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有哪几种性格类型 老年人不同性格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healthy达人在线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在老年人经历的漫长岁月中,由于他们的遗传因素、所处环境、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等条件不同,因而其性格表现千差万别。那么,常见的老年人性格有哪些呢?有些老人的性格有时抑郁型,有时却表现出自责型,或者偏执型的症状...老年人不同性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一、老年人有哪几种性格类型

1、恬淡型:此类型的老人不再热衷于各种人际活动,除了晨练、遛鸟外,多在家抱孙子,侍弄花鸟鱼虫,一副与世无争的自得之态。

2、奋发型:此类型的老人希望对社会能再尽一分力,有的参加居委会,调解邻里纠纷,有的资助贫困学子,有的返乡植树造林,还有的则常聚在一起舞文弄墨,搞文艺活动。

3、娇弱型:此类型的老人对身体变化十分在意,身体稍有不适就很紧张,终日多愁善感,最怕听到旧友故邻辞世的消息,晚辈言词稍有不慎或照料一粗心,老人便会闷闷不乐。

4、自卫型:这种人自卑感严重,但又好胜心强,不肯承认过失,喜欢倚老卖老,一旦家人不顺从就大发雷霆,这种类型的人容易怀疑女婿或儿媳,也容易变成吝惜家财的守财奴。

5、自责型:此类型的老人容易后悔自责,甚至把儿女、孙辈的过失往自己身上揽,如任其发展下去,有转变成抑郁症的可能。

6、堕落型:此类型的老人较少。我们有时从报纸上读到某某老革命为人民辛劳了一辈子,到最后却落得个遭人唾弃的“夕阳黑”的下场,这即是堕落型的老人。他们的思想不但不“顽固”,而且对属于年轻人的“花花世界”妒羡不已,因财、因色、因子女而终未保住晚节。

7、安乐型:这类老人承认或接受现实的自我,对现在或将来没有计划,无所追求、只想悠闲自得地生活。认为自己操劳了一辈子,该享点清福了,他们养花种草,钓鱼下棋。由于他们善于适应晚年生活,有利于消除孤独感、失落感,在心理上容易获得满足,生活得逍遥自在。

8、抑郁型:他们较难适应离开工作岗位、社会地位或角色发生了变化的晚年生活。他们常常留恋过去,对人对事缺乏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由于生活单调、空虚、无聊,心理上更增加了寂寞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容易发展为抑郁症。

9、易怒型:这类老人常为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特别在家里动辄火冒三丈。他们不愿承认和接受自己已衰老的现实,把自己不得志的原因归咎于他人,对一切缺乏兴趣。

10、偏执型:这类老人习惯于以固定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固执偏激,情感不稳,也不愿接近亲友。

11、拘谨型:这类老人往往谨小慎微,缺乏勇气、进取精神和上进心。这种心理状态往往降低了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容易加速生理衰老和心理衰老的进程。

12、混合型:有些老人的性格不稳定,有时呈现抑郁型,有时却表现出自责型,或者偏执型的症状,我们称之为混合型。

二、老年人不同性格形成的原因

1、体能的衰退与疾患的增加限制了老年人接触社会的机会。

2、亲朋故友不断辞世带来生活上的孤独、心理上的空虚和死亡的预感。

3、人的大脑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这自然会影响其高级思维活动及精神状态。

4、过去岁月中未解决好的矛盾很可能引发老年人无尽的沮丧与悔恨,如以往疏忽了对子女的教育与感情投资等。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老人安享晚年,并发挥“夕阳”的光和热,我们不仅要分析老年人的性格类型和成因,更要对其中一些不良类型性格的矫治多得动脑筋,使老年人摆脱落寞与自卑,充说满生活的信心。

三、老年人性格怪异的解决方法

1、主动征求老人对家庭大事的意见。

2、经常询问老人的身体,主动陪伴去看病。

3、抽出时间跟老人们聊天,多顺顺他们的心。

4、家里有什么活动最好邀请老人一同前往。

5、经常表示感激老人的养育之恩,让老人感到没有忘本。

6、留心多做一些老人爱吃的食物,买些老人喜欢的东西。

7、逢年过节过生日、出远门回家,给老人送些礼,表达孝顺之心。

8、教育孩子尊重老人、孝敬老人,出入有礼貌,爷爷奶奶常常叫。

9、老人的合理要求,必须尽可能满足。不能满足时,要多解释取得谅解。

10、老人情绪不佳时,要忍耐不顶撞。即使说错了,也不要当众驳老人的面子。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老人为什么会怕死 如何缓解老人怕死心理
对很多老年人来说,与“死”相关的各种字眼,似乎成了他们最大的忌讳,而且,好像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越大越害怕死亡。那么,老人为什么会怕死?对死亡的未知,也是人们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怎么缓解老人怕死心理呢?尽量少参加追悼会,正确认识到死亡规律可以帮助老年人释放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空巢老人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如何关爱空巢老人生活
中国自古有“养儿防老”的俗语,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空巢老人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如何关爱空巢老人生活?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老年无用感?老年无用感的原因及表现 如何预防老年无用感
无用感常见于退休后的老年人和内源性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内源性抑郁症患者常伴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以消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如何预防老年的无用感心理呢?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老年人必须在心理上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要消除“树老根枯”、“人老珠黄”的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
中老年人情绪波动大的原因 中老年人如何保持积极的乐观情绪
因为老年人接受新鲜事物较少,再加上一些身体疾病的因素,所以固执、发脾气等情绪是老年人常见毛病。多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中老年活动,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下面一起来看看中老年人情绪管理的有关知识吧。
【老人心理疏导】老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
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老变化和外界环境的改变,在思想上、情绪上、生活习惯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不能迅速适应,而程度不同地产生种种心理变化。那么下面为您介绍老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
页面相关分类
人群相关分类
人群相关知识体系
行业品牌展示位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