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录 山东传统戏剧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文化遗产包罗万象且异彩纷呈,是古往今来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作为整体,其本体结构与物质结构和非物质结构,这三者相互依存,难以割裂;作为本体,其包含了不同时代、流派和创造者的全部代表性作品,能够作为文化遗产留存后世,其必有本体的存在意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就有大平调、茂腔、皮影戏、吕剧、山东梆子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东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戏剧名单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Ⅳ-26 大平调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东明县 山东省东明县大平调剧团
Ⅳ-26 大平调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菏泽市牡丹区大平调非遗保护传承中心
Ⅳ-26 大平调 传统戏剧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成武县 成武县文化馆
Ⅳ-28 京剧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 山东省京剧院
Ⅳ-43 柳子戏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 山东省柳子剧团
Ⅳ-44 大弦戏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菏泽市 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
Ⅳ-50 四平调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金乡县 金乡县文化馆
Ⅳ-50 四平调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成武县 成武县四平调保护传承中心
Ⅳ-63 柳琴戏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枣庄市 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枣庄市艺术剧院)
Ⅳ-63 柳琴戏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临沂市 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
Ⅳ-66 五音戏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淄博市 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Ⅳ-67 茂腔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高密市 高密市艺术剧院
Ⅳ-67 茂腔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胶州市 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Ⅳ-67 茂腔 传统戏剧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Ⅳ-71 道情戏(蓝关戏)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莱州市 莱州市文化馆
Ⅳ-71 道情戏(沾化渔鼓戏)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沾化县 滨州市沾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中国沾化渔鼓戏剧团)
Ⅳ-79 一勾勾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临邑县 临邑县文化馆
Ⅳ-91 皮影戏(泰山皮影戏)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泰安市 泰安市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
Ⅳ-91 皮影戏(济南皮影戏)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济南市 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Ⅳ-91 皮影戏(定陶皮影)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定陶县 菏泽市定陶区文化馆
Ⅳ-113 二夹弦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定陶县 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
Ⅳ-116 吕剧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吕剧院 山东省吕剧院
Ⅳ-116 吕剧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济南市 济南市吕剧院
Ⅳ-116 吕剧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博兴县 博兴县京剧团(吕剧团、扽腔剧团)
Ⅳ-116 吕剧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 东营市东营区文化馆
Ⅳ-116 吕剧 传统戏剧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滨州市 滨州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
Ⅳ-117 柳腔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即墨市 青岛市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青岛市即墨区柳腔剧团)
Ⅳ-118 山东梆子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菏泽市 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
Ⅳ-118 山东梆子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泰安市 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
Ⅳ-118 山东梆子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嘉祥县 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
Ⅳ-119 莱芜梆子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莱芜市 济南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莱芜梆子剧团)
Ⅳ-120 枣梆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菏泽市 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
Ⅳ-146 鹧鸪戏 传统戏剧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淄博市临淄区文化馆
声明:以上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戏剧名单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山东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戏剧名单项目介绍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京剧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在中国各地都有广泛的表演,但北京、天津和上海仍是主要的演出中心。京剧的唱、念主要使用北京方言,剧本则遵循一系列注重形式和韵律的严格规则而创作。京剧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戏曲审美理想的集大成者,并且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得到广泛认可。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如以菏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的“大平调”。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 【 详细>>】
茂腔是流行于山东省青岛、潍坊、日照等地的传统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活跃在山东省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市。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 详细>>】
枣梆是山东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古曹州(今菏泽),在山东又称本地,人山西)读如找(zhǎo),系由“山西人”三字拼成的一个新造字,是指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发生变化,学唱者又多为本地人,所以传出了这个名称,意即“本地的山西梆子”故一称“zhao梆”,其源出自山西东南部的“上党梆子”,因而又名“泽州调”。2008年6月7日,枣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柳子戏是流行于以山东济宁、菏泽、泰安、江苏徐州为中心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有“糠窝窝”、“百调子”、“吹腔”之称呼,是中国传统戏曲古老声腔之一。中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其中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柳子剧团申报的《柳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187 Ⅳ-43。 【 详细>>】
大平调初称“大油梆”、“大梆戏”,因其使用的梆子长50厘米、5斤多重而成名,因其较高调(河南梆子在豫北的俗称)音调低,在建国初期被文化部门定名为大平调。大平调是河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按照剧团数量、观众人数、活动范围等因素评测,可属河南省第四大剧种。其声腔属于梆子腔系统,主要流行于豫北、冀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等地,它起源于明代中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大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柳腔是山东省青岛地区的传统地方戏剧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约在百余年前,又因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四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哨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无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不能完全协调,只能配合着往上溜,故称“溜腔”,后因溜字不雅,改为“柳腔”,即墨也因之称为“柳腔之乡”。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 【展开全部】 【 详细>>】
"一勾勾"是由山东省高唐一带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传统戏曲剧种。由于其唱腔在每个上、下句结束时,总要以假声颤一下,通常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称为"一勾勾"。或因它的主弦四弦胡琴而称为"四根弦"或"四音"。 流行地区以临邑、齐河、禹城、夏津、高唐、临清为中心,传播至德州、惠民、济南、泰安、潍坊以及河南省东部和河北省南部。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非遗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戏剧项目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戏剧得以传承,有很多戏曲剧种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戏剧名单,包括京剧、粤剧、豫剧、川剧、皮影戏、梨园戏、秦腔、河北梆子、汉剧、评剧、越剧等。
中国十大经典皮影戏 皮影戏表演剧目 好看的灯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艺术性非常之高,很多皮影戏表演剧目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十大经典皮影戏,包括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西游记、牛郎织女、五峰会、白毛女等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河南曲剧十大经典曲目 曲剧名家名段唱段盘点 曲剧全场戏推荐
河南曲剧也叫高台曲,是中原大地土生土长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它以清新淳朴、优美动听的艺术特色,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已成为河南的三大剧种之一。你听过哪些好听的曲剧选段呢?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河南曲剧十大经典曲目,包括:陈三两、卷席筒、风雪配、花庭会、跑汴京、小二姐做梦、游乡、寇准背靴等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豫剧十大经典剧目 好听的河南豫剧 豫剧经典唱段大全
豫剧发源于河南开封,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很多好听的评剧选段都脍炙人口,maigoo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豫剧十大经典剧目,如朝阳沟、梵王宫、春秋配、程婴救孤、三上轿、白莲花、白蛇传、穆桂英挂帅、抬花轿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藏戏非遗名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有哪些
国内藏戏非遗有哪些?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而著名的藏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拉萨觉木隆、日喀则仁布江嘎尔、日喀则迥巴、日喀则南木林湘巴、山南雅隆扎西雪巴等。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些我国有名的传统藏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