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最大的十所大学 NO.1
临床医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生物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信息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儿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上海十大最美大学 NO.2
机械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机械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信息安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中国985工程十大名校 NO.3
口腔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中国十大国际知名高校 NO.3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工业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考研难度较高的10所高校 NO.3
全国十大有前途的大学 NO.3
中国211大学十大名校 NO.4
计算机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 NO.4
天文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金融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中国十大研究生院校 NO.4
生殖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基础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自动化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通信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市场营销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全国文科难考的十所大学 NO.5
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药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生物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护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英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物理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新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传播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外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工业设计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行政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工程力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亚洲十大名校 NO.11
化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统计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建筑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经济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应用物理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会计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日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6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7
中国八大交通大学 NO.1
上海十大名校 NO.2
南方十大名校 NO.2
中国建筑新八校 NO.2
华东五校联盟 NO.2
华约七校名单 NO.2
机械五虎大学名单 NO.2
华东地区十大名校 NO.2
沪港大学联盟学校名单 NO.2
中国就业率高的10所大学 NO.3
中国十大综合类大学 NO.3
人工智能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10所考研比较好的医学类大学 NO.4
中国东部十大名校 NO.4
21世纪学术联盟名单 NO.4
中国院士数量较多的10所大学 NO.5
香港高才通资格内地院校名单 NO.5
全国理科较难考的十所大学 NO.5
中国难考的十所大学 NO.5
全国十大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NO.5
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名单 NO.5
国际科技大学联盟名单 NO.6
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名单 NO.7
中国十大科研机构 NO.8
法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中国历史悠久的十大本科院校 NO.9
中国十大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 NO.9
中国十大设计学院 NO.15
中国文科实力强的十大大学 NO.15
中国在校人数多的十所大学 NO.19
理科生考研十大热门大学 NO.2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NO.3
上海十大综合类大学 NO.3
计算机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6
基础医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10
经济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14
数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15
物理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29

x26
五星好评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上百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近年来,通过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专项”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30多年,已基本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崇明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同年,经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正式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961年2月6日,中央决定上海交大划归国防科委直接领导,同时受教育部及上海市委领导。
1981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交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6月10日,上海交大被列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等院校。
1994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由中国政府和欧洲联盟联合创立。
1995年12月,上海交大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1996年,经国家验收合格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1999年7月,学校被列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2001年,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111计划”。
2007年,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2009年,入选国家“珠峰计划”。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5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4年,入选国家“2011计划”。同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6年4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2018年11月,成为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2019年2月,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12月,入选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试点单位。
2020年10月16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1年1月17日,加入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共享研究联盟。
2022年7月30日,首届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新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在本届峰会中举行了揭牌仪式。 8月,加入全球中文学习联盟。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举行揭牌仪式。9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浙江绍兴举行。12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
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碳中和发展产学研智创中心揭牌成立。3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起组建国际传播学会中国理事会成立。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组建的磁共振诊疗高端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闵行校区唐仲英楼举行。4月8日,联合成立“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5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2023年5月26日,由上海市教委指导,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
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碳中和发展产学研智创中心揭牌成立。 3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起组建国际传播学会中国理事会成立。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组建的磁共振诊疗高端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闵行校区唐仲英楼举行。4月8日,联合成立“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5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正式揭牌成立。5月26日,由上海市教委指导,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 7月,上海交通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8月15日,“绿动全球,氢启未来”: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暨绿氢产融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长宁校区举办,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研究中心正式揭牌。9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揭牌。 10月,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 11月4日,发起成立建构复杂系统管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大学联盟。 12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新校区即将落户崇明陈家镇东滩地区。12月21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研究院成立。 12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锡山举行。1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成立。
2024年1月,中华医学会发布《关于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9个项目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医学科学技术奖。3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合肥肿瘤早筛创新技术研究院完成正式揭牌。 3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成立。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宣布成立。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期刊联盟成立。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7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南通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7月,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计算研究院揭牌成立。同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海交通大学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教室揭牌。7月31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文博楼举行。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揭牌。9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本科双学位(金融学+金融科技)合作项目正式签约,这是内地和香港两地高校首家整建制本科双学位合作项目。 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社会治理研究院揭牌成立。10月17日,精神与临床心理学院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成立仪式。 10月2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崇明校区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4年10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