...
中国十大传统技艺 中国上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0个传统技艺
传统技艺是中国民间传承下来的技艺,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那么,中国著名的传统技艺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世界级非遗传...
贵州传统技艺国家级非遗名录 贵州省非遗传统技艺有哪些
贵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而且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贵州不仅产名酒,也有很多传统工艺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贵州传统...
黑龙江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单
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有些已进入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的创作,产生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有些已进入旅游文化产业行列,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
山西非遗传统技艺有哪些 山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遗名录名单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
新疆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录查询 新疆非遗传统技艺有哪些
新疆地处亚洲腹地,是古代丝绸之路交通中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枢纽。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为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古城址、古墓葬等大...
云南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单公布 云南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云南作为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拥有着除汉族外还有彝族、苗族、回族、傣族等25个少数民族,因此使得云南的民族文化非常多样性,成为了中国非物质...
重庆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录 重庆市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除向西接盆地腹地外,北、东、南等方向多为盆周山地环绕,历史以来形成了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巴渝文化的独特性和...
湖南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单公布 湖南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汉族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