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画作为湘西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极具苗族特色,主要流行在湘西苗族地区。苗画最初是作为苗族姑娘刺绣图样稿的形式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的一种独立的画种,常可以在湘西苗居的门帘、窗幔、服饰、被面和房中装饰上发现各种样式的苗画。对当地的文化传播和与外界的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苗画的在旅游产品开发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对于现代纺织面料的设计和创新开发研究也有很重要的意义。2011年05月23日,苗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遗产项目编号: Ⅶ-98
  • 申报地区: 湖南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历史源流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除作为苗族历史文化载体的苗族服饰、苗族蜡染、苗族锉花、苗绣、苗歌以及民居等承担了文化传承的作用外,一种发源于远古祭祀神像、蜡旗,脱胎于苗族刺绣,植根于苗族文化符号的古老的苗画,也承担起了部分文化传承的重任。

苗族是个爱美善绣的民族,他们十分重视服饰穿着。苗画是苗族人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创造出来的一种古老、质朴、装饰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濮人的雕题纹身,《礼·玉制》:"东方日夷,披发文身……南方日蛮,雕题,交趾……”雕:谓刻也;题:借额也;谓已丹青,雕刻其额。周代,苗民对美的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开始有了凿花。用于各种服饰及装饰品的剪纸叫凿花,即凿纸花样,湘西人习惯叫它作“扎花”或“锉纸”,又称“锉花”。凿花为绣花提供绣模,绣花又促成凿花花样不断创新。苗家妇女一般是先将构思好的花样剪铰出来,贴在要绣的布面上,再依样穿针刺绣。这部分拓剪工作后来渐渐成为一个工种,从绣花流程中分离出来,一些专门凿剪绣花底样的剪纸艺人也就随之出现了。与单纯使用剪刀铰花相比,剪纸花匠为追求效益,利用刻刀进行小批量加工复制的凿花工艺应运而生。随着花样题材不断丰富,着色也逐渐成为一种需求。绣工们倾向于简单易行,这为凿工们提出了改进工艺的要求,凿花花费的时间太多,也容易在凿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且不能凿出颜色来。于是,便有艺人大胆将“凿”改为了“画”,直接在纸上把花样画出来,供人绣。这样不但减少了时间,节约了成本,而且艺人们直接在花样上加了颜色,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装饰品,“亦画亦绣",美化人们生活。

苗画不仅是苗族妇女美化生活的一种生产及装饰形式,更能折射出苗族文化的形象符号载体。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信息,除了口语外就是苗画等其他图案化语言了,可以说,苗画这种原生态艺术很好地将苗族文化信息、传统吉祥图形传承了下来。因此,苗画这种”画在纸上、布上,挂在任何一个需要的位置上“的图案形式成为了苗族文化最形象的历史读本。  

苗画图案

原始宗教观念又称为自然宗教,是指人类初期在”万物有灵“宇宙观互渗的混沌思维条件下·,自然产生的对于神灵的种种信仰。苗族人也拥有这种原始宗教观念,信奉”自然神“和”图腾崇拜“。

苗画图案中所表现的主题,都寓意着喜庆吉祥、人寿年丰,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祈愿。这使得一些研究者普遍将其视为与普通民间艺术相类似的门类,而其中所包含的苗族多神信仰的信息,却很少被人注意到。事实上,苗画所表现的图案,追记了苗族的历史遭遇与文化崇尚,反映了苗族多神观念之下的一种信仰体系。

苗画图案多为各种服饰绣花图案,一般都有着特定的外部形状。其形状既有长条形的,也有圆形或多边形的,还有任意形的。这主要是依据其在苗服中的绣花部位决定的。彩色苗画多取材于象征吉祥如意的”凤穿牡丹“、”龙凤呈祥“、”喜鹊闹梅“以及湘西苗山的山花野卉和各种动物,题材十分广泛。苗画似画似绣,艳而不俗,十分生动。

在苗族人审美观念中,牡丹代表着最美丽的花,凤凰代表着好看的鸟。所以在苗画中,牡丹形状各异,画师追求的只是整个画面的完美。在苗画中,主要选择有吉祥意义的麒麟、龙、凤和生活中常见的菱、蝶、鱼、鸟、虫、虾、蝙蝠、喜鹊以及花卉(梅花和牡丹)入画,反映喜庆、吉祥、人寿、年丰。也有反映古老先民迁徙沿途住地概貌的几何图文,如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云霞、日月、人物、建筑物、传说中的仙人善神等,还有反映苗族民间流传的神话《鲤鱼跳龙门》等。苗画师采用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肃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再融入自己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使苗画既有古朴原始特征,又有热情漫的风格,达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形成了苗族独特生存环境下的重要文化符号。

苗画图案也有生殖崇拜的内容,如两风交尾,图案中的葫芦、鱼鸟等,无不显示人们对生存繁衍的本能理想。

苗画图案的组成,大抵分为枝纹、坨纹、角纹、边纹、方纹五种形式。枝纹是完全独立的个体纹样,如一枝花、一只鸟。一只蝶等,主要用于填补图案中的空稀部位,使之平稳、紧凑、活跃。坨纹是与周围没有连接、重复的一种较大的独立单位,用几种枝纹按照一定的形式出组成圆形、四方形、五方形、六方形、八方形、菱形等,坨纹的用途很广,小的可以组成花边,大的可用于大幅画面中间或单独应用。角纹是一种能单独应用或和坨纹等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装饰图案,可有两边对称、两角对称、三面对称和自由式几种形式。边纹是依照一定的边周两向延长的图纹,它分为直线和非直线两种,也可分为对称连续、非对称连续以及对称不连续等几种。方纹是由一个基本纹样向周围循环连续组成大的图案,它有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等几种形式。

苗画现状

苗画曾一度面临失传,在梁求瑞、梁永福、梁德颂祖孙三代的苦心传承、创新下,才得以重焕生机。

上世纪初,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苗画面临失传的困境。在濒临消失的关头,保靖县水田河镇的梁求瑞将苗画传承了下来,并不断丰富绘画的题材内容。后来,梁求瑞将苗画技艺传授给其子梁永福。梁永福大胆创新,在绘画时加上各种颜色,将传统单色样稿发展为五彩苗画。同时,将原来仅描于布上的苗画,发展到在宣纸、水粉纸上画。彩绘的内容取材广泛,多为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呈祥”、“喜鹊闹梅”以及花鸟鱼虫等。

梁永福的苗画以其色彩缤纷、情趣生动、民族特色浓郁、审美价值高,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保靖苗画”。1987年,他参加湖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展览赴京展出,其代表作,长6米、宽2.5米的苗画大门帘《龙凤呈祥》和《丹凤朝阳》,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2006年,他的《双凤朝阳》、《龙凤锦鸡》等3件苗画入选《湘西风情·书法美术摄影民族民间工艺展》,并赴上海展览。

梁永福的儿子梁德颂从小耳濡目染,7岁便开始学画,已从事苗画创作近40年。他采用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苗画既古朴原始,又热情奔放富于浪漫风格,体现出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审美追求的高度统一,形成了独特生存环境下的苗族文化符号。梁德颂的苗画魅力还在于配色的十分讲究,既注重底色和图案色的对比,又考虑到相互间的和谐;既注重主色和辅色的线面和穿叉,又考虑到装饰对象与应用场合的鲜明与交融。他创作出来的作品,通过协调而艳丽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极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2009年5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冯骥才到湘西进行文化考察,当他看到梁德颂的苗画后,惊叹其画技纯熟、用笔老到、设色考究,并说保靖苗画是湘西的一张名片,应该设法加以保护和传承。

梁德颂有多幅作品被省、州博物馆收藏。2009年10月,他的作品《双凤朝阳》获得“湘鄂渝黔边区民族民间旅游商品及民间工艺大师评选大赛”金奖,本人被授予“民间工艺大师”称号。在评选大赛上,有人出2万元购买获得金奖的《双凤朝阳》,因他不舍而作罢。2008年,梁德颂还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8年,梁德颂携养在深闺的苗画走出深山,在吉首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店铺,苗画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线。在潜心创作的同时,他也不忘倾力培养传承人,让保靖苗画这朵民间艺术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

传承意义

苗画历史久远,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商品贸易、民间信仰、民间美术等等有着不可轻视的重要价值。湘西苗画所表现的主题就是反映一种喜庆吉祥、人寿年丰的物象。梁氏家族创作的苗画以龙、凤、花、草、鱼、虾、虫、鸟、竹、木等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再配以氏族图腾崇拜图案,把反映古老先民的部族迁徒与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云彩、日月、人物、建筑以及传说中的仙人善神等很好的结合起来,采用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再融入自己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使苗画既有古朴原始,又有热情奔放和浪漫的风格,达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审美追求的结合,凸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审美价值,形成了独特的生存环境下的苗族独特的文化符号。苗画的魅力在于每一个图案、每种配色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某种历史记载,能给苗族人民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满足。

它是记录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表现的象形的几何纹样,追记了苗族历史遭遇,文化崇尚的秘迹概貌,这种默默的追记和务美装饰相结合,形成了在严酷条件下的无字天书。它也是苗族精神思想和智慧技能的载体。同时它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获取经济收入的来源。

它还具有文化艺术价值,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它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古老遗产;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考察,它保留下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宗崇拜甚至性崇拜等上古时期遗存的种种精神符号,是人们研究中华上古时期的宗教源流的珍贵的“活化石”;从民族学、民间工艺的角度来考察,它是一个庞大的载体,汇聚了丰富的工艺生产各个环节要素,为研究苗族工艺美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21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非遗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美术项目
传统美术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美术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间美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美术名单,包括中国剪纸、竹刻、泥塑、灯彩、面人、草编、糖塑、苏绣、石雕、玉雕等。
中国十大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那么,中国非遗传统美术有哪些?本文整理了中国十大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中国剪纸、中国刺绣、中国书法、年画、木雕、中国篆刻、灯彩、热贡艺术、泥塑、竹编,其中,中国剪纸、中国书法、中国篆刻、热贡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接下来就一起随MAIGOO小编来看看这些中国著名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湘西州十大历史名人榜 湘西有名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湘西出了哪些名人?湘西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辖区内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凤凰三杰”熊希龄、陈渠珍、沈从文,一同入围MAIGOO湘西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此外,罗荣光、彭荩臣、彭翼南、郑国鸿、杨占鳌、田兴恕等,也是湘西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详细了解,请看下文。
十大最有名的湘西特产排名 最值得带走的10种湖南湘西州土特产
湘西州是湖南省辖自治州,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区,也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那么湖南湘西特产有哪些呢?永顺莓茶、酒鬼酒、湘西苗绣、凤凰姜糖、龙山百合、水冲石砚、花垣油茶、泸溪傩面具、洗车河霉豆腐、踏虎凿花等都很受欢迎,下面是MaiGoo网小编整理的湘西十大土特产,一起来看看湘西自治州特色产品吧。
湘西土家族十大名吃排行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美食小吃推荐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辖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这里人文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那来到湘西州游玩,有哪些值得尝试的美食小吃呢?比较受欢迎的有湘西米粉、湘西酸萝卜、糖油粑粑、湘西米豆腐、凤凰姜糖、油粑粑等。以下,请看MAIGOO小编带来的湘西十大小吃排行榜,了解更多湘西州有名的小吃及相关情况。
十大最有名的吉首特产 湘西吉首可带走的10种土特产推荐
吉首市简称“吉”,是湖南省湘西州辖县级市、首府,既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还有着丰富的地方特产,那么吉首有什么土特产呢?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吉首十大著名特产,包括酒鬼酒、白云贡米、乾州板鸭、湘西黄金茶、吉首酸肉、边城香醋、湘西草鞋、吉首醋萝卜、黄桥酥饼、湘西猕猴桃,一起来看看湘西吉首特产及相关内容吧。
湘西十大苗寨排行榜 湘西值得一去的苗寨盘点
湘西苗族是迁徙民族,他们从黄河流域迁徙而来,走进湘西,就走进了奇诡玄幻的秘境,境内的一座座苗寨中,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五彩斑斓的湘西风情让人目不暇接。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湘西十大苗寨,包括德夯苗寨、夯吉金寨、墨戎苗寨、竹山苗寨等,带你了解畅游独特的湘西风情。
十大有名的湘西土家特色菜 到湖南湘西州必吃的10款经典名菜
湘西州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大山环绕,少数民族聚居,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许多独特的名菜美食产生了。MAIGO O网小编整理了一份到湖南湘西州必吃的10款经典名菜盘点,包括了湘西牛头宴、龙山辣子鸡、凤凰血粑鸭、湘西苗鱼、花垣性肠、湘西苗家酸肉、胡葱炒湘西腊肉、大锅盘鳝、火烧辣椒拌皮蛋、湘西枞菌火锅等。下面,一起来看十大有名的湘西土家特色菜推荐及其相关知识吧!
十大凤凰古城特色美食小吃 10款到湖南湘西凤凰必吃美食
凤凰县是湖南湘西的县级市,有凤凰古城、国家级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受到很多人的关注。那么,到凤凰吃什么小吃好?MAIGOO美食小编整理了一份凤凰特色名吃,包括了凤凰凉粉、湘西酸萝卜、米豆腐、凤凰姜糖、湘西糍粑、凤凰虾饼、桐叶粑粑、扭扭糖、龙须糖、玉米饼,排名不分先后。下面,一起来看更多关于凤凰名小吃的相关知识吧!
湘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湘西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湘西州最有名的景点
湘西,一个充满浪漫与神秘的地方,它等待着每一位旅者前来探索。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山青水秀的诗意画卷,体验到悠久历史与独特民俗文化的魅力。那你知道湘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有哪些?湘西州最有名的景点?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湘西十大景区,分别是矮寨奇观·十八洞·德夯苗寨·德夯大峡谷景区、凤凰古城、湘西红石林、芙蓉镇景区、边城茶峒景区、湘西八面山景区、大龙洞风景区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立大学名单 湘西有哪些公办大学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哪些公办大学?本文提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立大学名单数据情况,为你选择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公办大学提供参考!公办高校名单数据排名不分先后,数据来源整理于教育部发布名单,仅提供部份大学展示,最新的公立学校名单按各地方教育部门提供为准!
湘西州4A级景区 湘西4a景点有哪些 湘西国家级4A景区名单
湘西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美丽的地方。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苗族银饰、土家织锦、舍巴节、苗族“四月八”等非遗文化瑰宝经历岁月沉淀,熠熠生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那么湘西4a景区有哪些?本文为您介绍分享湘西4A级景区名单,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湘西州5A景点 湘西5a景区有哪些 湘西国家级5A景区名单
神秘湘西是湖南锦绣潇湘主题品牌的重要元素,是世界十佳旅游目的地之一。湘西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州内人文古迹众多,老司城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除了人文景观遗迹,这里还有坐龙峡、红石林等227个世界级、国字号旅游品牌。还有那么湘西5a景区有哪些?本文为您介绍一下湘西国家级5A景区景点,并分享湘西5A级景区名单,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