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非遗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医药项目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226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 INTRODUCTION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共同拥有的珍贵财富。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医医药,有很多中医技术和医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医药的传统医药名单,包括传统中医药文化、中医养生、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正骨疗法、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各少数民族中医医药等。
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单
序号 名称 所在地区 遗产项目编号
中医正骨疗法 广东省等 Ⅸ-6
传统中医药文化 广东省等 Ⅸ-11
中国针灸 广东省等 世界非遗,Ⅸ-5(国家级)
中医诊法 广东省等 Ⅸ-2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广东省等 Ⅸ-4
蒙医药 辽宁省等 Ⅸ-12
畲族医药 浙江省等 Ⅸ-13
藏医药 西藏等 Ⅸ-9
回族医药 宁夏 Ⅸ-17
壮医药 广西 Ⅸ-18
傣医药 云南省 Ⅸ-20
中药炮制技艺 广东省等 Ⅸ-3
中医养生 福建省等 Ⅸ-10
维吾尔医药 新疆 Ⅸ-21
苗医药 湖南省等 Ⅸ-15
侗医药 贵州省 Ⅸ-16
彝医药 云南省 Ⅸ-19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北京市 Ⅸ-7
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 Ⅸ-1
布依族医药 贵州省 Ⅸ-22
瑶族医药(药浴疗法) 贵州省 Ⅸ-14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 浙江省 Ⅸ-8
哈萨克族医药 新疆 Ⅸ-23
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介绍(部分)
中医正骨疗法是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秦汉时期形成基本理论和技术,世代传承,如《肘后备急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千金要方》、《医宗金鉴》中有大量记载。2006年,中医正骨疗法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第一批。 【 详细>>】
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人体生命之学和人类健康之学,它不仅是一方一药、一技一招的简单积累,而是一种关乎人体生命健康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它以独特的哲学思维、系统的基础理论、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人文色彩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形态之一,又是传统文化的巨大发展空间。例如恬淡从真的养生之道,冲和中庸的治疗法则,清心内守的性命理念,以人为本的医道准绳,诚信无欺的行业规范,始终贯彻于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成为一切中医药人物、著作、文物、事业的灵魂,也...成为今天中医药企事业引以自豪的优良传统和敬业精神。 【展开全部】 【 详细>>】
针灸是传统中医的一种医疗手段,除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之外,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地区也有实践。针灸理论认为,人体如同一个由各种经络连接起来运行的小宇宙,通过物理刺激经络,就有可能促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并为病人带来健康。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010年,入选世界非遗名录。 【 详细>>】
中医诊法,中国传统医药之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医诊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四诊”的方法诊察疾病,探求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辨别证候,对疾病作出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中医诊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名医秦越人(扁鹊)擅长“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2006年05月,中医诊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类。 【 详细>>】
中医传统制剂是在中国传统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千百年来,中医传统制剂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制剂技术,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05月20日,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蒙医以灸疗为主,且擅用火针。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等症的治疗。蒙药以植物药为主。古人将蒙药药性总结为重、油、寒、钝、轻、糙、热、锐等八种。蒙药的近代分类方法有三种,即按药用部位,科属或药物效用来分。随着藏族的《四部医典》传入蒙古地区,藏药对蒙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部分藏药亦被蒙医收用。2008年6月7日,蒙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生活环境和生存健康要求而探索创造出来的一门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区性、民族性、家传性等特点。由于畲民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 , 他们有独特的医疗方法与用药习惯 , 在医治跌打损伤、蛇伤、风湿、黄疸肝炎、小儿疳积、肺炎、骨髓炎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祖传秘方和经验方法。由于畲族有语言无文字 ,畲医药大多为口传心授 ,习而验之 ,医药一体 ,重于实践 ,其自诊、自采、自制、自配、自用的特点决定了它传承的艰难性。现大多数民间畲医均年事已高 ,... 有些名畲医已去世。因此 , 抢救整理畲医药、开发畲医药已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全部】 【 详细>>】
藏医药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世世代代的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与自然和各种疾病进行斗争中,积累了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医药学体系,涌现了许多医学贤圣,丰富了藏医理论,同时又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也出现了发展极其缓慢的局面,直到本世纪下半叶又有了长足的进步。2006年藏医药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回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当欧洲其他各国尚未脱离神学统治之回族医药时,阿拉伯人开始发展科学文化。他们开办大学、建立图书馆,培养了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达到较高水平,在所有科目中,医学是最主要的,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6月7日,回族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壮医药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历程,约于唐宋之际,已大抵形成了以草药内服、外洗、薰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内涵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的雏型。2011年5月23日,壮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那么陕西非物质文化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西安鼓乐、陕北秧歌、秦腔、陕北民歌、榆林小曲、凤翔木版年画、陕北说书、黄帝陵祭典、韩城秧歌、凤翔泥塑等非遗项目,下面maigoo小编还盘点了陕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省 ★★★
3.5w+ 15
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
4.4w+ 23
中国十大中药炮制技艺 中药炮制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药炮制技术,即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是中国所特有的中医制药方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中国中药炮制技艺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中药炮制技艺,包括成都中药炮制技艺、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京帮中药炮制技艺、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岷县当归加工技艺等著名的中医炮制技术,其中,成都中药炮制技艺、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京帮中药炮制技艺合称中国四大中药炮制流派,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非遗项目 中药传统制剂有哪些
中医传统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那么,中医药传统制剂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中药传统制剂方法,包括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达仁堂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朱养心传统膏药制作技艺、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定坤丹制作技艺、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鸿茅药酒配制技艺,一起来看看中医传统制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那么,河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河南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豫剧、少林功夫、汴绣、信阳毛尖茶、罗山皮影戏、洛阳唐三彩、汝瓷、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牡丹花会、灵宝剪纸等河南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河南非遗项目名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