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14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福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众多,比如南音、妈祖信俗、软木画等等哥哥蜚声中外。那么你知道福建非物质文化还有哪些吗?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妈祖信俗、软木画、厦门漆线雕技艺、莆仙戏、畲族小说歌、高山族拉手舞等,下面还为大家整理了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内容之一。据MaiGoo小编了解,其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南音曲词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等曲目广为流传。2006年5月20日,南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材料,采用榫接、艌缝等核心技艺,使船体结构牢固,舱与舱之间互相独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结构形式,是福建省晋江市、宁德市蕉城区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12日,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 详细>>】
福建非遗文化有哪些?妈祖信俗是指妈祖信仰习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2006年5月20日,妈祖祭典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也是莆田市第一次世界级遗产,使湄洲获得了一张世界名片。 【 详细>>】
软木画,又名“木画”,是流行于福建省福州地区的一种软木雕刻手工技艺。软木画具有工艺精细、景致逼真等特点,适宜于表现山水风景、亭台楼阁、园林建筑。2008年6月7日,软木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软木画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 详细>>】
厦门漆线雕技艺是福建省厦门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是用陈年的砖粉、大漆和熟桐油等原料调和,反复舂打成柔软而又富有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由手工搓成线状的“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2006年5月20日,厦门漆线雕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厦门漆线雕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 详细>>】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福建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其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2006年5月20日,莆仙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是畲族民间歌手们根据本民族生活习俗、心理素质改编创作的。畲歌可分叙事歌、小说歌、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四种类型,并按着这几种类别的产生演义着畲族的历史。畲族小说歌在畲族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畲族文化发展中一个进步性的产物。2006年5月20日,畲族小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高山族拉手舞是高山族的一种自娱性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福建省华安县、台湾岛的中部山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高山族拉手舞是高山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加强对高山族舞蹈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交流,对增强海峡两岸文化认同、促进祖国统一,对丰富中国民间舞蹈特别是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2008年6月7日,高山族拉手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流行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传统丝竹音乐。泉州北管的音乐风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具有遒劲、朴实的个性,素有“天子传音”的誉称。2006年5月20日,泉州北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高甲戏有六百多种传统剧目,包括《大闹花府》、《困河东》、《斩黄袍》、《林文生告御状》、《管甫送》、《杏元思钗》、《孟姜女》等,作为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海内外有着较大影响。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福建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名称 遗产项目编号
南音 世界非遗,Ⅱ-71(国家级)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世界非遗,Ⅷ-138(国家级)
妈祖祭典 世界非遗,Ⅹ-36(国家级)
软木画 Ⅶ-90
厦门漆线雕技艺 Ⅷ-55
莆仙戏 Ⅳ-3
泰宁风景旅游区
畲族小说歌 Ⅰ-30
高山族拉手舞 Ⅲ-65
泉州北管 Ⅱ-72
高甲戏 Ⅳ-48
剪纸 世界非遗,Ⅶ-16(国家级)
傩舞 Ⅲ-7
灯彩 Ⅶ-50
龙舞 Ⅲ-4
越剧 Ⅳ-53
中医正骨疗法 Ⅸ-6
马仙信俗 Ⅹ-152
惠安女服饰 Ⅹ-64
婚俗 Ⅹ-139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据maigoo小编所知,上海现有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220项,其中包括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本文整理了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沪剧、锣鼓书、上海绒绣、顾绣、越剧、浦东说书、毛笔制作技艺等,还为大家盘点了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 ★★★
3w+ 22
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公布【附184人完整名单】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工作,经材料复核、专家初评、评审委员会审议、厅务会研究等环节,最终共有184人入选名单,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戏剧等多个领域。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名单吧!
河南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那么,河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河南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豫剧、少林功夫、汴绣、信阳毛尖茶、罗山皮影戏、洛阳唐三彩、汝瓷、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牡丹花会、灵宝剪纸等河南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河南非遗项目名单吧。
甘肃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甘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且丰富。那么,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甘肃十大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格萨(斯)尔、甘南藏戏、洮岷花儿、陇东皮影·环县皮影等甘肃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陇剧、庆阳香包等甘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肃文化 ★★★
2.5w+ 12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