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非遗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舞蹈项目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226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 INTRODUCTION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舞蹈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舞蹈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舞蹈名单,包括秧歌 、土家族摆手舞、铜鼓舞、傣族孔雀舞、蒙古族安代舞、彝族三弦舞、龙舞、高跷等。
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
序号 名称 所在地区 遗产项目编号
朝鲜族农乐舞 辽宁省等 世界非遗,Ⅲ-24(国家级)
滚灯 上海市等 Ⅲ-16
狮舞 广东省等 Ⅲ-5
瑶族金锣舞 广西 Ⅲ-120
土家族摆手舞 湖北省等 Ⅲ-17
龙舞 重庆市等 Ⅲ-4
纳孜库姆  新疆 Ⅲ-131
傩舞 广东省等 Ⅲ-7
花鼓灯 安徽省 Ⅲ-6
㑇舞 四川省 Ⅲ-34
英歌 广东省 Ⅲ-8
秧歌 陕西省等 Ⅲ-2
蜈蚣舞 广东省 Ⅲ-54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 Ⅲ-30
古蔺花灯 四川省 Ⅲ-122
高跷 山东省等 Ⅲ-9
苗族芦笙舞 贵州省 Ⅲ-23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 Ⅲ-27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 Ⅲ-12
竹马 江苏省等 Ⅲ-44
则柔(尚尤则柔) 青海省 Ⅲ-93
跳花棚 广东省 Ⅲ-100
火老虎 安徽省 Ⅲ-48
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北省等 Ⅲ-18
井陉拉花 河北省 Ⅲ-3
彝族打歌 云南省 Ⅲ-70
南县地花鼓 湖南省 Ⅲ-99
鹤舞 广东省等 Ⅲ-58
朝鲜族长鼓舞 吉林省 Ⅲ-59
热巴舞 西藏等 Ⅲ-21
灯舞 广东省等 Ⅲ-45
禾楼舞 广东省 Ⅲ-53
赛乃姆 新疆 Ⅲ-96
壮族打扁担 广西 Ⅲ-139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 Ⅲ-32
安塞腰鼓 陕西省 Ⅲ-13
佾舞 福建省 Ⅲ-135
阿妹戚托 贵州省 Ⅲ-124
翻山铰子 四川省 Ⅲ-55
龙岩采茶灯 福建省 Ⅲ-116
瑶族长鼓舞 广东省等 Ⅲ-60
傈僳族阿尺木刮 云南省 Ⅲ-35
木鼓舞 云南省等 Ⅲ-25
鄂温克族萨满舞 内蒙古 Ⅲ-104
鼓舞 北京市等 Ⅲ-42
苗族古瓢舞 贵州省 Ⅲ-140
黄羊钱鞭 宁夏 Ⅲ-143
锡伯族贝伦舞 新疆 Ⅲ-95
高山族拉手舞 福建省 Ⅲ-65
傣族白象、马鹿舞 云南省 Ⅲ-141
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介绍(部分)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地的朝鲜族聚居区。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农乐舞分为十二部分。朝鲜族农乐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2006年5月20日,朝鲜族农乐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滚灯,属传统民间舞蹈,流行于钱塘江畔的余杭、海盐等地。余杭滚灯源于浙江余杭翁梅一带,流传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是节庆和灯会期间表演的具有强烈竞技特点的民间舞蹈。它是一种融体育、舞蹈于一体,集力与美于一身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项目,深受群众喜爱。2006年5月20日,余杭滚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余杭滚灯基本动作有缠腰翻滚、金猴戏球、旭日东升、白鹤生蛋、鹧鸪冲天、蜘蛛吐丝等。 【 详细>>】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狮舞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舞的生动描写。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 详细>>】
金锣舞流行于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梅林、平略等村,是田东境内布努瑶民族民间舞蹈的一个代表性作品。源于当地瑶族群众为纪念他们的祖先和拜谢山神爷的恩赐。旧时只限于酬神、祭祀、驱邪等活动,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金锣舞逐渐演变为瑶山庆丰年贺新春的主要祭祀舞蹈。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五月廿九,金锣声就会在瑶寨响起,人们如痴如狂唱歌跳舞;金锣舞是瑶民情感渲泻的主要活动形式,体现了当地瑶民的生产、生活、情感的全过程。2014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 申报的瑶族金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交界的酉水河流域,以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湖北恩施自治州的来凤、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为主要传承地。摆手舞它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小摆手,土家语叫“Sevbax(舍巴)”或“Sevbaxbax(舍巴巴)”;大摆手,土家语称为Yevtixhhex(叶梯黑)。它集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于一体,有“东方迪斯科”之称。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 【 详细>>】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龙舞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龙舞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 【 详细>>】
纳孜库姆是乐器演奏、竞技表演、哑剧表演、与说唱结合的民间舞蹈表演。独特的蹲步舞在维吾尔民间歌舞中独领风骚,更具喜剧色彩,是异彩纷呈的地域民风的再现。纳孜库姆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舞蹈。 【 详细>>】
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成员一般有八至十余人,常有严格的班规。傩舞常在傩仪仪式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和节目表演阶段出现,各地的傩舞节目丰富,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效。2006年5月20日,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涉及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湖北五省)的一种以歌舞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以冯派、陈派、郑派、杨派等十几个流派为代表的花鼓灯,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曾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的美誉。 【 详细>>】
㑇(zhòu)舞,意为吉祥面具舞,汉语俗称“十二相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带有一定的祭祀性。白马十二相面具舞(白马人称其为“㑇舞”),是白马藏族祭祀和喜庆节日时跳的一种神秘惊心的面具舞。大约形成于公元十六世纪前,盛行于清朝至民国年间,据九寨沟县文史工作者的研究,白马藏族系氐、羌、藏族人的后裔,兼有氐、羌、藏三个民族的血统,有类似于藏语又不完全等同于藏族的语言(他们自称为白马语),宗教信仰也不同于藏族和羌族,奉自然万物为神灵。他们中的许多人至今也认为他们是氐族。 【 详细>>】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民间舞蹈类非遗项目
中国传统舞蹈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那么,中国著名传统舞蹈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盘点了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秧歌、龙舞、狮舞、麒麟舞、灯舞、朝鲜族农乐舞、花鼓灯、傩舞、鼓舞、芦笙舞,其中朝鲜族农乐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蹈 ★★★
3836 2
【中国非遗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舞蹈项目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舞蹈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舞蹈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舞蹈名单,包括秧歌 、土家族摆手舞、铜鼓舞、傣族孔雀舞、蒙古族安代舞、彝族三弦舞、龙舞、高跷等。
中国十大鼓舞非遗项目 鼓舞哪里最有名 鼓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鼓舞多以鼓谱丰富、情绪热烈、底蕴深厚见长,鼓舞形制多样,分布广泛,舞蹈姿态各异,较为典型的有腰鼓舞、蹩鼓舞、花鼓舞、木鼓舞、长鼓舞、扁鼓舞、铜鼓舞等,那么,中国哪个地方鼓舞最有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鼓舞非遗项目,包括安塞腰鼓、凤台花鼓灯、兰州太平鼓、开封盘鼓、翼城花鼓、洛川蹩鼓、朝鲜族长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傣族象脚鼓舞等,其中,兰州太平鼓和开封盘鼓被称为“中华三大鼓舞”,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傩舞非遗项目 中国傩舞哪里最出名 傩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文化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傩舞”作为中国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那么,中国哪里的傩舞最著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傩舞非遗项目,包括南丰傩舞、婺源傩舞、永靖傩舞、乐安傩舞、爱社傩舞、萍乡耍傩神、邵武傩舞、湛江傩舞、浦南古傩、祁门傩舞,一起来看看傩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十大灯舞非遗项目 中国民间灯舞哪里最有名 灯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灯舞,即有灯、有舞,中国传统民间舞,常见的有龙灯舞、狮子灯舞、鱼灯舞、蚌灯舞等,那么,民间灯舞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灯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花鼓灯、青田鱼灯舞、余杭滚灯、黄龙溪火龙灯舞、莆田九鲤灯舞、郧阳凤凰灯舞、东至花灯舞、青田百鸟灯舞、苏家作龙凤灯舞、龙岩采茶灯,其中,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间舞蹈,一起来看看中国民间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