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是畲族民间歌手们根据本民族生活习俗、心理素质改编创作的。根据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编写成的小说歌,有《钟良弼》《钟景祺》《蓝佃王》等篇。2006年5月20日,畲族小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详细介绍 PROFILE +

发展历史

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清朝时,白露坑畲族人民很重视自身的文化教育和生存发展问题,他们办私塾、兴商业、勤耕作,吸纳汉族的先进文化。这一带的畲族歌手中,一些识字的能看懂汉族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的人,将其改编成畲族山歌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并结合本民族语言特点,进行再创作,从而诞生了最早的“小说歌”文艺形式。

小说歌的出现,恰好弥补了畲族无戏剧的情况,畲族人常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嫁娶的对歌习俗。小说歌除了由畲族民间歌手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话本改编外,还根据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和结合畲族的生活特点、心理素质重新进行了艺术创造,如歌颂畲族历史英雄的《钟景祺》《蓝佃玉》,以及反对种族歧视的民间故事《钟良弼》等唱词。

小说歌作为长篇故事歌,是畲族民众创造的文学样式和文化载体。历史上,白露坑村曾出现钟学吉、雷德朵、钟学算等杰出歌手 ,其全盛时期,约在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的清道光年间到民国初年。

主要内容

畲歌可分叙事歌、小说歌、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四种类型,并按着这几种类别的产生演义着畲族的历史。畲族小说歌则是畲族民间歌手对族内外历史人物或艺术虚构人物的歌唱,有的是根据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编写的长篇叙事诗,如《钟良弼告阻考》;有的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改编,如《白蛇传》。

小说歌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汉族章回小说、评话唱本、民间传说故事等改编而成的汉族题材小说歌,如《孟姜女寻夫》、《牛郎织女星》、《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孔子过番》、《奶娘传》、《薛平贵》、《唐伯虎》、《八美楼》、《乾隆下江南》等;一类是根据本民族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事迹创作而成的畲族题材小说歌,如《钟良弼》、《蓝佃玉》、《田公元帅》、《钟景期》等。此外,《畲族音乐文化》里认为小说歌是指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福州评话唱本改编的故事以及畲族自身的生活性故事长篇——如《畲岗山》、《白鹤渡双》、《石莲花》、《寻贤娘》、《殉情歌》、《处州睇灯》、《钟景祺与雷万春》等。

从形式上看,小说歌七言为一句,每四句为一个单位,称为“一条”,每篇小说歌至少都有几十条;有格律要求,一、二、四句末字必须用同韵,类似汉语格律诗的“七绝”,但讲究的是畲语方言押韵;歌本虽用汉字记录,但经常出现外人无法理解的记音假借字词,表现出强烈的本民族语言特点。

演唱场合

唱小说歌的一个重要场合就是“来客落寮对唱”。旧时畲村里,只要有本族客人来,当晚就会有一场会亲盘歌。夜幕降临时人们会早早吃过晚饭,集中到来客人的主人家,本村的歌手们也相约来到主人家准备挑战客人。如来的是女客,村里男青年必须上场盘唱,来的是男客则女青年必须上场盘歌,一般同姓、同性的不对歌。庭院里男左女右分座,外围是听歌者。活动程序是有规定的,不同畲区大同小异。通常必须由主人方先起歌楼,主人方歌手给客人端茶水敬茶,诚邀客方回歌对歌。敬茶邀对后如果客方不接茶迟迟不回对的,主方就采用激将法,唱可以刺激客方自尊心的或给客方戴高帽的歌,“挑逗”客方以达到对歌目的。客方一定要等主人唱了《八仙头》或《王凤头》(也有称之为《黄蜂头》或《凤凰头》的)等序歌后,客方才开始唱。主客双方完成上述礼节后,进入了实质性对歌,一般主唱一首、客唱一首的盘唱;也有同一首歌各唱一条的。对歌内容很丰富,男女双方要一唱一答,答得准确,如果一方答不准确就视为输一回合,如同汉族的对对子一样。一般上半夜盘“散条”,即内容较短的杂歌,如盘字歌、花名歌等,也可即兴编歌盘唱;半夜休息,唱《请点心歌》后,下半夜一般盘唱小说歌。也有除了唱一些礼节性的客套歌外基本上都唱小说歌的情况。这叫“对小说”,即比拼小说歌,以各方会唱小说歌的总量多少决胜负。对小说歌时,主客双方可各自唱不同的小说歌,比如主方唱《奶娘传》,客方唱《白蛇传》,各人唱一条轮番交替;也可以合唱同一部小说歌,也是各唱一条,但不能重复唱过的小说歌。这样一直比对到对方无歌可唱,认输为止。到了次日早晨,要唱《送神》歌,送客唱《送娘》(或《送郎》)歌,客人要唱《感谢歌》等。

“歌节歌会对歌”也是唱小说歌的重要活动场合。畲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封龙节等,都会举行盛大歌会,这些节日同时也是畲族的盘歌节。例如“三月三”,畲族人民又称“乌饭节”、“对歌节”。在这一天,他们制作乌饭来纪念唐代民族英雄雷万兴抗击唐军的胜利,还祭祖先拜谷神,聚集地在一起办盘歌会,在盘歌堂上比“肚才”赛歌。还有很多畲族人会选择在这一天婚嫁,在婚嫁仪式进行到晚宴后,“后半夜唱的是针对喜事的戏名故事歌、酒令歌,如……《白蛇传》、《梁山伯与英台》、《牡丹对课》、《刘海砍柴》、《三公主》等 ”,“三月三”歌会是各地畲族的一次大聚会,盘歌涉及的小说歌范围很广,这也起到了传承和推进小说歌言发展的作用。除了“三月三”歌会,封龙节、“七月七”、“九月九”等节日的各种盘歌会,同样都是传承、演唱小说歌的重要活动场合。

艺术特点

小说歌是一种长篇故事歌。题材和内容大都取材于中国民间流传的戏曲、曲艺中的故事,与畲族的日常杂歌有别。其基本特点是:

1、叙事性强,有故事情节;

2、有严谨的结构章法;

3、运用多种技法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

4、每篇由众多的单首组成,单首的结构为四行,每行七字,类似汉语格律诗的"七绝",最短小说歌也有几十首;

5、作者的署名被巧妙地隐藏在歌尾。

另外,小说歌除了由畲族民间歌手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话本改编的《西游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外,还根据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和结合畲族的生活特点、心理素质重新进行艺术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明快,音韵和谐,不用典故,也不用夸张和粉饰,融叙事、咏物、抒情为一体,朴实真切 。

价值意义

畲族小说歌得到了畲族民众的广泛认同。它不仅是畲族歌谣中的精髓,也是畲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和闽东地区最有特色的艺术类别。小说歌在畲族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畲族文化发展中一个进步性的产物。

其中,白露坑小说歌在畲族文化中占有独特地位,是畲族歌谣中的精髓,是畲族文学的最高形式,更是畲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彰显形式。小说歌的出现,结束了畲族无戏剧的历史,其影响面波及闽浙两省和全国。对白露坑畲族小说歌的发掘、保护,是维系畲族文化有效的桥梁和途径。白露坑小说歌已超越自身存在的价值范畴,成为整个畲族的文化遗产,因而它作为一个民族文化进步标志性的产物,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238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十大民间文学非遗项目 中国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十大类,其中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民间寓言﹑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长篇叙事诗、说唱文学等。那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名民间文学有哪些?本文就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民间文学,有梁祝传说、白蛇传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等民间传说,有走马镇的民间故事、伍家沟的民间故事等民间故事,有盘古神话、女娲炼石补天、西王母神话等神话故事,有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的中国三大英雄史诗,还有童谣、谚语、歌谣、民间谜语等。接下来一起随MAIGOO小编来看看中国非遗名录的十大民间文学。
【中国非遗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民间文学项目
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民间文学得以传承,有很多民间文学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民间文学名单,包括传统刘三姐歌谣、吴歌、济公传说、西湖传说、观音传说、满族民间故事、盘古神话、谚语等。
辽宁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名录 辽宁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有哪些
辽宁,一片资源丰饶的黑土地,作为全国工业生产制造大省“辽老大”被人们所熟知。东北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使得辽宁非遗在审美上自成一格,拥有大俗大雅之气、大开大合之风。形成了以满族文化、辽海(辽河口)文化、红山文化为代表,集渔猎、农耕、宗教、民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辽宁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古渔雁民间故事、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谭振山民间故事、北票民间故事、满族民间故事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辽宁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青海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名录 青海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项目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青海是黄河的发源地,在青海境内,黄河流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海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格萨(斯)尔、拉仁布与吉门索、康巴拉伊、汗青格勒、藏族婚宴十八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青海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 河南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名录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梁祝传说、董永传说、木兰传说、盘古神话、老子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非遗民间文学有哪些 山东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录大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作为齐鲁文化圣地,山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尧的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徐福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东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四川民间文学非遗名录
“天府之国”的四川历史悠久,巴蜀地域文化厚重,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四川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丰富、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格萨(斯)尔、彝族克智、禹的传说、羌戈大战、毕阿史拉则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四川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云南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山川地貌奇绝壮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各族人民在这片富饶悠久的土地上共同生活、长期交往,不仅创造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滋养了种类繁多、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阿诗玛、遮帕麻和遮咪麻、牡帕密帕、四季生产调、格萨(斯)尔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云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吉林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吉林省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与东北亚区域开展合作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吉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满族说部、陶克陶胡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吉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安徽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安徽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录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安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我们应当认识并保护传播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桐城歌、孔雀东南飞传说、老子传说、包公故事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安徽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广西非遗民间文学名录汇总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沿边沿海沿江,地理复杂,民族多样,文化多元,非遗资源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丰富多彩。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布洛陀、刘三姐歌谣、壮族嘹歌、密洛陀、壮族百鸟衣故事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西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西藏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西藏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录
西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弥足珍贵,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藏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格萨(斯)尔、珞巴族始祖传说、嘉黎民间故事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西藏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新疆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新疆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新疆文化在东西文化的长期交往、交流、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各民族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和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疆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玛纳斯、江格尔、哈萨克族达斯坦、柯尔克孜约隆、祝赞词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新疆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天津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民间文学类非遗包括神话、史诗、谚语、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是人们在生活中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文学和语言艺术。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津市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杨家将传说(杨七郎墓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天津市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名录 山西省非遗民间文学有哪些
山西是非遗大省,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脚印,是不同时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民族发展千百年的智慧沉淀,也是人类文明中最瑰丽的文明之花。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董永传说、杨家将传说(杨家将说唱)、尧的传说、牛郎织女传说、舜的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西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录
“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一个特定空间内独有的符号印记。它不仅记载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且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它们穿越时空,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满族说部(孙吴县满语故事)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福建非遗民间文学名录
福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名录数量众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深入人心的当下,福建人“福”字名省、“福”字当头,“福”作为“福、禄、寿、喜、财、吉”六大祥瑞之首,总会在生活的日常烟火中与每个人相遇。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畲族小说歌、童谣(闽南童谣)、陈三五娘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北京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口头文学传承、传播形式,北京作为口头艺术发源地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宝库,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北京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这里曾上演过的一幕幕历史大剧,在剧幕落下时那些经典的内容被人们优先记住并选择保留。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市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八达岭长城传说、永定河传说、杨家将传说(穆桂英传说)、童谣(北京童谣)、天坛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北京市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湖北非遗民间文学名录
湖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悠久的流传历史,还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董永传说、屈原传说、王昭君传说、炎帝神农传说、木兰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湖南非遗民间文学有哪些
湖南省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用歌声传承文化,用服饰记载历史,用舞蹈渲染生命,融中原文明,纳百家之长,最终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苗族古歌、孟姜女传说、土家族梯玛歌、盘瓠传说、土家族哭嫁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