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制药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生物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金融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建筑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城乡规划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适合考研捡漏的十大985大学 NO.3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工业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风景园林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土木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工程力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机械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应用化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天津十大之最汇总 NO.9
软件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中国适合谈恋爱的十大高校 NO.8
工业设计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中国十大国际知名高校 NO.13
中国985工程十大名校 NO.15
环境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7
中国211大学十大名校 NO.19
中国十大理工类大学 NO.4
华北地区十大名校 NO.4
10所考研比较好的理工类大学 NO.4
北方十大名校 NO.5
中国历史悠久的十大本科院校 NO.7
中国东部十大名校 NO.9
中国十大科研机构 NO.17
全国十大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NO.27
天津十大名校 NO.1
天津十大最美大学 NO.2
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名单 NO.4
中国建筑老八校 NO.4
理科生考研十大热门大学 NO.5
人工智能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6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计算机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24
数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29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NO.36
天津最大的十所大学 NO.2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功能材料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7
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9
中坚九校名单 NO.4
中国院士数量较多的10所大学 NO.19

x10
五星好评
天津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学校初名北洋大学堂,内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和二等学堂(大学预科),头等学堂设四个学门: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1959年被中共中央指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天津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长期以来,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学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入选国家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单位、首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首批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高校、首批“国优计划”试点高校,形成科学研究、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储能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医疗器械三个领域获批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65%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到国家重点行业地区、行业领域和单位地区建功立业。
天津大学设有卫津路校区、北洋园校区和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卫津路校区占地总面积136.2万平方米,北洋园校区占地总面积243.6万平方米,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占地总面积30.9万平方米。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聚焦“四个面向”,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获批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天津市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天津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级科研平台。
1895年,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创立。
1900年,北洋大学堂被迫停办。
1903年,校址迁至天津西沽武库。
1903年,北洋大学堂第一批毕业生留学美国。
1912年,北洋大学堂改称北洋大学校。
1913年,北洋大学校奉令改称国立北洋大学。
1920年,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代。
1929年,北洋大学改为国立北洋工学院。
1934年,成功试制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
1935年,北洋工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1937年,北洋工学院被迫西迁,合组西安临时大学。
1938年,西安临时大学迁校汉中,改称西北联合大学,后合组为西北工学院。
1942年,国立英士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
1946年5月,北洋大学在天津西沽原址复校。
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院系调整开始,天津大学调出十几个系组,充实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学,哺育了蹒跚起步的中国高等教育。
1959年,被中共中央指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大学。
1978年2月,天津大学第一批恢复了文革前直属教育部领导的重点高校地位。
1978年,天津大学陆续建立了天大一分院、二分院、三分院、四分院。后四分院(天津大学建筑分院)成为了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现天津城建大学),一、二、三分院成为了天津理工学院(现天津理工大学)。
1979年,天津大学提出了把学校办成理工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调整系科设置,兴办理科专业和理工结合的新专业,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
1981年10月,国务院决定高等学校实施学位制并授权天津大学为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
1983年学校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系。
1984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
1995年5月,天津大学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入选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2月,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天津大学的协议。
2001年,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9年,天津大学化工专业通过“Master Level”国际认证,天津大学化工专业成为国内高校首家通过IChemE认证,也成为亚洲仅有的两所通过“Master Level”认证的高校。同年,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成立。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2011年,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签署协议共建天津大学。
2012年,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
2013年,由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为牵头单位组建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同年,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开工建设,2015年一期投入使用。
2014年,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MBA、EMBA、MPA专业学位教育项目通过世界三大商科教育认证机构之一AMBA的认证,成为国内首所三个项目均通过认证的高校。
2015年2月3日,天津大学联手中科招商集团挂牌成立“宣怀学院”。
2016年12月29日,学校在北洋园校区召开大会宣布重新整合理学院、成立数学学院。
2017年5月25日,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月9日,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揭牌成立,此为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交流基地。12月9日,天津大学医教联合体成立,学校与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签署全面合作关系协议,合作共建附属医院。
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与天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在天津大学揭牌成立。
2021年3月25日,天津大学社会主义学院揭牌成立。5月15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深圳管理学院揭牌成立。5月,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2023年1月9日,天津大学企业合规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天津大学举行。1月12日,发起成立卓越大学智库联盟。4月25日,天津大学(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9月,天津大学法典编纂研究中心成立。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10月,天津大学储能平台-西瑞控制储能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 。
2024年1月,天津大学入选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6月13日,中国自动化学会天津大学学生分会成立。6月16日,天津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中心成立。7月,天津大学马球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举办。
以上数据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