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梗是荷花的哪个部位 中药莲蓬杆和荷茎的区别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吃吃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干燥的荷梗,近圆柱形,长20-60厘米,直径8-15毫米,表面淡棕黄色,具深浅不等的纵沟及多数刺状突起。折断面淡粉白色,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孔道,质轻,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气微弱,味淡。以身干、条长、径粗、棕黄色,无泥土及杂质者为佳。可煎汤内服,有清热解暑,通气行水之功效。

荷梗是荷花的哪个部位

荷梗是荷花的叶柄和花柄,又名藕杆、莲蓬杆、荷叶梗。它属于睡莲科植物莲的叶柄或花柄,可做草药,气微,味淡,性苦,性平,入脾、膀胱经,6~9月采取,用刀刮去刺,切段,晒干或鲜用。

莲蓬杆和荷茎的区别

1、在部位上:荷梗是荷叶的叶柄和花柄,而荷茎则是莲藕的地下茎,通常被称为藕带或藕肠子。

2、在功效上:荷梗具有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等功效。它主要用于治疗暑湿胸闷、泄泻、痢疾、淋病、带下、妊娠呕吐、胎动不安等症状。荷茎则可以用于治疗包括心烦失眠、心悸怔忡、口渴喜饮、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等症状。

3、在外观上:荷梗的外观呈圆柱形,表面淡黄绿色至淡棕色,具浅纵棱线,有节,节上有残存的鳞片状叶基和芽痕,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有多数小孔。而荷茎的外观则呈类圆柱形,表面灰棕色至灰绿色,有浅的纵皱纹和节,节上有不定根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中央有众多的小孔。

中药荷梗的作用与功效

1、利尿通便:荷梗可以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从而缓解水肿和小便不利的症状。此外,它还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2、和胃安胎:荷梗可以缓解胃部不适,如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对于孕妇而言,它还具有安胎的作用,可以缓解胎动不安等问题。

3、清热解毒:荷梗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缓解热性疾病,如感冒、咳嗽等症状。

4、收敛固涩:荷梗还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以缓解腹泻、痢疾等症状。

5、治疗慢性肠炎、宫颈炎、白带异常、中暑等疾病:荷梗对于慢性肠炎、宫颈炎、白带异常、中暑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甘露子是什么东西 中药草石蚕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甘露子,又名甘露儿、地蚕、地牯牛、地母、草石蚕、旱螺蛳、宝塔菜,也有地方人们称它为土人参。甘露子味甘性平,无毒。归肺、肝、脾经,具有解毒利湿、祛风热、活血散瘀、养阴润肺,补虚健脾之功效,对于风热感冒、肺痨、肺炎、虚劳咳嗽、小儿疳积,疮毒肿痛都有一定的食疗功效,可煎汤或浸酒内服,或煎汤洗或捣敷。
鹅不食草是什么植物 中药球子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的干燥全草,药品缠结成团,须根纤细,淡黄色。茎细,多分枝;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小,近无柄;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锯齿。头状花序黄色或黄褐色。气微香,久嗅有刺激感,味苦、微辛,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的功效,可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
白屈菜是什么中药 牛金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屈菜根圆锥状,密生须根。茎圆柱形,中空;表面黄绿色,有白粉;质轻易折断。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叶片完整者羽状分裂,裂片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的缺刻,上面黄绿色,下面灰绿色,具白色柔毛,尤以叶脉为多。花瓣4片,卵圆形,黄色,常已脱落。蒴果细圆柱形,有众多细小、黑色具光泽的卵形种子。气微,味微苦。
什么是积雪草提取物 积雪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积雪草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铜钱草,积雪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积雪草在作为盆栽的同时还是一味中药材,在中医上经常是把积雪草叫做雷公根或马蹄草的,而且现在美容护肤行业领域也在宣传积雪草提取物对我们的护肤有很大的功效。那么什么是积雪草提取物呢?积雪草提取物一般指的就是积雪草苷,积雪草总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所以积雪草的作用还可以被用到美容护肤领域。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积雪草 草药
1186 8
紫葳是什么中药的别名 中药凌霄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紫葳也叫凌霄花,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广东、广西、贵州,各地有栽培。本品多皱缩卷曲,完整者长约5cm,萼筒长约2cm,暗棕色,萼齿先端不先等5裂,萼筒基部至萼片齿尖有5条明显的纵棱线,花冠黄棕色,先端5裂,裂片半圆形,下部联合呈漏斗状,表面具棕红色细脉纹,雄蕊4,着生于花冠上,二强,花药个字形,花柱1,气微香,味微苦而略酸,性寒,味甘、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