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什么容易孤独?如何消除老人孤独感?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healthy达人在线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老人容易出现心理孤独的症状,儿女们要多加注意。为了老人们的身体健康,一定要及时与老人沟通,多关心、呵护老人。当然想要消除老人孤独感就要了解导致老人出现孤独的原因,那么老人为什么容易孤独呢?如何消除老人孤独感呢?

老人为什么容易孤独?

1、与子女合不来

老年人与年青人的代沟有扩大趋势,老人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为后生认可,由此而疏于代际交往,与子女分开生活。

2、子女婚后离家

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已经从“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分化出来,成为“两代同堂”或“小夫妻”型家庭结构,子女婚后大多离长辈而去,难得一聚。

3、好儿女志在四方、坏儿女嫌弃老人

大凡事业心强闯荡天下的子女,很少能厮守着老人,伴随父母。某些良心欠佳的子女,仅对父母的遗产和劳动力感兴趣,而对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全然不顾。

4、兴趣索然、自娱乏门

有不少老年人未培养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离开工作岗位后,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看电视、身心无所依托。

5、病理生理的变化

更年期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动脉硬化,体内某些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了老人的心理变化。使有些老年人的性格变得孤独、怪癖。

6、社会地位的变化

老年人退休后,脱离了原来的集体。生活节奏减慢,活动天地狭小。与人的交往也相对减少。对于这一变化,许多老年人不能立即适应。在一些老年人的心理上,会产生被社会抛弃、冷落的感觉。

7、家庭地位的变化

在我国传统大家庭中,老人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负担重要角色,为父母、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尊重,很有权威。但是现时代,老年人与年青人的代沟有扩大趋势,老人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为后生认可。

8、消极的交往方式

孤独老人因为采用消极的交往方式,并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而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与这些人交往常常让人感到不愉快,于是他们很难建立有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的人际关系,从而难以摆脱孤独。

9、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

孤独的老人可能更内向、焦虑,对拒绝反应更敏感,并且更容易抑郁。孤独的人在朋友身上花费更少的时间,不经常参加集会,没有什么亲密的朋友。在人际交往时,他们对自己和对方的评价极端消极。

如何消除老人孤独感?

1、子女应尽自己赡养、孝顺老人的责任,身在外地时更要多加关心,从而让老人享受到儿孙绕膝、晚辈嘘寒问暖的天伦之乐,而不至产生被冷落、被遗弃的感觉。

2、树立敬老、爱老的社会新风,让他们感受到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例如逢年过节组织对孤寡老人的慰问、服务等。

3、支持丧偶老人再婚,子女对老人再好,有些感情却是子女无法替代的,老人的某些感情需要,是当子女的也满足不了的。因此,对于丧偶老人,子女应该热心当“红娘”,成全他们的。

4、常与老人谈心,老人整日在家,活动范围小,又年老、体弱多病,加上对子女的牵挂和对往日好友的思念,内心常常不平静。精神上的这些苦恼、烦闷、忧虑需要向外渲泄,向人诉说。小辈如能抽时间常和老人谈心聊家常,能使老人的心理满足,同时也利于家庭气氛的和睦。婚姻,不应充当不光彩的干涉者。

5、探寻家门内外无数消闲自娱之道。老年人是得天独厚的“悠闲族”,有人称退休是“第二人生”之始,没有子女相随,卸了抚育重担,正可自寻乐趣。鱼虫花鸟、走亲访友、优哉游哉(旅游),身心怡然。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医调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原则 中医调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方法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免疫力,使他们更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或导致原有慢性病。下面就从中医角度介绍调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原则及方法。
老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
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老变化和外界环境的改变,在思想上、情绪上、生活习惯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不能迅速适应,而程度不同地产生种种心理变化。下面介绍老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丧偶的心理特征 老年丧偶过分悲痛的危害
对于丧偶的老年人来说,失去老伴,不仅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伴侣,更是一下子没了依靠,心理会陷入极大的痛苦。作为子女,我们不忍心看到这样的悲伤,所以我们要帮助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尽早走出这种痛苦,如何让老人走出丧偶痛苦,开心的度过晚年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老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
步入老年,拥有健康的心理,不但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获得长寿,还能愉悦身心,提高老年生活品质。那么,老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包括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对待人生,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变化与压力,尤其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等。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吧!
老年无用感的原因及表现 如何预防老年无用感
无用感常见于退休后的老年人和内源性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内源性抑郁症患者常伴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以消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如何预防老年的无用感心理呢?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老年人必须在心理上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要消除“树老根枯”、“人老珠黄”的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
页面相关分类
人群相关分类
人群相关知识体系
行业品牌展示位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