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虚寒的症状 肠胃虚寒该怎么调理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壹壶聊养生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生活中肠胃不好的人是很多的, 肠胃虚寒常可因为饮食稍不慎如寒凉,辛辣,油腻等食物后就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有口淡,乏味,肢体凉,胃痛,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弱等表现。那么,肠胃虚寒该怎么调理呢?

肠胃虚寒的症状

脾胃虚寒包括脾胃虚弱与虚寒的症状,患者可出现食欲下降、大便不成形、腹胀、怕冷、以及消瘦等症状,部分女性患者还会伴有痛经的现象。

在患有脾胃虚寒后,首先患者会出现及长期的胃部隐痛症状,在空腹的时候胃痛会加重,其次就是会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腹胀纳少等症状。

肠胃虚寒该怎么调理

食疗

1、化瘀养肝蜜:山楂250克,丹参500克,枸杞子250克,蜂蜜1000克,冰糖60克。 先将前三味药浸泡2小时后煎成药液,再把蜜、糖兑入药液内,以微火煮沸30分钟,待至蜜汁与药液溶合而呈黏稠时离火,冷却后盛入容器内密封保存。 每日3次,每次1匙,以开水冲饮,可连续击服用2~3个月。

2、黑豆川芎粥:黑豆25克,川芎10克,粳米50苋,红糖20克。 川芎水煎去渣,先加黑豆煮熟,再入粳米同煮为粥,放入红糖即成。 作早晚餐服食。

中药调理

党参20g,白术20g,桂枝15g,白芥子10g,生地榆20g,皂刺15g,黄药子10g,荜澄茄5g,莪术15g,马齿苋40g,火煅田螺15g,白及15g。

容易上火怎么办

1、脾胃虚弱经常上火一定要多饮水,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

2、少吃油腻食物,多吃青菜等清淡一点的食物。

3、多喝茶,在饮食之后,喝几杯清茶,去去油脂。

4、菊花和薄荷都有很好的降火功效,是上火消暑很好的饮品。

5、多吃凉性水果,比如香蕉、柠檬、梨、西红柿等,补充维c,又降火。

6、定期参加体育运动,比如跑步,游泳之类的,把身体免疫力提高。

拉肚子怎么办

1、多喝粥,因为粥是比较容易消化的一类食物,食用之后不会给肠胃造成严重的负担,反而还能帮助拉肚子的患者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以免发生脱水问题。

2、按摩脾土穴、板门、外劳宫、内八卦等,这几个穴位都跟肠胃息息相关,在拉肚子的时候可以按摩这几个穴位来缓解病情。

3、平时要注意给肠胃保暖,衣物不要穿的太薄,尤其是冬季,一定要护住腰腹部。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带脉寒什么意思 带脉寒凉怎么调理
带脉在中医经络里是环绕腰一周的经络,具有约束,束缚诸脉的意思。带脉寒者通常会有月经不调、月经推迟、痛经、宫寒等症状,体质也会较一般的女性虚寒一些,受孕也会比较困难。那么带脉寒凉怎么调理呢?带脉寒凉吃什么药?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除湿气 中医
2621 12
风湿病可以根治吗 风湿病的症状有哪些 怎么治疗及预防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风湿病的一般症状有晨僵、关节畸形、关节肿胀和压痛、乏力等。其主要表现症状有晨僵、关节畸形、关节肿胀和压痛、乏力等。下面,来看详细介绍!
十大中医祛湿气好的药膳食疗 10款除湿健脾胃的药膳盘点
古言“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可见祛湿并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多加运动祛湿外,还可以通过药膳来辅助去湿,那么去湿气的药膳汤有哪些?常见的祛湿药膳有薏米赤小豆汤、马齿苋蒲公英粥、冬瓜鸭架汤、玉米须白茅根煲猪肚汤、藿香粥、百合荸荠粥、三豆汤、红白鲫鱼汤、半夏陈皮茯苓汤、海带冬瓜汤。下面,和小编来看详细的祛湿药膳的相关知识吧!
除湿气最好的方法 简单有效的祛湿小妙招 帮你快速祛湿
现代人运动少、熬夜多、口味重,整天呆在空调房,造成湿气重。“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气重怎么调理成为了人们探索的难点。那么除湿气最好的方法有哪些?除了饮食注意以外,泡脚、泡澡、运动、按摩、针灸等都是简单有效的祛湿小妙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除湿气 中医 ★★★★
2475 21
外寒和内寒有何区别 外寒和内寒的区别与联系
内寒,又名寒从中生,是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漫的病理变化。外寒,指体表阳气不足,形寒怕冷。外寒和内寒有何区别?不管是内寒还是外寒都容易生各种疾病,如果发现自己体内寒气重的话应该及时进行调理,以避免生病。
除湿气 中医
30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