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非遗民间文学有哪些 山东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录大全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作为齐鲁文化圣地,山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尧的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徐福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东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Ⅰ-7 梁祝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济宁市 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
Ⅰ-8 孟姜女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淄博市 淄博市淄川区文化馆
Ⅰ-8 孟姜女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莒县 莒县文化馆
Ⅰ-8 孟姜女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 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9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博兴县 博兴县文化馆
Ⅰ-35 尧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
Ⅰ-36 牛郎织女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沂源县 沂源县文化馆
Ⅰ-41 徐福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胶南市 青岛市黄岛区琅琊暨徐福研究会
Ⅰ-41 徐福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青岛市黄岛区文化馆
Ⅰ-42 陶朱公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定陶县 菏泽市定陶区文化馆
Ⅰ-43 麒麟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巨野县 巨野县文化馆
Ⅰ-43 麒麟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嘉祥县 嘉祥县文化馆
Ⅰ-44 鲁班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曲阜市 曲阜市文化馆
Ⅰ-44 鲁班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滕州市 山东省滕州市文化馆
Ⅰ-45 八仙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蓬莱市 蓬莱市文化馆
Ⅰ-46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即墨市 青岛圣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Ⅰ-46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莒县 莒县文化馆
Ⅰ-46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文登市 威海市文登区文化馆(威海市文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46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诸城市 诸城市文化馆
Ⅰ-55 崂山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青岛市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Ⅰ-90 舜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诸城市 诸城市文化馆
Ⅰ-94 庄子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东明县 山东省东明县文化馆
Ⅰ-95 柳毅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 潍坊市寒亭区文化馆
Ⅰ-103 牡丹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
Ⅰ-104 泰山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泰安市 泰安市泰山景区教育中心
Ⅰ-133 胡峄阳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青岛城阳流亭峄阳文化园
Ⅰ-134 孟母教子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邹城市 邹城市文化馆
声明:以上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山东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介绍
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该传说相关的节日是七夕节。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美妙动人,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常以“牛郎织女”来描述夫妻的恩爱。 【 详细>>】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其故事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编写,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一个是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造。孟姜女传说渊源很早,从战国时期开始就见端倪。《春秋左氏传》 《礼记·檀弓》《孟子》以及汉代《说苑》《列女传》等都有一些片断记载。 【 详细>>】
八仙传说是山东地方民间传说之一,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几乎是人人都熟悉的故事。这八位神仙究竟是凭空杜撰出来的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上某些人物的模拟化呢?应当说,一切神灵都是人造的,所谓“八仙”自然也不例外。大部分是以历史人物为依据而产生的,不过说法有异。2008年6月7日,八仙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秃尾巴老李的民间传说故事在山东广为流传,与现在流传故事相似的文字记载,见于清朝袁枚的《子不语》:“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浣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这是秃尾巴老李故事起源的一个版本,还有许多其它的演绎与版本。2008年,山东省即墨市、莒县、文登市、诸城市申报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徐福传说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民间传说,长期以来流传在沿海一带的民众当中。徐福,字君房,秦代方士,琅琊人,其于公元前219年和前210年,在琅琊台两次上书秦始皇,为其入海寻求神山仙药。公元前210年,徐福率3000名童男女和五谷百工由琅琊台下的琅琊港扬帆启航东渡日本,一去不返。两千多年以来,这一传说以故事、诗歌等民间文学形式口耳相传,世代流播。徐福传说深深扎根于民间,富有地方特色,特别是这些传说中的语言提炼尤为突出,所写地理位置、农家民俗,都有着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这些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全部】 【 详细>>】
鲁班传说是山东地方民间传说之一。春秋战国是中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动的时代。手工工匠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新的生产力的出现和生产工具的变革为工艺技术的提高创造了条件。鲁班是春秋末期鲁国的一个工匠,名叫公输盘。公输盘在这个时期对工艺制造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他技艺超群,又是鲁国人,所以后来人们就称他为“鲁班(般)”。2008年6月7日,鲁班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胡峄阳传说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民间文学。 【 详细>>】
舜,有虞氏,亦称虞舜,是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孟子·离娄篇》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父瞽叟盲,母早死,后母之子象欲杀舜。在尧二女的帮助下,战胜其傲狠之弟象。舜勤劳、善良,品行端正,以孝著称,有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墨子·尚贤下》:“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有传说称舜是箫的创造者。(《世本·作篇》)经四岳推荐,尧以二女妻舜,禅帝位于舜。舜又以天下授禹。后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尝被尊为春神和农业神。 【 详细>>】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 【 详细>>】
陶朱公传说源于山东定陶,广为流传于我国的民间及世界华商中,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陶朱公,本名范蠡,字少伯,楚国宛城三户(今河南省南阳淅川县)人,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营思想家。相传,范蠡弃官离越后,经齐国西行至陶(今山东省定陶县),以陶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遂定居于陶,开创伟业。定陶之名由此而始。其中所涉地理位置、农家民俗、引典佐证、历史记载都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2008年6月,山东省定陶县申报的陶朱公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4w+ 76
山东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非遗文化有哪些?据maigoo小编了解,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众多种类。本文整理了山东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风筝制作技艺、锡雕、山东大鼓、柳子戏、山东琴书、崂山民间故事、杨家埠木版年画、鲁锦织造技艺、莺歌柳书、山东花鼓等,下面还为大家盘点了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 ★★★
2.6w+ 22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坊国家级非遗项目盘点
潍坊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世界风筝都、中国画都、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拥有丰富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据了解,诸城派古琴艺术和高密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潍坊风筝制作技艺、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核雕、高密茂腔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本文编辑整理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 ★★★
2211 4
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青岛国家级非遗名单
青岛,别称岛城、琴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哪些?据了解,青岛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崂山民间故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徐福传说、崂山道教音乐、胶州秧歌、茂腔、柳腔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海云庵糖球会、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胡峄阳传说、徐福传说等。下面本文编辑整理了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
4.5w+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